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寶宏

董寶宏

董寶宏,字豐源,號水墨黃河,男,漢族,著名黃河畫家,1963年生於洛陽。研修於清華美院。現為人民藝術家書畫院副院長,中國企業報導藝術資本理事會副主席,企業家日報藝術周刊編委。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董寶宏,字豐源,號水墨黃河,男,漢族,著名黃河畫家,1963年生於洛陽。研修於清華美院。現為人民藝術家書畫院副院長,中國企業報導藝術資本理事會副主席,企業家日報藝術周刊編委。

人物經歷

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授予他“中國創新書畫藝術家”榮譽稱號。
2013年5月《短歌行》參加中國名家國畫書法作品展一等獎。
2013年12月《雲海松濤》參加中國創新書畫藝術家提名展獲一等獎。
2014年9月《黃河交響曲》人民大會堂收藏。
2014年9月增補為中國企業報導藝術資本理事會副主席。
2015年7月授予《全國百位優秀人民書畫家》榮譽稱號。
2015年評為全國百位優秀人民書畫家。
2015年7月增補為《人民藝術家書畫院副院長》。
2016年7月《中國力量》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書畫展,一等獎。
2017年1月《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優秀人民書畫家作品展》入選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展覽。

主要成就

董寶宏先生畫作在全國各種展賽獲獎的作品中,作品《雲海松濤》在中國創新書畫藝術家提名展中獲一等獎,並被水立方永久收藏。《河南人物》將其與書法家張海、作家二月河、央視主持人李瑞英等在同期做專題介紹,給予高度評價。近作《黃河之水天上來》、《天來之水潤神州》、《源遠流長》、《萬里神龍醉入壺》、《大河東流去》等頗得業界好評並廣被收藏。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授予他“中國創新書畫藝術家”榮譽稱號。

代表作品

《大河聲韻動乾坤》,《大河上下》,《黃河頌》,《黃河交響曲》,《黃河之水天上來》,《太行清曉》,《觀滄海》,《白雲來去常閒》,《黃河走東海萬里入襟懷》,《靜聽天籟》,《蕉窗聽琴》,《巨龍春醒》《大河情》,《大河長風萬里行》,《心向大洋伴蛟龍》,《千里黃河一壺收》,《派出崑崙貫神州》,《明月照積雪朔風過大河》,《萬里神龍醉入壺》,《欲窮里目更上一層樓》,《海納百川》,《觀海聽濤》,《海上生明月》,《聽》,《太行清曉》,《江流天地外山在有無中》,《快意人生》,《上下求索》,《上善若水》,《春花漸欲迷人眼》,《夏日薰風起雙飛白鷺閒》等代表作品。

作品特點

董寶宏的山水作品構圖簡潔、層次分明,追求畫面語言的衝擊力和完整性,追求光影的變化與律動。欣賞他的作品,就好像在閱讀一首跳動的詩歌,聆聽一首流淌的樂曲。在董寶宏的獲獎作品中,既有莽莽太行的雄壯巍峨,又有秦嶺山水的神奇峻秀;既有鷹眼鳥瞰的懸崖峭壁,又有慧眼聚焦的峽谷奇峰。董寶宏擅長山水,更擅長畫黃河。他的黃河山水畫大氣磅礴,粗獷樸拙,厚重沉穩,意境深遠,詩情畫意,雅俗共賞。他認為,黃河畫不同於其他山水畫,她更應具有民族特質,更應具有東方文化內涵。董寶宏在黃河山水畫定位上是雄渾、博大、穩健、厚重,進而體現“黃河安瀾,國泰民安”的意念,體現華夏五千年文明的風采,體現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社會評價

董寶宏的作品,呈現出的是氣韻生動,是意境宏大,是沉雄恣肆,這是他對祖國的敬獻,更是將他心中的山河付諸筆端。這是其學養、胸襟的自然流露。董寶宏作畫沒有“閉門造車”,而是幾十年如一日,入歷代名家,臨習經典佳作,一絲不苟,反覆臨習,用心揣摩。秉承大師理念,從山山水水裡汲取營養,曾先後十餘次前往壺口瀑布與母親河“深度對話”,那是對藝術來自生活的升華,那是對黃河的叩拜,那是對母親河的讚美。

名家點評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評價:
知道董寶宏,是因為看了他那一幅幅畫面大氣磅礴,氣勢雄渾,波濤洶湧,充滿陽剛之氣的黃河系列作品。董寶宏“外師造化”向自然汲取營養,在自然中尋找靈感,於自然中成就藝術,傳統功力和時代精神相融,民族氣魄和藝術個性結合,所作結構新穎,意境清新,用筆剛柔相濟,設色用墨則濃淡相宜,畫景勢氣雄渾,既有傳統氣息又有時代精神。他對黃河觀察的細緻入微,以及創造出來的形態美感和筆墨技能,都另人驚嘆不已,描寫浪濤的起落,仿佛其下有蛟龍蟄伏。那洶湧澎湃的氣勢,使人精神振奮而感到豪壯。描繪了中華民族精神-——不屈不撓,勇往直前,勢不可擋,也就是我們民族的浩然之氣。作為青年一代的藝術家中的佼佼者,相信在以後的藝術道路上董寶宏會創作出更加震撼的藝術作品展示給我們!
尚輝:“線條健韌,傳統功力深厚;畫面開朗,現代氣息濃郁。自然之趣與人文之美兼具,內心情感表達淋漓盡致。”
夏碩奇:“氣勢磅薄,勢若奔雷。”
徐惠君:“致廣大而盡精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