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竹林

萃竹林

高中教育 教師教育 成人教育

萃竹林是中山學校第一屆國小直升國中的班級。

中山學校

中山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注重內涵的豐富和提升,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與時俱進,銳意進取,辦學三十五年來,中山學校先後成為上海市課程改革一期、二期實驗基地,是上海市素質教育實驗基地、上海市小班化試點校和盧灣區科技教育特色學校。
今天,中山學校思考的重點就是如何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內涵,使中山學校的軟體同硬體設施一樣,讓人矚目。
作為上海市150所課改實驗和研究基地之一、盧灣區的視窗學校及“小班化”試點校,學校在推進二期課改的過程中,靈活結合學生實際,從全局著手,務虛蓄足,務實紮實,以學校傳統品牌和龍頭課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抓手,強調創造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整體氛圍,並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作為市二期課改實驗基地,2002年學校在起始年級全面使用新教材,為新教材的驗證作出了貢獻,同時,經教育局同意,招收38名學生作為該校第一個課改實驗班的成員。在這個課改實驗班裡,我們聘請外籍教師任教,著重提高學生外語聽說讀寫能力,強化班級外語特色,同時還重點加強了信息技術的教學,在區教研員的指導下,確立了具有該校自身特點的《中山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學校教材,提高了學生計算機實際動手能力,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該班的成功為學校提供了寶貴的課改實踐經驗,也為我們新一屆兩個課改實驗班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另外,學校還在預備年級招收一個寄宿制班級,並在國小部招收了兩個小班化教學班。通過招生,我們加大了學校宣傳力度,擴大學校影響面,為中山學校成為市級視窗校奠定良好的基礎。
課改為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事制度的改革又為建設一支優秀的骨幹教師隊伍,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針對這一點,學校一方面加強自培機制,與學校主導課題掛鈎,成立學校名師顧問團,又與市、區科研機構和信息技術機構聯手,利用業餘時間,在校內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培訓;另一方面,學校又加強內部最佳化,在實施獎金分配的過程中,重質量、重過程、重實效,不斷完善具有中山特色的教師獎金分配方案,同時全面實施《中山學校師資調整意見》,重點對45歲以下教師進行篩選分類,根據實際情況不同的層次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來幫助和培養,讓好教師多上課,對不符合要求的教師進行調整。形成能進能出、獎優汰劣的管理機制。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關心,更離不開教育局的幫助和指導,對此我們所要做的不僅是感謝,更要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注重內涵發展,追求全面優質,打造中山品牌,鑄就新中山輝煌的未來!
2006年,中山學校正式改名為盧灣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中山學校
上海市盧灣區教育現代化指標體系(討論稿)
序號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三級指標
1 教育投入 政府教育
經費投入 符合“三增長(1)”要求
人力資源
經費投入 教師年均收入(2)逐年增長,處全市前列
教師職後培養、培訓經費(3)投入年人均2000元以上
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投入(4) 高中生每年900元
職校生每年1800元
國中生每年2000元
小學生每年1500元
幼稚園每年400元
特殊教育學生每年2500元
終身教育
經費投入 年投入逐年增長,處全市前列(5)
2 教育規模 學前教育 幼稚園17所(21個教學點)
小小班15人,小班20人,中大班25人(6)
民辦園數占總數的20%
義務教育 按義務教育法規定,學校布局合理、數量充足,方便學生就近入學並實行小班化教學
國小13所,每班學生約25人(7)
國中11所,每班學生約30人(8)
民辦學校在校學生數控制在學生總數的15%以內(9)
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校4所,每班學生數約35人(10)
其中市實驗性示範性學校2所,占50%;區實驗性示範性學校1所,占25%(11)
職業高中2所(12):其中1所為全國重點職業高中,1所為中外合作辦學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學校2所(13)
滿足本區及鄰近區的適齡殘疾青少年就讀
教師教育 區教師進修學院創建市示範院
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學校(非學歷)120所以上,年在讀生15萬人次
業餘大學(14)
教育培訓諮詢服務中心(15)
其他教育
機構 校外教育機構: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區勞動技術教育中心、區早教指導服務中心、區職業技術實訓中心(16)
社區學院、社區教育工作站(社區學校)和若干個社區教學點,形成社區教育三級網路
3 教育均衡化與公平度 資源配置
均衡 經費投入均衡: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自主發展所需的辦學經費
硬體設施均衡:按市教委有關標準對中國小進行建設和配置
人員配置均衡(17):
各級各類學校的師生比(18):高中階段1:12;國中階段1:10;國小階段1:10;幼稚園階段1:12;
創新人才流動機制,組織優秀人才合理流動,實現人才資源共享(19)(項目合作、校際對口交流、組團式發展、政策激勵等)
教育公平
程度 為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提供學位,創設平等的教育機會(20);
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對中國小校生活困難學生實行幫困助學制度(21)
對殘障兒童實行“全納教育”(22)
對100%輕度弱智兒童提供隨班就讀(23)的安置形式
符合上海市入學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100%進入公辦學校就讀(24)
4 教育開放
程度 國際交流
與合作 外籍教師任教課時數占總課時數的5%以上(25)
參加境外各類考察培訓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15%以上
境外學生(含港澳台)占學生總人數比率達5%以上
與境外教育機構團體開展各類交流活動
國內交流
與合作 支持新郊區新農村教育發展
支持外省市貧困地區教育發展
與本市及兄弟省市學校開展各類教育交流合作
5 教師隊伍
建設 校長專業
水平(26) 中學校長:
學歷:本科及以上達100%
職稱:高級職稱達95%
特級校長若干名,一級校長達20%
國小校長:
學歷:本科及以上達95%
職稱:中級以上達100%
校長職後平均年進修時間為120學時(27)
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幹部隊伍(28)
按1:1要求建立後備幹部隊伍人才庫
教師專業
水平(29) 按市教委《上海市中國小教師守則》加強教師隊伍師德建設
高中教師:本科學歷達100%,其中研究生學歷達到10%以上;新進教師本科學歷達100%,研究生學歷達30%以上。
國中教師:本科學歷達95%以上,其中研究生學歷達到3%以上;新進教師本科學歷以100%,研究生學歷達20%以上。
國小教師:專科學歷達95%以上,其中本科學歷達到45%以上,新進教師本科學歷100%,研究生學歷達5%以上。
幼稚園教師:專科學歷達95%以上,其中本科學歷達35%以上。
所有中小幼高級、中級職稱達到市規定標準。(30)
教師年平均培訓時間200學時,其中校本研修占50%。教師教育理念、教育教學能力適應課程改革要求
每年對全區40歲以下、有5年以上教學經歷的主要學科教師脫崗培訓比率達20%。(31)
優秀人才
培養 理順教師專業發展職稱系列和人才培養工作系列;完善優秀人才培養、選拔、使用、考核、激勵等機制(32)
6 教育管理 現代學校
建設 完善政府依法管理、學校自主辦學、社會參與評價與評價的“管辦評”體系,培養社會教育類中介機構
加強政府督導、促進學校自主發展
建立學校法律顧問制度,推進依法治校
建立學校法人治理結構,探索現代學校制度建設
強化學校民主管理,維護教職工、學生的合法權益
建立健全學校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和預警機制,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
辦學模式 義務教育以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參與辦學
非義務教育,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多元化辦學
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各類非學歷教育的學校
7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設施 學校校園網普及率、校園光纖接入率達到100%
中國小計算機房普及率達到100%;中國小數位化教師達100%;電制閱覽室齊全
計算機生機比5:1,師機比1:1
區校兩級網路教學資源基本滿足教學需要並輻射社區
信息化管理和套用 信息化管理制度齊全,並形成良性管理機制
教師套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100%
學生信息科技等級考試達標率達98%以上
建設一批現代技術實驗學校
8 教育水平 教育普及 為98%以上0—3歲本區戶籍的散居嬰幼兒家庭提供教育服務與教養指導(33)
戶籍適齡兒童入園率100%
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100%(34)
高中階段入學率98%以上
特殊學生國中畢業升學率85%(35)
國中畢業生合格率98%以上(36)
義務教育階段按時畢結業率96%以上
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95%以上
育人環境 完善社區教育“三級網路”,構件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雙向”教育服務平台
整合社會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學生校外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
建設一批運動場所,確保學生運動時間,推廣體育運動項目,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青少年身體素質達到並超過國際大都市平均水平(37)
落實《上海市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和《上海市中小學生命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38)
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達到較高水平(39)
一、由學校統一代辦的項目和收費項目:
(一)、根據教學及升學考試要求應選的收費項目:
1、畢業生體檢費
2、少兒住院互助基金
3、國小四年級學生需要開設游泳課
4、按規定納入教育教學計畫組織學生參加的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活動中用於學生的住宿費、一伙食費、交通費。
(二)自願選擇性收費:
1、中小學生齲齒充填
2、中國小春遊,秋遊活動費用
3、校服(夏裝、春秋裝、冬裝)
4、學生午餐費
5、自辦食堂的搭夥費
6、國小晚托班費用
7、住宿學校住宿學生的住宿費
8、住宿學生代辦服務費
9、畢業生的畢業照費
10、中國小校校車費
11、升學畢業考試的有關資料費,如畢業生的升學指南、
招生簡章等
12、訂閱報刊雜誌(限每生最多訂一份報刊、每個班級集體訂一份報刊)。
13、中學生學科競賽的報名費和考試費
14、各種類型的夏(冬)令營
15、國內外文化交流
凡屬由學生選擇參加的代辦項目,學校應在開學前制訂計畫,聽取學生家長委員會意見,並徵得家長委員會同意後,分別報中教科、小教科、職成教科、幼教科備案,並事先書面徵求學生家長意見,簽字同意後才能代為辦理,在開學後向學生收取,學期末向學生家長提供結算清單,並按“多退少不補”的原則結算,學校必須將代辦項目的有關資料妥善保存,以備檢查。
二、不得向學生收取費用的項目:
1、為任何部門和單位開展商業宣傳、推銷或委託收費
2、各類名義的補課收費
3、以與社會力量辦學合作或以社會力量辦學名義收取的各
類課外辦班收費
4、以各種會議,活動名義收取的各類活動費、會務費
5、畢業班的複習材料
6、各類商業保險
7、各類教輔材料、作文書籍等
8、各種類型的等級考試
9、團章等的第一次費用
10、家校互動簡訊互通
11、學生的學生證、校徽
12、學生的借書證、圖書卡
13、小學生新生名章費
三、以上未列入的項目,原則上學校不得向學生收取費用,在各校的生均公用經費中列出,遇特殊情況報中、小、職成、幼教科審核後,交分管局長確定並報局長辦公會議事議通過後,學校方可收取。
四、公用經費支出的項目:
1、健康衛生體檢
2,貧血檢查
3,腸道蠕蟲檢查
4,口腔普查
5、齲齒防治
6、國家計畫免疫材料費(精白破、流腦等)
7、學生附加(校內)意外傷害險
8、素質教育活動教育局組織的活動及學校組織的活動兩部分,教育局組織的活動主要是觀看電影、視、戲、劇、比賽,參觀展覽,參加大型活動等;學校組織的活動,應符合市教委、區教育局的有關規定,並在學期結束將經費使用情況向中、小、職成、幼教科備案。
為了保證“一費制”的順利執行,區教育局加大了經費的投入:
公用經費國小每學期教育局補貼200元,民辦轉制學校每學期可享受50%補貼;國中教育局補貼300元,民辦轉制學校每學期可享受50%補貼;高中每學期150元,幼稚園150元,民辦轉制學校每學期可享受50%補貼。請分管經費的校領導督促執行。
五、本辦法試用一年,(自2004年9月一一2005年8月),全區義務制教育階段學校必須嚴格按照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執行。其它未盡事宜以文(滬教委財[2004]60號)的規定為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