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細菌性暈疫病

病害症狀

主要侵害葉片,初在亡部葉片或新生葉上現不規則水浸狀斑點,後在斑周圍出現直徑0.5-1厘米的暈圈,斑上常有菌膿溢出;葉脈染病致葉脈壞死,易穿孔或皺縮畸形;果莢染病初現水浸狀斑點,後變褐乾縮下陷,斑面滲出菌膿,或病斑中央枯死點小,但周圍暈圈寬,別於細菌性疫病(Xanthomonas campestrzs pv. Phaseoli (E.F.Smith)dye)。

發病規律

本病主要通過種子傳播。有報導種於帶菌串0.02%,就可造成該病流行。生長期內該病主要通過氣孔或帆械傷口侵入,有時能造成系統侵染。除菜豆外,還可侵染大豆等豆科植物。冷涼,潮濕地區易發病,在16~20℃較低溫度下,潛育期2~3天,且症狀典型。在28~32℃高溫條件下,潛育期長達6~10天,病狀輕微。暈圈消失,但寄主內病原菌數量較多。

防治方法

(1)菜豆不同品種具明顯抗性差異,應選育種植抗病品種。(2)嚴格檢疫,防止種子帶菌傳播蔓延。(3)發病初期,噴灑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或新植黴素40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5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600倍液,隔7~10天1次,防冶1次或2次。

病原描述

Pseudomonas syrzngae pv. Phaseolicola (Burkh.) Young, Dye & Wilkie稱丁香假單胞桿菌菜豆致病變種,屬細菌。菌體桿狀,極生鞭毛,大小1.3~3.2×0.4~0.6微米。在牛肉汁培養基上菌落乳白色,革蘭氏染色陰性,可使明膠緩慢液化,不水解澱粉,不能還原硝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