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峰[京劇演員]

董俊峰,男,京劇淨角。北京人。為黃潤甫弟子,演唱頗具黃派神韻,代表劇目《忠孝全》(王振)、《黑驢告狀》(包拯)、《雙天師》等。

基本信息

藝術經歷

長期駐班南方,20世紀20年代,在上海灘天蟾大舞台,與老生周信芳、林樹森、陳鶴峰;武生蓋叫天、高雪樵、楊瑞亭、劉四立;旦角小楊月樓、趙君玉、劉筱衡、黃玉麟;丑角劉斌昆、韓金奎、筱文林、楊善華一大群梨園英傑同台奏藝,文唱《包公鍘判官》,身段能動《李七長亭》,乃早期銅錘兼架子花臉前輩伶工,早於中國京劇淨行三大賢:金少山、郝壽臣、侯喜瑞,與北方金秀山、裘桂仙、劉鴻聲同代齊名之淨行鐘鼎。解放後參加武漢京劇團工作。

代表劇目

為黃潤甫弟子,演唱頗具黃派神韻,代表劇目《忠孝全》(王振)、《黑驢告狀》(包拯)、《雙天師》等。有較多的唱片傳世,是現今很少能研究黃派花臉的重要依據。

弟子及親屬

私淑弟子胡靚。其子董少英也系武漢京劇團主要老生演員。

活動年表

1922年1月1日,農曆辛酉年十二月初四日:1922年1月1日北京華樂園演出

本日華樂園由慶興社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大軸:《碰碑》(高慶奎,董俊峰)

1925年8月20日,農曆乙丑年七月初二日:鳴盛社改為鳴和社

在鳴盛社支持一年有餘後,社長果湘林先生不勝勞煩,程艷秋亦不忍老岳受累,決定自行出面組班,特聘梁華亭先生任社長,經理內外社務,改組鳴盛社為鳴和社,班底成員有郝壽臣、侯喜瑞、曹二庚、慈瑞泉、郭仲衡、文亮臣、金仲仁、王又荃、周瑞安、李洪春、張春彥、董俊峰、李多奎等原和聲社老夥伴。請高登甲先生抱本子任後台管事,文武場面則有琴師穆鐵芬、鼓師杭子和、陳鴻壽及錫子剛等。由金仲蓀任編劇,程艷秋掛頭牌自兼編導和唱腔身段設計。

1930年,農曆庚午年:馬連良組扶風社

馬連良組扶風社。初期的扶風社陣容:旦角是王幼卿,花臉有劉硯亭、董俊峰、馬連昆,武生尚和玉、馬春樵,小生金仲仁,丑角馬富祿,里子老生張春彥,二旦諸茹香,武旦邱富棠。演出地點選擇了中和戲院,經常演白天。

1930年3月29日,農曆庚午年二月三十日:1930年3月29日中和戲院演出

本日中和戲院由馬連良和榮蝶仙的扶榮社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日場

《打龍袍》(李多奎,董俊峰)

1930年9月26日,農曆庚午年八月初五日:扶風社首次演出

扶風社首次演出,在中和戲院。大軸《四進士》。馬連良飾宋士傑,王幼卿飾楊素貞,劉硯亭飾顧讀,張春彥飾毛朋,金仲仁飾田倫,馬富祿飾萬氏。壓軸尚和玉與邱富棠的《青石山》。倒第三馬春樵《八蜡廟》,開場是董俊峰的《鍘美案》。

1949年6月,農曆己丑年:漢口大舞台改名人民劇院

解放軍四野政宣部平劇工作團接收了漢口大舞台,改稱“人民劇院”。平劇工作團演員南鐵生(稍後離開武漢)、郭叔鵬等人轉入地方,成為人民劇院的基本演員,人民劇院還陸續約來名演員董俊峰、董少英、李萬春、曹慧麟等,繼續演傳統戲。

1952年,農曆壬辰年:武漢市京劇團成立

中南軍政委員會撤銷,中南京劇工作團歸屬武漢市文化局領導,改名武漢市京劇團。中南京劇院同時改名武漢京劇院,從民眾樂園劃出來,專供武漢市京劇團演出和排練。

武漢市京劇團首任團長高百歲,副團長為陳鶴峰、高盛麟、郭玉昆、於宗昆、李福德(專職幹部)。當時名家雲集:老生有:高百歲、陳鶴峰、董少英、關正明;武生有:高盛麟、郭玉昆、賀玉欽、倪海天;小生有:高維廉、楊玉華;旦角有:楊菊萍、李薔華、陳瑤華、王婉華;淨角有:葉盛茂、張宏奎、董俊峰;丑角有:高世泰、李正福、張嘯莊.此外還有不少二路硬里子演員,完全可用“行當齊全、文武兼備、名家雲集、流派紛呈”來形容,堪稱國內的劇團。梅蘭芳曾不無讚嘆的說:武漢和北京上海是京劇的三大碼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