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症狀
幼苗根部和莖的土表以下部分是主要受害部位。初染病水漬狀,漸呈淺褐色至深褐色腐爛,不縊縮。維管束變褐色,但不向上發展。後期病部腐爛,僅留絲狀維管束。豆類幼苗染病,初為紅褐色斑,隨病情發展,病部深褐色、縱裂或根莖髓部腐爛、變空。初時中午萎蔫,早晚還能恢復,幾日後隨病情發展而枯死。
發病規律
根腐病由鐮孢霉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並可存活5~6年。在苗床內傳播主要是帶菌的土壤、肥料、農具和澆水等。病菌從寄主的傷口侵入。分生孢子再借風、雨傳播。高溫、高濕是此病發生、流行的關鍵。苗床連茬、地面積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蟲多、農事活動造成腿部傷口多的地塊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1)加強苗床管理。不大水漫灌,注意鬆土保墒,增加土壤舶通透性。同時搞好地下害蟲防治,減少根部傷口。
(2)苗床消毒及施藥防治。苗床消毒可用溴甲烷,用量為50g/平方米。施藥防治於發病初期,用10%雙效靈水劑200~3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400倍或50%敵克松800倍液噴霧。
病原描述
Fusarium solami (Mart)Appet Wollenw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大型分生孢子梭形或腎形;小型分生孢子橢圓形或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