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從1979年起在鹹陽市博物館工作了23年,這是他人生最關鍵的一段,因為這裡陳列和保存著大量與書法有密切關係的文物,如秦漢瓦當、青銅器銘文、秦詔版、碑石、墓誌古璽、古字畫等,都是珍貴的學習資料,真可謂得天獨厚。他長期受著古代文明的薰陶和滋潤,在歷史、古文字、書法等方面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提高。 葉炳喜是學國畫的,深知繼承古代優秀文化藝術傳統的重要,多年來堅持面對碑帖臨池不輟,從戰國到民國他臨過的碑帖、銘文、簡櫝有近百種,“經典”作品更是他學習的重中之重。他對書法如同信教,十分虔誠為了攀登書法藝術高峰,他不怕孤獨,耐得寂寞,悉心鑽研,銳意進取。上美院時親受陳瑤生老師的教誨,以後亦多次求教於劉自櫝、陳澤秦、王崇人、薛鑄、傅嘉儀等我省名家,並出省拜訪張海王澄、胡介文、周俊傑等先生,不斷地允實和提高自己。葉炳喜認為“厚積才能筆路寬”,他碑帖兼攻,傳學諸家,重傳統而不拘泥古法,“熔碑冶帖,塑造自我”是他遵循的惟一原則。對楷、篆、隸、行、草都有較深的造詣,是我省涉獵面最寬的書法家之一。他常用不同的書體和風格進行創作,參加展覽。 他的楷書,由唐人手,上溯魏晉,下習明人,構體嚴謹,筆力勁健,靜中寓動,俊逸秀美,篆書先學石鼓,後學吳讓之、鄧石如,線條蒼辣,渾穆透力。特別是他的鐵線篆,字型修長,線條瘦挺而均勻,高古典雅,婀娜多姿;隸書法宗漢碑,間參摩崖和簡櫝筆意,線條遒勁凝練,結體開張、寬博,或方或扁、或工或奇,極富變化;行草書以“二王”為基,繼學米芾、王鐸、黃山谷,揉進魏碑和漢隸筆勢,縱橫奇崛,跌宕起伏。常以中鋒立骨定勢,以側鋒取妍求趣,提按自如,動靜鹹宜。用墨也很講究,濃淡枯潤,相映生輝。
20世紀90年代中期,葉炳喜的書法進入輝煌時期,他的作品先後入選“全國第一屆正書大展”、“首屆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全國首屆大字書法藝術展”、“八屆國展”(入圍)、全國首屆自撰楹聯書法展等一系列國內外大展,獲各種獎項48次。有大量作品被省、市政府作為禮品饋贈給外國友好城市官方和友人,數百幅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中國歷史博物館、台灣省美協、天津大學、新加坡書法中心等國內外權威機構收藏、出版或刻石。
2001年8月《葉炳喜書法集》由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他任鹹陽市書協主席期間,請全國名家來鹹陽講學,同全國及省內書法先進地市搞聯展,獎勵入選全國展作者,舉辦書法理論研討會,成立鹹陽市書協書法培訓中心,帶出了一支有實力的中青年創作骨幹隊伍,為繁榮和發展鹹陽書法事業作出了貢獻。他領導的協會連年被評為先進集體,個人被省文聯和中國書協授予“德藝雙馨”優秀會員稱號,2001年12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聘為文史研究館館員,2006年榮任陝西省書協顧問。
2007年11月07日上午,由陝西省文史館、省書協、鹹陽市政協、鹹陽市委宣傳部等聯合主辦的葉炳喜書法展在省美術博物館開幕,除展出葉炳喜近些年創作各種書法作品336幅得意之作外,同時還展出了陳忠實、賈平凹、鍾明善、雷珍民、趙振川、王崇人、吳三大、肖雲儒等文藝界知名人士的祝賀作品60多幅。數百名書法界人士和書法愛好者參加了開幕式,在古城西安引起強烈反響.。
葉炳喜研習書法藝術幾十年,其創作重傳統但不墨守成規,用筆雄渾大氣、古樸典雅,這次所展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在楷、隸、篆、行、草多方面的造詣。草書岳飛詞、隸書杜甫詞、行書歐陽修詞、楷書范仲淹詞、行草蘇軾詞……歷代名家的經典詩詞經葉炳喜書寫,墨色字跡中透出秦漢魏唐碑帖的古風遺韻,讀來別有意趣。而其以鐵線篆書寫的李白詩《秦王掃六合》則線條纖細而壁畫剛勁,仿佛力透紙背,分外引人注目。
主要成就
書法是生命的音符,藝術是書家的靈動。憑著深廣的積累,深度的思考,深情的舞筆,使葉炳喜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成功。如今,他不僅是陝西書法家協會顧問,被中國書協和陝西省文聯先後表彰為“德藝雙馨會員”;而且其作品參加國內外大展近百次,獲得“特別等級”等各種大獎60多次,350餘幅作品被陝西省、鹹陽市政府作為禮品饋贈國內外貴賓。百餘幅作品被毛主席紀念堂、中國歷史博物館堂收藏。其名字和作品被收入《中國歷代書法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潤格博覽》、《二十世紀國際書畫篆刻家作品薈萃》、《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中國現代書法家人名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百餘種重要典籍。
人物評價
“我們集中看到了一個真正書法家的精品力作,我更看到了三秦大地孕育出的實力雄厚的大書法家的藝術追求與心靈波動。”此話為著名書法藝術家、理論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鍾明善在看了葉炳喜先生書法個展後的由衷感言。鍾明善先生對一位書家的個展評價如此之高,在他的筆下是不多見的。 一個人的看法,也許是“一孔之見”。那么,再看陝西省書協副主席張山是怎么個說法:“炳喜先生的書法修煉多年,加之長期擔任市書協領導,見多識廣,其書寫手法日見嫻熟,作品種類繁多,真、草、隸、篆、詩、歌、賦、聯樣樣齊備,樣樣在行,而且具備較高的書法藝術水準,展廳里大小長短的作品,布滿了五層展線,氣勢宏大,風格之獨到,令人流連忘返,目不暇接,感受頗深。”看得出,其作品受隋唐“尚法”的浸潤,法度嚴謹,操筆老道,駕輕就熟,自由發揮;又受漢晉“尚意”、“尚韻”的薰陶,剛柔相濟,活潑大方,平和簡練,遒麗天成;有著一種“陽剛”之氣與睿智含蓄的“中和”之美。對此,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雷珍民在稱其“人品書藝皆有口碑、德藝雙馨當之無愧”的同時,對其藝術創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葉炳喜先生對古帖用功甚勤,二王之俊逸,諸河南之典雅。顏魯公之雄厚,何道州之道密,都展現於筆下。
陝西省書協副主席張山對葉炳喜的“熟通六體”,也有過類似的觀點。他認為:“相比之下,其隸書作品在整個作品中占據上風,其次是行書作品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葉先生的隸書之所以好,是因為他在隸書創作中,更多地融入了草篆筆意,平整中見變化,古樸中見率真,勁健蒼老,意趣橫生;行書作品更融人唐、宋、魏、晉書風,在真、草、隸、篆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其謀意布局、輕重緩急、乾濕濃淡、倒正俯仰,皆適之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