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歷史
村前的山溪原名董溪。千年之前,曾有董姓的人居住過。後來,竺姓遷入,董姓外遷,村名仍未改,但董溪改名為筠溪。據成書於1828年(道光八年)的《四明談助》記載,“奉化桃花坑山筠溪,夾溪百姓多姓竺,凡寧郡諸竺之先皆出此。”可見,這便是“筠溪竺氏”的始祖。
文化遺存
永德堂
永德堂位於董溪二村,類同於在董一村發現的傳德堂的建築構架:門廳、戲台、廂房、正殿應有盡有,一應俱全,保存較為完整。三開間的門廳,兩側的耳房恬靜而立,重檐硬山頂的結構保持著古樸的典雅,展眼望去,天上涌動的浮雲彷佛觸摸著卷棚飾頂的前廊,三柱七檁,簡簡單單,毫不猶豫地守望永德堂的門廳支撐了將近百年多。
登門入室,邁過門廳便是巍然聳立的五開間正殿。這跟門廳的重檐硬山頂的結構不同,它是單檐硬山式。明間梁架較為特殊,為五架梁帶前雙步後兩個單步,五柱十檁的威勢使得空間更為寬敞,一塊“光緒六年立”的匾額昂然掛在正殿上,平添了幾分氣勢。
精美的戲台為永德堂的一大特色。戲台用四柱,單檐歇山頂,可惜藻井已毀,露出檐椽,美妙的東西少了一塊,令人缺憾。
永德堂上的雕刻也值得一提。門廳內外,正殿上下,整座永德堂縈繞著雕刻圖紋的浪漫氣息,仿佛進入了古色古香的藝術殿堂。門廳或正殿上的牛腿雕刻入木三分,讓人叫絕。倒掛的獅子雕刻很逼真,十分有霸氣。月樑上雕刻的雙龍搶珠似乎在相對嬉戲,又似乎在爭鬥,雙目互相斜睨,各有神態。而處在兩個強龍之中的珠子不偏不倚,彷佛在維持著力量的平衡,雙龍搶珠活靈活現的姿態,逼真的形象,煞是令人意趣橫生。就其整體設計與布局而言,都是永德堂這個古祠堂的補充與陪襯。
明德堂
明德堂建造於清朝的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坐西朝東,四合院式。第一進門廳面寬五開間,南梢間為一道昂首而立的雙扇大門。莊重而高聳的大門烘托出祠堂神聖的氣氛,外置六級踏跺。
此祠堂的精彩部分當屬明間後檐的戲台。四柱撐起一座不大不小的戲台歇山頂。戲台頂施有螺旋式藻井,同心圓逐層收縮結頂,蔚為大觀。四角雕刻著活靈活現的蝙蝠紋,以朱漆相映襯。
第二進正殿面寬五開間,明間梁架五柱十一檁,五架抬梁帶前雙步,後一個雙步,一個單步,錯落有致,寬敞大方。
該祠堂明間懸堂匾一塊,上刻“明德堂”三字,上款“光緒二年丙子姑洗月”下款“祠下裔孫敬立”。從傳德、永德到明德,名字上變動的也寓意著傳統道德的延續。
聽彝堂
在董四村中,我們複查了作為市文物保護點的“聽彝堂”。該祠堂坐東北朝西南,門廳面闊五開間。
進正門,天井中為萬年台,戲台為四柱歇山造,四方形,四柱頭設角科,兩柱之間設平身科各四攢,平身科為七踩七昂藻井為左右手,變螺距、螺旋疊栱、球面薄殼(俗稱雞籠頂),設16攢斗,每攢16踩,曲向盤旋而上,會於井心圓鏡。總結祠堂戲台的藻井工藝特點為:1.左右手之妙;2.變螺距之精;3.融雕刻、嵌鑲、榫、彩繪等多種工藝為一體。據稱該藻井的技術、藝術可謂登峰造極。
何謂聽彝?“彝”,是訓誨人倫道德的意思。聽彝就是聽從祖先訓導,不忘教誨傳統道德,代表著竺氏祖先對後人的期望之情。這跟之前的“永德”、“明德”、“傳德”等竺氏祠堂有著一脈相承之處。
交通指南
徒步線路
姚家至徐鳧的蜘蛛嶺古道、棲霞坑古道
自駕游路線
奉化出發———沿彌勒大道到頭———溪口中興東路———沿中興路西行———銀鳳山莊(往前200米右轉)———沿雞東線———沿路直行10公里可至。
公共運輸
奉化至溪口(客運中心):公交25路27路
溪口(客運中心)至董村:早班—7:20末班—16:20
董村至溪口(客運中心):早班—5:30末班—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