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號戰列艦

華盛頓號戰列艦

華盛頓號戰列艦屬於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是北卡羅來納級的二號艦。於1938年6月14日在費城海軍港開工建造,1941年5月15日開始服役。排水量達38000噸,最高航速每小時28海里。裝有9門406毫米主炮,20門127毫米副炮,特別是該艦裝有先進的雷達,夜戰能力很強。在瓜島海戰中,該艦在夜間利用雷達瞄準,一舉擊沉日本戰列艦霧島號,名聲大噪。

基本信息

戰艦簡介

華盛頓號戰列艦華盛頓號戰列艦
美國海軍華盛頓號戰列艦BB-56總長:222.1米寬:33米正常排水量:35000噸華盛頓號戰列艦於1938年6月14日費城海軍港開工建造,1941年5月15日開始服役。1941年12月,華盛頓號成為威爾考克斯海軍少將的旗艦,指揮第六戰列艦分艦隊和大西洋戰列艦編隊。1942年4月4日,華盛頓號加入英國本土艦隊,與英國戰艦一起護送船隊,將戰爭物資送往摩爾曼斯克

1942年9月15日,華盛頓號抵達17特混艦隊在太平洋上的集結地,加入以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戰鬥群。在第四次薩沃島海戰中,華盛頓號和霧島號的戰鬥成為太平洋戰場上戰列艦之間的第一次交戰。華盛頓號藉助雷達的指引,在7分鐘內發射了75發406毫米主炮炮彈和107發127毫米副炮炮彈,射程在12650碼到8400碼之間。據統計,其中至少有9發主炮炮彈和40發副炮炮彈命中目標,敵方戰艦的火力被迅速壓制。華盛頓號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戰鬥經歷從北極圈一直延續到西太平洋,她一共得到13枚戰星獎章。

發展歷史

華盛頓號戰列艦1938年6月14日開工,1941年5月服役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2年,“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相繼加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1942年11月14日“華盛頓”號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海域的夜戰中,利用雷達的引導擊沉日本海軍“霧島”號戰列艦。1944年“華盛頓”號在一次碰撞事故中艦艏撞毀並更換了新艦艏。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北卡羅來納級兩艦參加了大部分重大戰鬥活動,主要為航空母艦提供掩護與支援兩棲登入作戰,參加了進攻吉爾貝特群島、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關島、硫磺島、日本本土諸島的戰役。
“華盛頓”號於1960年拆毀。

設備參數

性能數據

華盛頓號戰列艦華盛頓號戰列艦
標準排水量:36600噸(1942年);滿載排水量:46700噸(1945年)
艦長222米;最大艦寬33米;平均吃水9.6米,最大吃水10.5米
動力:8台鍋爐,4台複式減速齒輪傳動蒸汽輪機,主機輸出功率:121,000軸馬力.
最大航速:28節;續航力:16450海里/15節,5560海里/25節
武備:3座三聯裝406毫米/45倍徑主炮,10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每舷5座),1942年該級艦開始改裝40毫米“博福斯”高炮30門和20毫米“厄利孔”高炮40門
裝甲(英寸):水線12;隔艙11;炮塔正面16,頂和側面7-9;司令塔16-14;甲板7.7,主甲板1.45-0.6。裝甲總重14,350噸。
艦員:設計編制1885人(其中:軍官108人,士兵1777人)
載機:3架水上飛機。

火力配備

“華盛頓”號原先計畫安裝3座四聯裝12門356毫米口徑主炮,始建後又改用3座三聯裝9門406毫米/45倍口徑主炮。每座炮塔的鏇轉重量為1437噸。副炮為10座雙聯裝127毫米高平兩用炮(每舷安裝5座),其中6座配置在主甲板上,另4座配置在上層建築甲板上。防空武器最初為4座四聯裝28毫米主炮和12挺單管12.7毫米機槍。但實踐證明,這兩種輕型防空武器對高速飛機效率不高。從1942年夏天起,該艦開始陸續改裝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20毫米“厄利孔”高炮。到1945年,艦上共裝有15座四聯裝(60門)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36門單管20毫米“厄利孔”高炮,艦上的28毫米高炮和12.7毫米機槍全部拆除。“博福斯”高炮炮彈發射後通常可在大約5000碼距離上自爆,最大射速每門炮約為120發/分鐘。“厄利孔”高炮的射速為450發/分鐘,最大射程4800碼。

裝甲防護

該級艦的裝甲區仍然按照可抗禦14英寸口徑炮彈的標準建造,裝甲總重14,350噸。艦上的裝甲甲板和舷側裝甲將整個軍艦構成一個類似“裝甲圍艙”的匣式結構。它從1號炮塔前方縱向延伸至3號炮塔後面。
舷側防護:舷側主裝甲帶水線處最大厚度12英寸;該艦的舷側防護系統是一種艦腹結構。根據設計要求,它能經受700磅TNT炸藥的爆炸力。在舯部,舷側防護系統包括五層隔艙,其中最外側二層隔艙是空艙,其次二層隔艙裝有液體,鄰近耐壓艙壁的一層隔艙也是空艙。在彈藥艙上方的耐壓艙壁是由厚達93.76毫米的裝甲鋼板製成。
甲板裝甲:舯部中線處為179毫米,舯部舷邊處為196毫米。下裝甲甲板從“匣式結構”向後延伸,防護著通向艙機艙的通道,舵機的正上方由152毫米裝甲列板防護著。裝甲區的兩端都由277.5毫米的裝甲橫艙壁防護,另有同樣厚度的重裝甲保護著舵機艙。
炮塔裝甲防護:主炮有著良好的裝甲防護,炮塔的面板為406毫米厚,側面為247.5毫米厚,後部為295毫米厚,頂部為175毫米厚。127毫米和彈藥艙均由48.75毫米的特製鋼板防護,可抗禦彈片和飛機的掃射。
指揮塔裝甲防護:其四周裝甲厚度為367.5毫米至406毫米,頂部裝甲厚度為175毫米,底部裝甲厚度為97.5毫米。
艦底防護:採用深達175.26毫米的三層艦底結構,三層艦底又廣泛地進行分離。

推進裝置

“華盛頓”號裝有8台鍋爐,它們分別安裝在4個艙室中;4軸;4台複式減速齒輪傳動渦輪機,輸出功率為121000軸馬力,最大航速為28節(1941年)。續航力通常為16230海里(15節航速)。二戰期間由於當時有效的途中加油和補給技術,其續航能力得到了極大加強。艦上油箱裝載能力:燃料油為7167.2噸(1945年),柴油677.1噸,汽油22.1噸。

戎馬一生

早年經歷

華盛頓號戰列艦華盛頓號戰列艦
1942年早期作為第39主力艦隊駐紮在英國本土,並且和英國戰列艦喬治五世號一起完成到摩爾曼斯克的護航任務。期間還有一段軼聞:1942年3月當華盛頓號還在大西洋艦隊執行護航任務時,可能因風浪太大,分艦隊司令威爾考克斯海軍少將掉進海里溺斃。1942年奉命加入太平洋戰場,並且在那裡參加了34個月的各種戰役。
1942年上半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橫行無忌,日、美雙方戰鬥激烈,它本應早日開赴遠東戰場,但當時由於害怕北大西洋運輸線遭受德國戰列艦“提爾皮茨”號的襲擊,致使它在北大西洋海域作為威懾力量又呆了數月之久,於1942年6月10日駛入太平洋。
1942年11月14日在瓜島戰役中,它作為威利斯A李海軍少將(RearAdmiralWillisALee)指揮的第64特混編隊的旗艦,在瓜島海戰(第四次薩沃島海戰)中,與日軍霧島號(Kirishima)單挑,並成功地擊沉了對方,這在美軍的歷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與敵艦單挑時擊沉對方同級別軍艦的戰例。同時,在同一場戰鬥中華盛頓號還擊沉了日軍驅逐艦綾波號(Ayanami),並在擊沉霧島號的同時又擊傷了日軍重巡洋艦愛宕號(Atago)和高雄號(Takao),迫使日軍炮擊編隊狼狽撤退。

擊沉霧島

李少將指揮的第64特混編隊,兵力編成是2艘戰列艦,包括旗艦華盛頓號以及南達科他號(BB-57SouthDakota),4艘驅逐艦(沃爾克號、普雷斯頓號、格溫號和本哈姆號)。1942年11月14日天黑後,李就率領他的艦隊駛過鐵底灣,前往埃斯佩蘭斯角,當軍艦通過鐵底灣時,海底下大量沉沒軍艦的鋼鐵殘骸強烈干擾了軍艦的羅盤,磁性羅盤的指針不停地來回亂擺,瓜島上吹來的陣陣涼風,不再是像過去那樣瀰漫著熱帶植物腐爛所引起的令人作嘔的惡臭,而是散發著金銀花的香味。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所以軍艦上的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種吉兆:勝利在望的預兆。美軍的隊形是以4艘驅逐艦為前導,2艘戰列艦在後,單縱列魚貫而行,從薩沃島東南通過。當美艦隊從薩沃島北水道進入鐵底灣時,被日軍橋本分隊發現,日軍便從後追趕,李少將推算日軍將在二十三時左右到來,就率領美艦隊繞著薩沃島巡邏,嚴陣以待,當從薩沃島東南轉向西面航行時,李少將的旗艦華盛頓號的雷達發現了日軍橋本分隊,李隨即下令向西轉舵,橫在日軍的航線上,作好迎戰準備,橋本分隊分兩路發起了攻擊,一路是川內號輕巡洋艦和敷波號、浦波號驅逐艦,從薩沃島東面進攻,另一路是綾波號驅逐艦,從薩沃島西面發動偷襲。日軍還以為美軍艦隊不過是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川內號自不量力向美艦逼近,直到美軍戰列艦的406毫米重炮的炮彈落在日艦旁邊掀起巨大的水柱,這才意識到美軍根本不是巡洋艦,而是強大的戰列艦,橋本一面向近藤報告,一面下令施放煙幕,帶著三艘日艦急速撤退。而綾波號就沒那么幸運了,美軍通過雷達早已發現了它的行動,迅速轉移火力,對它進行集中射擊,綾波號接連中彈,引起兩次爆炸後沉沒。這時,日軍木村編隊的五艘軍艦也從薩沃島西側駛來,這五艘日艦緊靠著薩沃島航行,巧妙隱蔽在薩沃島的雷達回波中,沒被美軍雷達及時發現,突然向美艦開火,並發射魚雷,美軍前衛的四艘驅逐艦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還來不及做出反應,沃爾克號和普雷斯頓號就被擊沉,格溫號和本哈姆號則受到重創,失去戰鬥力。在驅逐艦後面的戰列艦華盛頓號向左轉向,南達科他號向右轉向,以避開前面失去控制的驅逐艦。這就使美軍的兩艘戰列艦在無奈中分散開,陷入各自為戰的被動局面。
原本近藤以為橋本和木村兩支分隊對付美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編隊是綽綽有餘的,所以自己率領本隊和另外兩艘驅逐艦在薩沃島西北巡航,全力準備炮擊機場而並不是投入海戰。但當得到發現美軍戰列艦的報告後,才急忙趕來參戰。日軍首先用探照燈照住南達科他號,立即使用魚雷和艦炮進行集中攻擊,南達科他號正巧電路發生故障,炮塔失去動力無法開火,全靠靈活的機動才躲過了魚雷攻擊,卻被多發大口徑炮彈命中,上層建築被打得面目全非,不得不向西南撤退。這樣,李就剩下了旗艦華盛頓號一艘軍艦,儘管以寡敵眾,但李毫不畏懼,憑藉著性能優異的雷達,華盛頓號準確測定了日艦的位置,隨即在雷達指引下實施了精確射擊,日軍霧島號戰列艦在短短七分鐘裡就被擊中九發406毫米炮彈和四十發127毫米炮彈,船艙多處起火,舵機失靈,很快喪失了戰鬥力。華盛頓號在以全部406毫米主炮和部分127毫米副炮轟擊霧島號的同時,還以部分127毫米副炮轟擊其他日艦,日軍重巡洋艦愛宕號和高雄號都被擊傷,為了把南達科他號附近的日艦引開,李指揮華盛頓號先向西北航行,日艦在其右後方追擊一段時間後,近藤見美艦炮火非常兇猛難以取得勝利,主力艦霧島號又受到重創,不得不放棄炮擊機場的計畫,於15日凌晨三時下令施放煙幕退出戰鬥。李緊追不捨,直到日軍驅逐艦回過頭來向他發射魚雷,已經沒有驅逐艦掩護的李才折回去與南達科他號會合,掩護南達科他號撲滅大火,搶修破損。霧島號因為舵機失靈,傷勢嚴重,無法跟隨近藤撤退,又擔心天亮後遭到美軍飛機的攻擊,就在15日凌晨1時23分打開海底閥自沉。這是太平洋戰爭唯一一次由1艘戰列艦獨力擊沉敵方戰列艦的戰例。日軍的朝雲號驅逐艦也因傷勢太重而沉沒。

傳奇戰艦

隨後,華盛頓號單獨在日本水域巡邏長達5周,這在太平洋戰場也是僅此一例。華盛頓號還創造了連續航行79天,31494英里的記錄,在此期間,它給別的驅逐艦加油59次,自身加油16次。在海戰中,它共擊沉了一艘戰列艦、一艘驅逐艦、一艘加油船和數艘運輸船,它在戰爭中單獨擊沉敵艦的總噸位比美國海軍的其他任何戰列艦都多。在海戰中,它還擊落了12架敵機,參與轟炸10座島嶼,被空襲53次。在整個二戰中,它航行另外289609英里,發射了3535枚16英寸炮彈、28063枚5英寸炮彈和超過350000枚20mm機關炮炮彈。戰爭結束時到達Puget南海軍基地。在戰爭中它獲得了15枚戰鬥之星勳章,並且沒有一人戰鬥死亡。華盛頓號是美軍戰列艦中功勳最為卓著的。

結局

1960年,華盛頓號退出海軍現役。1961年被出售給Lipsett公司解體拆毀。作為美軍戰列艦中功勳最為卓著的一艘名艦卻沒有保留而被拆毀,實在令人惋惜

美國海軍戰列艦列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