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廣忠

葛廣忠,男,國家高級體驗培訓導師。運用體驗教育理論設計及操作營地活動項目。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國家高級體驗培訓導師
國家沙盤模擬培訓師
中德體驗教育研究院院長
中國責任管理學院高級講師
中國青少年責商導師

教學風格

風趣,幽默,課程遊戲化,娛樂化為主,以學員為中心,注重過程學習!

課程分類

《責任理性,快樂人生》
《動力源自責任》
《責任性格學解析》
《高效團隊責任驅動能量》
《企業責任驅動系統落地訓練》

青少年板塊

《責任情商訓練營》
《少年領袖訓練營》
《中德體驗教育訓練營》

親職教育

《責任邊界系統—讓孩子角色歸位》

培訓方向

運用體驗教育理論設計及操作營地活動項目

培訓內容簡述

體驗教育不是各類外在的體驗式活動的堆砌
我們常常被體驗式教育項目的組織者或者老師問到,為什麼我們已經給大家很多很多的體驗了,來參加的人已經有很多很多的體驗了,他們還是不滿足,他們總是還想要更多的更刺激的體驗?
我們來舉一些例子,在每一個電影院、每一個展會、每一個聚會上,每一個人都會有很多很多的體驗,會被體驗充斥,被體驗包圍。那么這裡就會產生問題,為什麼我還需要體驗式教育,為什麼我還需要體驗,在日常生活裡面,我們已經擁有很多體驗了,為什麼還需要更多。
在我們生活中已經體驗到了很多東西,但是在另外一個方面,我們越來越體驗不到什麼了,我們的體驗能力或者說我們的感覺能力在下降。
我們現代人感官能力是一代一代的下降,這是一個很明顯的社會現象。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或者身邊的人,我們上一代人覺得非常美味的東西,非常美妙的聲音,我們卻嘗不出來或者聽不到。我們的下一代往往比我們更嚴重。年長的人覺得這個東西很好聽,我們覺得一般,比我們小的孩子,很多小孩子會覺得這個東西不好聽,沒什麼意思。
體驗教育旨在提高內在的體驗能力
德國體驗教育學協會的研究方向重點在於不是給人以更多的體驗,而是研究如何教育人的體驗能力,或者說去培養人的體驗能力。
這個研究的方向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啟迪。
體驗教育項目符合參與者的年齡等需求
根據參與者的年齡、心理狀態,來設計相關的體驗教育活動,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項目設計者要在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有著一定的積澱再加上很多的實際經驗。
不適合的體驗項目往往無效或者起相反的作用,適合的體驗項目也常常看不到立時的效果,這就需要設計者可以清晰的把控參與者的需求,深度的理解體驗教育,才能堅持在這個方向走下去。
體驗教育項目是一首完整的曲目
體驗教育項目是一個完整的項目,涉及體驗的七個步驟原理。完整的實現七個步驟,是達到體驗教育目的,提高體驗能力,實現內在圓融的保障。
體驗教育和歷奇教育的區別
為了讓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到體驗教育的立足點,接下來我們要對比一下體驗教育和歷奇教育的區別,歷奇教育也可以稱為冒險教育,是極端的體驗式教育。一些過激的拓展訓練與戶外探險的部分活動項目都屬於這個領域。(請注意,只是部分極端的內容而不是說全部的拓展訓練與戶外探險的項目都屬於這個範圍。)
第一:體驗——體驗能力
歷奇教育追求的是有體驗,而體驗教育追求的是體驗,我體驗到了什麼,體驗能力的提高。
第二:感覺——感官
歷奇教育是源於感覺的需求,由於內在的空虛,進而不斷的追求新的感覺,不斷的增加體驗的項目。
體驗教育是源於感官的需求,由於尋找內在的圓融,然後提高自我的感官能力,提高自己的體驗能力。
第三:重刺激——重能力
歷奇教育因為人內在的空虛,需要不斷的新的刺激,新的娛樂方式來給到參與者。體驗教育在於不斷滋養感官,提高自己的體驗能力,然後從自己的體驗能力出發,用以提高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實現平衡。
第四:娛樂——藝術
歷奇教育的出發點是以娛樂為主,追求高的刺激性,高的娛樂性,讓人覺得很好玩很刺激。
體驗教育更多地追求溫和的、細緻的、藝術化的方式。
第五:重技術——重創造
歷奇教育非常強調技術性,活動中強調技術、技巧。
體驗教育更強調創造性,藝術性、創造性顯得更為重要。
第六:效果
歷奇教育是在短時間內,你受到了外在的刺激,讓你很快的被震撼了、感動了……結束之後你仔細想想,好像又沒有什麼作用,沒有什麼更多的感受,在你的心裡留不下來什麼。然後下一次你還會追求享受同樣的刺激,不斷的追求更多更大的刺激,但是它沒有什麼可持續性的效果。
體驗教育是從內心出發的,帶人體驗到內在的部分,提高體驗能力,所以他的可持續性的效果會更好。
這個例子並不是說體驗式教育不好,目前德國體驗式教育也已經發展的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的注重體驗而不是刺激,有很多新的方式在進行中。在以後的培訓與資訊中我們也會帶來這部分內容的分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