基本信息
學名: | Eptatretus burgeri Girard,1854 |
中文名: | |
中文拼音: | PúShìNiánMángMán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Bdellostoma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形態描述
測量標本3尾;全長430-484 mm;采自黃海南部,江蘇大沙。體呈鰻形,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尾部頗短,約為頭長2/5。肛門位於體後部,近於尾鰭基。全長為體高的13-15倍,為頭長的2.7-3倍。頭長,圓筒形。頭長為吻長的7.8-8.0倍。眼不明顯,退化,埋於皮下,此區皮膚呈無色素的淺白色。鼻孔1個,位於吻端近背中央;具鼻須2對,嗅囊以內鼻孔與口咽腔相通。口前腹位,呈縱裂縫狀;無上下頜,無唇;具口須2對,上須尖長,下須短而寬扁。齶部正中具一鉤狀角質齒。舌肉質發達,前部每側有梳狀角質齒2列,黃色,齒式每列9-10枚;外側齒10枚,前3齒基部癒合,內側齒9-10枚,前2齒基部癒合,後行齒較小。鰓孔每側6個,鰓囊亦6個,距眼較遠,左側最後1個鰓孔較其餘為大,與咽皮管的出口合併,鰓孔間隔較寬,成一直線排列。體腹側黏液孔數:鰓孔前(19-21) +鰓孔區(5)+鰓肛區(46-49)+肛後區(11-12),總數81-87。無鱗。
無背鰭。尾鰭寬扁圓形,腹面正中自肛門前至體中部有一低平皮褶。無胸鰭。無腹鰭。
體灰褐色,腹面較淺,背面正中具一縱行白色線紋。
生物學描述
棲息於近海岸淺水區,淤泥底質。自由生活時常將身體埋入泥中,僅露出頭端,可依靠外鼻孔進行呼吸。一般晚上活動,兇猛襲擊魚類,通常吸附於它魚的鰓上或峽部,有時亦吸著眼上,邊食邊鑽入體內,食寄主內臟、肌肉,最後常僅留皮膚和骨骼。體長可達600 mm。繁殖期8月中旬到10月底,此時親魚離開近岸到深水區產卵,不再攝食。每產18-20個卵;台灣採集到標本,懷卵數32-68個,繁殖期在冬季。卵大,長橢圓形,外包角質囊,卵徑約為22.4 mm × 8-9 mm;動物極約具90根鉤狀角質細絲,植物極約80根,各卵相互鉤連,附於海藻或其他物體上發育。發育無變態。--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
拉丁目名 | Myxiniformes |
中文目名 | 盲鰻目 |
拉丁亞目名 | |
中文亞目名 | |
拉丁科名 | Myxinidae |
中文科名 | 盲鰻科 |
拉丁亞科名 | |
中文亞科名 | |
拉丁屬名 | Eptatretus |
中文屬名 | 盲鰻屬 |
拉丁種名 | burgeri |
中文名 | 蒲氏黏盲鰻 |
拉丁亞種名 | |
命名人 | (Girard,1854) |
原始屬名 | |
原始文獻 | Girard,1855. . Fauna Japonica, Poiss., p. 310, pl. CXLIII..; |
同物異名 | Eptatretus burgeri (Girard,1854); Bdellostoma burgeri Girard; Heptatrema cirrhatum Temminck et Schlegel; |
俗名 | 蒲氏粘盲鰻, |
英文名 | Japanese hagfish, |
海拔上限 | |
海拔下限 | |
特有種 | |
國內分布 | 上海,江蘇,浙江,台灣,福建, |
資料來源 | CoL China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