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琳·康納莉

莫琳·康納莉

莫琳·康納莉的生涯宛如穿越夜空的彗星:雖然短暫卻流光溢彩,在一瞬間照亮天際,令人永遠難忘

個人生活

1943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州的聖地亞哥,一個9歲女孩正面臨著夢想破滅的黯淡前景。

她從小喜歡騎馬,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騎手。可是,離異後單身撫養女兒的母親卻無力承擔昂貴的騎術課程學費,更不用說替她買一匹自己的馬了。於是,她只能戀戀不捨地離開神往已久的賽馬場。

走在途中,她忽然停了下來。

路邊有一片舊硬地網球場,平時很少有人打球。她不知路過那裡多少次,古舊龜裂的水泥地面從來不曾引起她的注意。那天,湊巧有兩位男選手在這片球場打球。

路過的女孩恰恰是被場上的對抗吸引住了。這還是她第一次認識“網球”。對她而言,這項新奇的運動有著莫名的巨大魅力,每一次揮拍、每一個回合都令她目不轉睛。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卻寸步不離地看著。一切就這樣發生了,我有了新的夢想:我要當一名網球選手!只要給我一支球拍,我立即可以把街坊的男孩子們打得落花流水。”

就這樣,莫琳·康納莉和網球一見鍾情。

運動生涯

莫琳·康納莉1934年9月17日出生,天性活潑好動。她的母親雖然無法滿足她最奢侈的夢想――學騎馬,卻也不想扼殺了她的天賦。於是,母親同意送她去聖地亞哥市立網球場學打網球。

莫琳是個左撇子,一開始用左手持拍,過了一段時間,在啟蒙教練維爾布爾·佛索姆(Wilbur Folsom)的鼓勵下改用右手打球。這並未給她造成任何不便。

後來莫琳轉投著名教練艾林諾·坦南特(Eleanor Tennant)門下。坦南特曾經帶出艾麗絲·瑪布爾(Alice Marble)等名將,向來以訓練嚴格著稱。在他的指導下,莫琳每周5天練球、每天3小時,終年不輟。

在很短時間內,莫琳就成了一位底線球專家,反手尤其出色。她身材適中(5英尺4英寸/163公分、120磅/54公斤),移動靈活,擊球強勁有力,落點刁鑽。

莫琳12歲時,曾19次奪得大滿貫女單冠軍的海倫·威爾斯看到她打球,當即預言道:“四年之內,這女孩必將成為全國冠軍,很可能還會成為世界冠軍!”

莫琳沒有辜負海倫·威爾斯的誇獎。14歲那年,她連續56場比賽保持不敗,並在1949年贏得了美網少年組(18歲及以下)的勝利,成為最年輕的少年女單冠軍;1950年,她又捍衛了這個頭銜。

一位當地體育記者在作報導時,將她比作“密蘇里”號戰列艦:這艘著名的戰艦1944年下水服役,1945年9月2日成為二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地點,聲名大振。密蘇里號戰列艦被人稱作“Big Mo(大莫)”,相應地,莫琳·康納莉被親昵地稱作“Little Mo(小莫)”。

坦南特教練曾經擔心莫琳的單純善良會磨滅其好勝心。他要求莫琳“去恨你的對手”,用這種方式鼓舞自己作戰。

“我走上球場時,眼中除了對手,別的什麼也看不見。”莫琳說,“就算隔壁的球場有炸彈爆炸,我也不會知道。”

不過,走下球場後,這位少女仍然保持著天使般明快的笑容。她很快成了全美最惹人喜愛的少女,同時也以高超球技將一筆又一筆精彩戰績寫在自己的名下。

生涯數據

美網奪冠

莫琳·康納莉 莫琳·康納莉

1951年,莫琳·康納莉來到紐約弗瑞斯山球場,參加美網比賽,這一次她直接參加了成年組的賽事。

未滿17歲的小莫當時已經是美網的4號種子。半決賽中,她與26歲的頭號種子多麗絲·哈特(Doris Hart)相遇。第一盤莫琳以1-4落後,但緊接著一口氣拿下6局,6-4贏得首盤,並在第二盤1-0領先。此後比賽因雨中斷,第二天繼續進行。莫琳守住了優勢,以6-4再下一盤,進入了決賽。

決賽中,她的對手是24歲的2號種子雪莉·弗萊(Shirley Fry)。二人打滿了三盤,莫琳守在底線,依靠精準的遠程攻擊取得了優勢,以6-3、1-6、6-4獲得了勝利。這樣,她就成為美網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冠軍(16歲11個月),直到1979年這個紀錄才被特蕾西·奧斯汀(Tracy Austin)打破。

一旦贏得了首個大滿貫頭銜,莫琳的勢頭就一發不可收。1952年,她赴英參加了溫網比賽,順利奪冠,並在美網衛冕成功,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第一。

四大滿貫

莫琳·康納莉 莫琳·康納莉

1953年,小莫迎來了完全屬於她的一年。

年初她更換了教練,新教練哈里·霍普曼(Harry Hopman)是澳大利亞網壇的傳奇人物,也是澳大利亞戴維斯杯代表隊的金牌教練(每年賽季初的霍普曼杯混合團體賽就是為紀念他而設的)。也許因為這層關係,莫琳·康納莉首次參加了澳網。她的表現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在決賽中以6-3、6-2擊敗雙打搭檔朱麗葉·桑普森(Julie Sampson),順利奪冠。

此後,她在法網初試身手,同樣不可阻擋,在決賽中以6-2、6-4擊敗哈特登頂。在當年的溫網與美網決賽中,莫琳又連續兩次戰勝了哈特。

這是莫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全年四項大滿貫賽事,她也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位在一年中囊括四大滿貫賽單打冠軍的女選手,成為唐·巴吉(Don Budge,1938年囊括四大滿貫男單冠軍)之後完成“全滿貫”的第二人。這個賽季,莫琳在這四項大賽中僅丟了一盤;她參加了12項賽事,獲得10個冠軍,全年的成績是61勝2負。

1954年,莫琳的大滿貫神話仍在繼續。她沒有參加年初的澳網,但在法網和溫網都衛冕成功。

自從1951年莫琳正式告別少年組比賽以來,3年之內,她在大滿貫賽保持著驚人的全勝:9次參賽,9次奪冠,連勝50場,一場未輸,其中在溫網、美網都取得了三連冠的佳績。從沒有人能在這么短時間內連續奪得這么多大滿貫勝利。

莫琳從不輸關鍵的比賽,頂多偶爾丟一盤。1951到1954年間,她作為美國隊代表出戰懷特曼杯賽(Wightman Cup,美國與英國少女選手之間的團體對抗賽),總共出任7場單打,全都取勝。更難得的是,她取得這些驚人成就時還不滿20歲。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網球生涯,那就是:‘勝利!勝利!再勝利!”莫琳說。

溫網 單打冠軍:1952、1953、1954

雙打亞軍:1952、1953

美網 單打冠軍:1951、1952、1953

雙打亞軍:1952

澳網 單打冠軍:1953

雙打冠軍:1953

混雙亞軍:1953

法網 單打冠軍:1953、1954

雙打冠軍:1954

雙打亞軍:1953

混雙冠軍:1954

混雙亞軍:1953

1968年獲選進入網球名人堂

突遭不幸

然而,莫琳神話般的網壇之路卻因為一起令人心碎的意外夭折了。

那起事故發生在1954年7月20日。兩周前,莫琳剛剛在溫網取得了三連冠。從倫敦返美之後,她又奪得了全美紅土賽的單打、雙打雙料冠軍。

回到家鄉聖地亞哥,連續征戰多日的莫琳終於可以享受一下難得的休假了。19歲的莫琳畢竟還是少女,她迫不及待地去與心愛的馬兒相會。

當時,功成名就的莫琳已經可以實現兒時夢想了。她擁有了自己的坐騎“快樂男孩上校(Colonel Merryboy)”。可是,7月20日,“上校”背叛了它嬌小年輕的女主人。

莫琳縱馬賓士時,碰巧一輛卡車路過。受驚的馬兒發了狂,莫琳被從馬背上掀翻,重重地摔在路邊的溝里。她的右腿嚴重受傷,腓骨骨折,伴隨可怕的創口和大量出血。

“我立刻知道:我再也不能打球了……”

莫琳·康納莉的賽場生涯,在這黑暗的一瞬戛然而止。人的命運就是如此撲朔迷離:從她告別馬鞍、踏上網球場時起,一個傳奇誕生了;當她終於回到心愛的馬背上時,噩運卻突如其來地降臨。

1955年2月,莫琳·康納莉發表了退役聲明。

積極生活

儘管再也不能回到賽場,莫琳仍努力積極地面對生活。她嫁給了諾曼·布林克爾(Norman Brinker),後者曾代表美國參加1952年奧運會的馬術比賽。莫琳接受了聖地亞哥一家報紙的聘請,為之撰寫網球方面的稿件。

當年7月,她曾以記者的身份回到溫布爾登。經歷巨變之後,莫琳依然頑強地微笑著。在BBC的採訪中,她開玩笑說,身兼家庭主婦和記者二職,已經讓她忙得沒空懷念網球賽了。

莫琳有了兩個女兒。她隨丈夫搬到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居住,開始做一些網球教練工作。她和好友一起創立了莫琳·康納莉·布林克爾基金會,扶持少年網球選手的成長。

不幸早逝

但是,上天似乎執意要把這個充滿活力的生命奪走。1966年,她被確診患上了癌症。1969年6月21日,溫網開賽前夕,莫琳·康納莉走完了短暫的人生旅程,年僅34歲。

青春、微笑、勇敢、勝利……讓我們用這些詞來回憶永遠的天使小莫,回憶她短短的一生書就的神話。

瑪蒂娜·納芙拉蒂諾娃曾說:“小莫是網壇的冠軍。如果不是那次事故縮短了她的賽場生涯,現在我們能做的只是仰望她創下的輝煌紀錄。更重要的是,她是人生的勝利者,她樂觀向上,在她的帶動下,你也會積極起來。”

郎斯·汀蓋(Lance Tingay)是資深網球記者,曾連續30年擔任英國《每日電訊報》的特約評論員,並被選入網球名人堂。小莫在他心目中顯然占有特殊的地位:

“每當一位優秀選手湧現時,我都會問自己:‘她會打敗莫琳嗎?”

他說,

“無論問多少次,答案都是:不,不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