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名稱:華中農業大學藥用植物研究所
成立時間:2005年12月
依託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
負責人:王沫
成員介紹
主要成員王 沫 男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導 所長
李再雲 男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導
雷朝亮 男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導
黃俊斌 男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導
李建洪 男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導
朱福興 男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博士
楊國正 男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博士
趙純森 男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
劉 陷 女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
蔡明歷 男 高級工程師
1. 王 沫,男,教授/博導,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1981年12月華中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畢業
1991年8月南京農業大學昆蟲生理毒理專業碩士畢業
1993年1月從河南黃泛區農場調入本校植保系農藥教研室工作至今。
在校工作期間。主要從事農藥學教學與科研,主編《農藥管理學》、參編5部教材或專著,先後發表有關害蟲抗藥性、植物性農藥方面的研究論文20餘篇。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九·五和十·五攻關項目中的子專題和湖北省九·五和十·五攻關項目。
2001年始,受學校科研處推薦出任湖北省中藥材GAP專家組副組長,主要負責湖北省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過程中的品種選育、高產栽培、害物無害化治理等相關技術工作。幾年來,較好的完成了學校的派出初衷:有效的團結和組織起華中農業大學的相關教師,形成團隊力量,使其在湖北省中藥材研究領域中充分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促進湖北省藥用植物研究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幾年的工作,不僅獲得了項目管理部門----省科技廳社發處的肯定,還申報獲準了省十·五攻關項目的立項資助及追加資助。另外,由於工作需要,與湖北省中藥材20多箇中藥材品種的GAP基地建立了較為廣泛的聯繫,並主持承擔了北京同仁堂湖北省中藥材有限公司的委託項目----荊半夏規範化種植研究、西河梔子的規範化栽培技術研究等課題。
目前是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藥用植物方面的標準審定專家。
2.李再雲,男,教授/博導,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1994年本校博士後流動站出站後留校任教至今。先後到過義大利、瑞典等國作訪問學者和客座人員,發表多篇被SCI收錄的研究論文。目前主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材基金、農業部‘948’項目和湖北省青年傑出人才基金等項目,從事研究內容主要涉及作物遺傳育種和雜交育種。今後有意對中藥材品種選育投入一定力量。
3. 雷朝亮,男,教授/博導,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長期從事資源昆蟲的理論研究與開發,目前任華中農業大學資源昆蟲研究所所長,多次主持國家和省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攻關項目、省攻關項目、目前承擔有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中有關中藥材木瓜種植園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內容。今後有意在目前從事的藥用昆蟲上按中藥材GAP要求加強深入研究和開發。
4. 黃俊斌,男,教授,博士,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長期從事植物病害研究,尤在中藥材病害研究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實踐經驗,先後發表多篇有關中藥材病害方面的研究論文,目前主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參加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中有關中藥材病害方面的研究內容。
5. 趙純森,男,副教授,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長期從事植物病害研究,尤在中藥材病害研究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實踐經驗,先後發表多篇有關中藥材病害方面的研究論文,目前參加有北京同仁堂湖北省中藥材有限公司委託項目“荊半夏規範化種植研究”中的病害方面的研究內容。
6. 劉焰,女,副教授,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1981年本校農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長期從事細胞生物學研究,尤其對藥用植物資源的收集、保藏作過較多研究探討工作,今後有意在藥用植物資源研究上投入一定力量。
7. 蔡明歷,男,高級工程師,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長期專職從事科研工作,有多種農作物的栽培、育種科研實踐經驗,近年來,除系統開展了荊半夏規範化種植研究和荊半夏不同品系的生理特性研究,為下一步選育優良荊半夏品種奠定了一定基礎外,還收集了大量藥用植物資源並進行著相關研究工作。
8. 李建洪,男,副教授,博士,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主要從事害蟲抗藥性研究、生物防治和雜草防除研究,在中藥材柴胡的雜草防除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目前承擔有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中有關中藥材木瓜害蟲方面的研究內容。
9. 朱福興,男,副教授,博士,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主要從事害蟲抗藥性、植物病害防除等研究,目前承擔有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中有關中藥材農藥殘留監控方面的研究內容。
研究方向
1. 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研究我國特有藥用植物種質資源的地道性、野轉家植技術、可持續保護利用措施、珍希瀕危物種的保藏及人工快繁技術。
2. 藥用植物育種: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藥用植物種質資源,按照中藥材在藥用成份等質量方面的特殊要求,既要重視從現有地方栽培居群中純化、復壯出優良品種,還要借用農作物和蔬菜新品種廣泛採用的現代育種技術,開展藥用植物新品種培育。
3. 中藥材指紋圖譜:中藥現代化的重大障礙是其活性成份的複雜和不穩定,從而導致質量不可控,利用指紋圖譜技術研究並建立有關中藥材的指紋圖譜,將為解決這一難題探索新的途徑。
4. 中藥材規範化種植(GAP):按照國家《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總體原則要求,根據《中國藥典》頒布的中藥原料藥的基本指標,開展我國中藥材GAP研究,研製中藥材的規範化生產操作規程、制定中藥材的系列標準,促進中藥現代化的發展。
5. 中藥材害物無害化治理:鑒於藥用植物對人類防病治病的特殊使用價值,從種到收以及在加工、貯存過程中的害物危害或污染,都會導致降低甚至失去使用價值。因此,藥用植物的害物監測、害物最低允許量以及無害化治理技術,是藥用植物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6. 藥用植物專用肥料:由於藥用植物往往以綜合生物活性物質為第一追求,在綜合生物活性物質含量符合藥理學要求的前提下,高產則會為多方帶來經濟效益。因此,選擇道地的藥用植物為對象,研究其需肥規律,以當地的土壤質地為依據,研製專用肥料,將會使中藥材GAP的研究和推廣贏得中藥製藥企業和藥農的廣泛支持。
研究基礎
1. 有多年研究工作的積累
早在20多年前,原植保系周茂繁教授就帶領年輕教師長期駐紮在恩施、利川等山區,從事黃蓮、杜仲、厚朴、蒼朮、獨活、貝母等多種藥用植物的病害發生規律和防治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研究工作經驗,當時研究小組中的年輕教師現仍在繼續從事中藥材病害方面的研究工作,課題組先後發表有專題研究論文20多篇,專著(含培訓教材)4部。原農學系張友德教授也長期從事中藥原料植物黃姜的基礎研究,並先後獲得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多個立項課題資助,取得了重要成果。
2. 現有多名教師長期從事中藥材規範化種植研究 如珍希瀕危藥用植物細胞生物學研究、半夏品種選育、半夏專用肥料研製、梔子品種選育及主要病蟲害發生髮展規律研究、板藍根抗病育種研究、茯苓菌種選育、木瓜病蟲害無害化治理技術研究、栝樓生物學特性研究等。
3. 承擔有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目前在研項目有湖北省十五攻關項目:“湖北省道地藥材規範化種植及示範基地建設”(2001AA304A)和湖北省中藥材病蟲害發生與防治研究(2004AA304A)。項目實施幾年來,先後為項目中的10多箇中藥材品種提供了病蟲害診斷、害物無害化治理等技術指導和服務,並就木瓜病蟲害發生規律、危害損失和無害化治理進行了專題研究,研製的菊花專用肥料,經施用,不僅有效的保障了內在質量的穩定,而且使產量出現顯著性提高。初步為湖北省中藥材害物無害化治理搭建起了共用技術平台,課題組的工作得到省科技廳社發處充分肯定,並在研究經費上獲得了追加資助。
4. 與社會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 我校已與湖北省中藥材科研管理部門、湖北省中藥製藥企業、中藥材種植基地等分別建立起廣泛的業務聯繫,王沫被湖北省科技廳、湖北省計委、湖北省農業廳和湖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下文擔任“湖北省中藥材GAP專家組副組長”,主要負責湖北省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過程中的品種選育、高產栽培、害物無害化治理等相關技術工作,這對促進我校相關科研課題的起動,使我校在藥用植物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擠身湖北省前列,逐步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會發揮重要作用。
國外發展概況
1. 國際上對中醫中藥的博大精深在思想認識上已從過去的不認知、不理解、不接受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尤其是在癌證、愛滋病、非典及禽流感等多種疑難雜症上所表現出的顯著療效,使許多國家對之極為重視,並開展了大量的相關研究工作。
2. 國際上對中藥製劑的一般要求原則上參照西藥,同樣需要明確標註對症的活性成份、含量及檢測方法,而中藥講究的是複方配伍後的綜合功效,很難衡量具體的某一活性成份在治療過程中究竟占多大權重。多少年來,這種中、西藥之間的特點一直存在著,難於打通,同時也障礙著我國中醫中藥走向世界,造福人類。但鑒於中藥獨特的藥理作用,目前,國際上首先從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入手,探討著中藥質量的可控性。
具備的實驗條件
目前,已基本具備從事前述研究內容的室內和室外實驗條件。
室內實驗條件:主要依托植物科學技術學院的相關老師所在的研究室條件,加之植科院中心實驗室的相關設備。
室外實驗條件:主要依託具體的藥用植物品種種植基地進行,並逐步建立適當規模的校內藥用植物園。
近5-10年研究工作規劃及預期達到的目標水平(含近期擬研究或開發的課題)
1. 總體目標:獲得湖北省科技廳、湖北省中藥製藥企業的持續項目支持,獨立或聯合有關單位申請組建湖北省GAP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藥用植物資源保藏、品種選育、規範化栽培、害物無害化治理上成為湖北省的共用技術平台,獲得國家有關部門的立項資助課題,在國內藥用植物研究與開發領域形成一定特色。
2. 重點開展湖北省3-5個具地道性的中藥材品種規範化種植研究,為企業進行GAP認證提供技術支持。
3. 選取3-5個野生藥用植物,進行野轉家植或引種繁育研究,形成1-2個湖北地區的適生品種。
4. 以湖北省目前生產中的中藥材栽培居群為基礎,採用常規育種、雜交育種或分子育種技術,育成1-2箇中藥材新品種。
5. 配合國家即將開展的全國藥用植物資源普查,調研湖北省主要藥用植物有害生物種類及危害損失,針對3-5箇中藥材品種,開展全程無害化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