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亨橋

有一年,一個姓傅名亨的秀才上省城赴試,路經此地。 蒙伯中午收拾行當時,發現剛才那個人丟了一個包袱。 兩個人一個執意要送,一個執意不受。

在桑浦山將軍峰東南山下的大王坑上,有一座古,叫“蒙亨橋”。在當地,流傳著一個優美的傳說
明朝時,這裡有一座山叫“雞母山”,山下有一個村叫南隴村。有一個叫陳蒙的村民在村邊搭了個涼棚,以補鞋為生。他老實厚道,人稱“蒙伯”。
有一年,一個姓傅名亨的秀才上省城赴試,路經此地。到了大王坑渡口,見這裡一無舟楫,二無橋樑,只好脫下鞋子涉水過河。過了東面剛要穿鞋,發現鞋子有點破了。剛好蒙伯的涼棚就在渡口不遠處,他便上前請蒙伯補鞋。這時,天氣炎熱,傅亨便將行李卸下歇息。
蒙伯手腳利索,很快便把鞋子補好,傅亨披衣上路。
蒙伯中午收拾行當時,發現剛才那個人丟了一個包袱。打開一看,裡面有四錠銀子,一隻玉鐲。蒙伯心想:這一定是早間那一位秀才遺失的。於是,便放著等那個秀才回來取。可一直到太陽下山,仍不見人,只好暫帶回家。
就這樣,一天一天地等,轉眼過了3年。一天中午,來了一個客商,他坐下後邊交談邊看著蒙伯的那個包袱。蒙伯此時腦際一閃,此人莫不是當年赴考的秀才。於是二人相認,方知當年秀才掉了盤纏後誤了考期,只好在省里謀生,於今才回鄉。
蒙伯又問:“何以當初不回來取?”
傅亨說:“只因急著趕路,到省城後方知失落,待要回來,又恐白走一遭。因此只好自認晦氣,在省城賣文求生,而今經商,略有盈餘,方得回家。”
蒙伯遂把包袱送上,傅亨將包袱打開,看見裡面的東西分毫不少。傅亨十分感動,便把包袱包好,送到蒙伯面前,說:“我實在不相信有此事,為表心意,權將此物奉送你做個紀念。”
蒙伯說:“我若貪財,還等到這個時候?此物既見原主,你就取回去吧。”
兩個人一個執意要送,一個執意不受。你推我讓,過往的行人見此情景,問明緣由,莫不交口稱讚。
這樣推推讓讓,剛好地美都都事從這裡經過,他問明原委後,建議用此銀子建一座橋,方便四方百姓。兩人聽了,都極贊同。為了紀念兩人的美德,遂將此橋命名為“蒙亨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