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土司衙署

莫土司衙署

莫土司衙署,位於廣西來賓市忻城縣翠屏山麓,始建於明萬曆10年(1582年),由忻城第八任土司莫鎮威完成衙署主體建築,後經歷任土司先後拓建附屬建築,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土司衙署建築群,主要由土司衙門、莫氏祠堂、土司官邸、大夫第、三界廟等主要建築組成,總面積38.9萬平方米,其中建築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築群。衙署建築皆磚木結構,具有中原古典宮廷建築特點,氣勢宏大,格調典雅,民族特色濃郁,是研究土司文化、早期一國兩制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被譽為“壯鄉故宮”。199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十多年來,電影、電視工作者在莫土司衙署先後拍攝了《一代廉吏于成龍》、《流亡大學》、《石達開》、《劉三姐》、《忻城古月》等十餘部影視作品。據載,這裡就是“歌仙”劉三姐故事中莫老爺的府邸。,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土司建築,堪稱"亞洲第一土司衙署"。莫氏土司統治忻城400餘年,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共傳了20任土司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這座古典宮廷式建築富有濃郁的壯族藝術特色,是研究土司制度、研究壯族民俗、宗教、文化及建築藝術等難得的實物資料。1992年正式對遊客開放,年接待遊客約5萬人次。壯族土司制度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在廣西和雲南的壯族地區留下了許多遺蹟,規模較大且保存相對完整的遺蹟為“忻城莫土司衙署”和“儂氏土司衙署” 。

12日-16日忻城舉辦首屆土司文化旅遊節。期間,莫土司衙署將向廣大遊客免費開放,全面展現淵遠流長的土司文化。座古典宮廷式建築富有濃郁的壯族藝術特色。

由第七任土司莫鎮威始建於明朝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歷經500餘年,整個莫氏土司衙署,它的總占地面積是4萬平方米,保護面積是38.9萬平方米,它的基本結構是由三界廟,土司祠堂,土司衙門,代理土司官邸,練兵場,大夫第,官糖組成.現開放的是衙門和祠堂,有一萬平方米,期於的還在回收和修復.

衙門大門外的各種裝飾,都充分的表現了當時莫氏家族的權利和地位,就拿門口的一對石鼓來說吧,<<隋書>>說"諸僚...鑄峒為大鼓"有鼓者號為頭人.還有大門外面的那對楹聯"守斯土,利斯民,十六堡群黎誰非赤子:辟其疆,利其賦,三百里區域盡隸王封"更加透露出...

大門後面是儀門,只有在州官府級以上頭面人物來督察工作時才打開,平時都走兩邊.

儀門後面是大院,左邊為兵房,右邊為牢房,兵房只要是看守犯人和保衛衙署士兵住的地方.牢房有輕重之分.男女之別.

正堂是土司公審犯人的場所,左邊設有升堂鼓一面,擊鼓三聲土司升堂,它的建築結構是仿明代建築建設而成的,有十八根大柱子構成,穿斗構架,三面牆起著裝飾和避風避雨的作用,即使牆倒塌,它的整個框架也不會倒,而這些柱子都是南方比較珍貴的格木,經歷了500餘年,依然屹立不倒.

長廊也稱花廊,土司為了方便行走,在正堂和二堂之間建立,廊檐上還裝飾著雪花的圖案,很美`

二堂主要是土司和師爺辦公的場所,還有師爺的臥室.

西花廳為土司預審犯人和用刑的場所,當時的酷刑有穿紅鞋,踩紅鏈等...

三堂為莫氏家族的生活區,是土司老爺和夫人臥室,三堂前的西廂房是土司公子住的地方.

後院是土司千金小姐臥室,當時小姐們只能在裡面活動和休息,還有每天的活動就是織壯錦,當時她們所織的壯錦,會供給朝廷做貢品.

土司祠堂建於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它是所有建築中保存最完整的,但是土司們都相信,他們的事業和祖宗保佑是分不開的,所以就建了這個祠堂,它也是出於最神聖的地方.

東花廳是接待貴賓,在喜慶節日時設宴的場所.

是莫姓土司明清兩代的衙署和府第,是中國西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土司衙署,對土司制度的研究有重要價值,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莫土司衙署始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時任土司為莫氏第八代土司莫鎮威,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土司制度被廢,共經歷了三百多年歷史。土司衙署地處翠屏山北麓,坐南朝北,占地四萬餘平方米,中軸線上有大門、大堂、二堂、三堂、後苑、祠堂、祭堂、代理土司官邸等,周圍有大夫第、參軍第、官族府第、漢堂邸、鎮威亭、陵園、龍吟洞、練武場等建築。主體建築均為磚木結構

衙署,土司

忻城莫土司衙署位於忻城縣城關鎮翠屏山北麓,始建於明萬曆10年(1582年),由忻城第八任土司莫鎮威完成衙署主體建築,後經歷任土司先後拓建附屬建築,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土司衙署建築群,主要由土司衙門、莫氏祠堂、土司官邸、大夫第、三界廟等主要建築組成,總面積38.9萬平方米,其中建築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築群。衙署建築皆磚木結構,具有中原古典宮廷建築特點,氣勢宏大,格調典雅,民族特色濃郁,是研究土司文化、早期一國兩制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被譽為“壯鄉故宮”。

莫土司衙署

莫土司衙署的東側不遠處,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的“三清觀”(後稱“三界廟”),內供“三界公”,為傳說中的壯族藥醫,現基本保存完整。對土司文化的挖掘、研究,是保護中華民族文化及壯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土司是指元、明、清各朝在少數民族地區授予少數民族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該族人民的制度。也指被授予該官職的人。

莫土司衙署門廳

忻城莫氏土司,始祖莫保系永定(今宜州市)壯族人。元朝至正年間(1341—1368年),被授予宜山(今宜州市)八仙屯千戶職。明洪武(1368一1398年)初年,莫保被罷官,遂率子孫及親丁,徙居忻城境。永樂二年(1404年)忻城陳公宣領導忻城壯瑤農民起義,攻縣治,燒官署,縣宰蘇寬棄城而逃,莫保玄孫莫敬城參加鎮壓,被推舉為土官。於是縣有二令,土流合治,但權不相統,流官握空印,每年春冬到縣視事兩次而已,余時僦居府城。弘治九年(1496年),忻城縣降為土縣。從此,莫氏土官獲世襲,一統忻城天下。莫氏土司歷明、清兩朝,至第十九任土官莫繩武因“縱匪殃民,世濟其惡”,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被撤,其子孫永不準再行請襲。莫氏土司將全縣大部分土地據為已有;政治上,實行獨裁統治;軍事上,養兵曾達1000人,鎮壓農民起義。
莫氏土司統治期間,建思練官房作勸農停車所;積極發展壯錦生產;修山隘、開鄉道、架橋樑,鼓勵農民發展私有經濟;創辦義學,注意發展經濟和文化。

修葺情況
由於兵燹等原因,部份建築被毀後按原樣重建。也曾分別於1605年、1653年、1830年進行過3次較大的維修。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對莫土司衙署的保護。196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局撥專款對主體建築進行大面積維修;中共十一屆國家文物局、自治區文物處撥專款累計達55.50萬元,對其進行了維修並按原樣重建了東花廳、三堂、廂房和後苑閨房,使莫土司衙署基本恢復了原貌。
收藏情況
館藏文物主要有金器、玉器、骨器、青銅器、石器、蚌貝器、經書、石刻拓片、土司服飾等500多件,對研究我國土司制度、古建築藝術及民族史等具有珍貴的科學價值。也為民族風俗的研究以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影視事業、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莫土司衙署 莫土司衙署

土司衙署全面恢復原貌

位於廣西忻城縣的莫土司衙署,素有"壯鄉故宮"的美稱。記者29日從忻城縣政府獲悉,正在全面恢復重建莫土司衙署,不久,一座總面積38.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的龐大"古城"將重現光彩。
位於忻城縣城內翠屏山麓的土司衙署,如今三個大門已經修葺一新,古城內民用建築外牆統一恢復明清建築裝飾風格,土司建築群正在全面恢復建設,路面進行了修整,土司練兵場已經恢復重建完畢;莫土司衙署內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土司制度500年"展廳,全面介紹土司制度的產生和演進過程。
土司是官名,元朝始置,用於封授給西北、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部族首領,土司的職位,可以世襲,土司衙署則是土司辦公之地。
專家介紹,莫氏土司統治忻城400餘年,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共傳了20任土司。莫土司衙署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土司建築,堪稱"亞洲第一土司衙署",這座古典宮廷式建築富有濃郁的壯族藝術特色。
忻城縣縣長韋鳳雲告訴記者,忻城土司衙署1992年正式對遊客開放以來,每年接待遊客約5萬人次。為了以土司文化旅遊帶動全縣旅遊業發展,忻城縣規劃按照"花園式特色山莊,土司文化旅遊城"的目標,整合旅遊資源,沿城區雙勝河兩岸建設風情水街,並在紅水河沿岸建設百里生態旅遊長廊,開發蠶絲被、壯錦、繡球、土司陶以及壯族圖騰等旅遊產品。

“當年我爺爺的生活,哪能跟我現在的生活相比!”“壯鄉故宮”莫氏土司衙署後人莫祖庚感嘆 。

儘管由於生在莫氏土司家族,出身不好,沒有機會讀高中,但莫祖庚仍然堅持自學。只有國中文化水平的他,如今是當地寫對聯的好手,他那手毛筆字深得當地民眾喜愛。

“出生不由己,道路可選擇。” 莫祖庚並不為自己生在莫家而後悔。他早已將自己的命運融入莫氏土司衙署這座偉大的建築中。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莫氏土司衙署進行大維修時,莫祖庚擔當了主力。

兒時的遭遇並沒有讓莫祖庚消沉,他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如今已走向致富路。他建起了占地二百平方米的兩層小洋樓。他說;“我當年在土司衙署生活的時候,每三天才能吃一餐肉,現在我天天都能吃肉。”

莫氏土司衙署歷經風雨,這座建築早已被打上歷史的烙印。它是亞洲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築群之一,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莫氏土司衙署位於廣西忻城縣翠屏山北麓,由土司衙門、祠堂、三界廟等建築群組成。衙署內設有兵房、牢房、公堂練兵場等,占地總面積約四十萬平方米,其中建築占地面積四萬餘平方米。

聞著院內飄香的桂花,穿轅門,進大門,看罷兵房、牢房,緩步進入公堂。一路看來,內心激起陣陣驚濤駭浪:在那將近五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這個具有中原古典宮廷建築風格的封建衙署里,究竟隱藏著多少爭持殘殺的陰謀與風險?爆發過多少鎮壓土民的血雨腥風?

腥風也好,血雨也罷,它被完好而幸運地保存了下來。解放前,它成了國民黨忻城黨部所在地。解放後,它又成了中共忻城縣委和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一九六0年,國家投入五萬元人民幣進行了維修。

“然而好景不長,這座偉大的建築很快就遭遇劫難。在文革中,莫氏土司衙署內具有壯族特色的圖案等珍貴文物全部被破壞。”說起這些,莫氏土司衙署文物館第三任館長樊聖林相當沉痛。

“我一九八0年進忻城文化館工作,辦公室就設在土司衙署內。我目睹了它被洗劫後的慘狀,也見證了它被修復的過程。更讓我高興的是,二000年後,每年都有三至四萬名遊客來遊覽莫氏土司衙署。館內的工作開支,基本上能實現自給。”樊聖林說道。

“看到土司衙署被開發,作為它曾經的主人,感到異常欣慰。”莫祖庚說。他依依記得當年在土司衙署捉迷藏的情景。每次回到土司衙署內親切之情油然而生。

走過滄桑的莫土司衙署,如今已成為新興旅遊熱點,遊客主要來自澳大利亞、日本、泰國及港澳台地區。

樊聖林介紹說,土司是指元、明、清各朝在少數民族地區授予少數民族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該族人民的制度。也指被授予該官職的人。莫氏土司歷明、清兩朝,至第十九任土司莫繩武因“縱匪殃民,世濟其惡”,於光緒三十二年(一九0六年)四月被撤,其子孫永不準再行請襲

土司制度

含義

莫土司衙署 莫土司衙署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統治階級用來解決西南 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政策,其義在於羈縻勿絕,仍效仿唐代的“羈縻制度”。政治上鞏固其統治,經濟上讓原來的生產方式維持下去,滿足於徵收納貢。因此它是從政治和經濟兩方面壓迫少數民族的制度。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土司制度,開始於唐代的“羈縻制度”,形成於宋代,繁榮於明代,崩潰於清代,結束於20世紀初,長達一千多年 。

壯族地區的土司制度,淵源於秦漢的士官土吏,開始於唐宋的羈麽制度,形成發展於元代,全盛於明代,沒落於清代,消亡於民國時期。 土司制度從開始到消亡經歷了 1000 多年的漫長歷史。

壯族土司制度的遺產——儂氏土司衙署

土司制度亦稱“土官制度”。統治者在廣西推行土司制度,其目的是“以夷治夷”。土司制度在唐宋時期稱羈縻州制度,由中央王朝委任當地民族首領為府、州、縣的文職土官,元朝加強了軍事統治,設定宣使、宣撫使、安撫使、招討使、長官司等武職土官。明沿襲宋、元制度,並進一步完備了土官的考核、任免、貢納、徵調等制度。
土司制實質上是封建領主制,土官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統治者,又是當地的大領主,掌握著軍、政、財權,對農奴有“生殺予奪”之權。土司制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統治機構,治理轄境的政治、經濟、文化及訴訟、刑罰等。政治上依靠封建王朝,冊封世襲,劃疆分治,軍事上實行土兵制度,以種官田、服兵役的方式,把農奴組織成土官武裝,維持土官統治和供王朝徵調。經濟上,土官是轄境土地最高所有者,實行勞役地租、實物地租等經濟剝削。文化教育方面,則不準土民

發展歷程

在壯族聚居的廣西左右江和紅水河流域地區,自唐太宗時即建立了數十個羈縻州縣,“以其首領為刺史”。宋參唐制,析其種落,大者為州,小者為縣,又小者為峒,推其雄者為首領,籍其民為壯丁,以藩籬內郡,其酋皆世襲,分隸諸寨,總隸於提舉。如果唐代羈縻州縣建立即是土司制度之始,則到1928年幾個土司最後改流止,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如果從宋代算起,也有近千年的歷史。這一段歷史時期,是壯族社會歷史發展的重要時期。

分布

廣西地區的土司制度主要建立在今百色、南寧、河池、柳州等壯族和其它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其它地區雖亦有土司、土官,但為數很少。

影響

土司制度是一種封建領主制度,雖比封建制度落後,但又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適合於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種特殊制度,對少數民族地區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加強民族間的交流和融合、捍衛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均起了積極的作用。

廣西地區土司制度存在數百年之久,如今廣西仍有豐富的土司文化遺存,主要有墓葬、遺址和文物等。墓葬多為明清墓,一般由封土堆、墓室、墓圍、祭台和神道等部分組成。有單葬也有合葬,葬式均為一次葬。明代土司墓封土堆多為饅頭形或盔帽形,清代土司墓則多為字塔式或亭閣式。土司遺址則有古城遺址、衙門遺址、軍事遺址、道路遺址、寺廟、塔、閣、橋樑、石刻等。文物則有玉器、鐵器、金器、碑刻、石雕、印章等。這些文化遺產是研究壯族地區土司制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珍貴歷史資料。

對壯族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影晌

土司制度對壯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中央王朝冊封當地少數民族中有威望、有勢力的首領為職官 , 劃分其疆界 , 使之"世領其土,世有其民", 維持他們內部原有的社會結構、經濟形態和風俗習慣等,使中央王朝與邊疆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得到緩和,保持民族地區的社會安定,從而促進其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同時壯族地區和漢族之間的文化雙向交流,亦對壯族地區的政治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周光大主編的《壯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建設》(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8)一書 , 把壯族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概括為獨特性、共華性、包容性和二重性四個方面。其包容性主要體現在 : ①不少土司頭人漢文化水平較高,吸收了很多漢文化知識。②壯族地區的某些士官和土民原本系漢人或其他少數民族 , 後被強大的壯文化所融化。 ③土司制度本是封建王朝壓迫人民的工具,卻民情易服,故能較長期存在。結合史實,可以肯定土司制度時期的壯漢文化交流比以前有更大的發展,醫學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故在壯漢文化雙向交流中,壯族醫藥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對壯醫藥的促進作用

如前所述,土司制度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促進了壯族地區政治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同時,土司制度對壯醫藥也有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壯族土司制度的遺產——儂氏土司衙署

1.土司制度下的醫藥機構
在土司制度下,官方設有醫藥機構,官方和民間有一定數量的專職醫藥人員,地方志對此有明確的記載。據不完全統計,明代嘉靖十年(1531 年)廣西壯族聚居的40 多個州府縣土司均設有醫學署,如慶遠府、思恩縣、天河縣、武緣縣、永淳縣、南寧府等 ( 均為壯族聚居地) 。這些醫學署的醫官"本為土人", 在土司家屬中,亦有專門從事醫藥工作的人 (具體內容見第五章第五節),說明在土司制度下壯醫藥是有一定社會地位的,這是土司制度對壯醫藥促進作用的一個方面。
2.土官對壯醫藥的重視
土官對壯醫藥的重視表現在對名醫、神醫、藥王的崇拜和紀念以及對民族醫藥採取的一些褒獎措施。
清代《寧明州志·上卷·祠廟》記載:"醫靈廟在東門外附近城腳。"《邑寧縣誌·卷四十三·祠祀志》謂:"藥王廟 , 在北門大街 , 東嶽廟左側。"《柳州縣誌·卷三》稱 :"藥王廟,在西門內。"等等。清代以前 , 壯族地區基本上沒有西醫 , 中醫也為數不多。這些被立廟紀念的神醫、藥王,儘管沒有標出姓名,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民間名醫,在壯族地區即是壯醫 , 因為他們的醫術高明 , 能為患者解除疾病痛苦以及他們的高尚醫德而受到民眾的敬仰。忻城土司衙門附近 , 現仍保存有一座清代修建的 " 三界廟 ",三界是一位內科、外 科、五官科都精通的神醫,而且名氣很大,得以立廟享受百姓香火。三界廟能修到土司衙門旁邊,亦可以從側面反映這位神醫在土官土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土司對民族醫藥採取的一些褒獎措施,對於民族醫藥的發展,應當說也是有一定促進作用。廣西慶遠協左營三司把總 (土官名) 李某贈給名醫譚靖修一塊牌匾,大書"妙手婆心"四字 ; 一些民間壯醫因醫術高明,德高望重而被作為地方名人入選地方志 ,如《融縣誌》 :" 路順德 , 古鼎村人 , 贈精醫學 , 著 有《治蠱新方》一冊。 " 《象縣誌》 :" 罩德本 , 同庚村人……善治跌打損傷。 " 《三 江縣誌》 :" 侯第福 , 寨壯鄉佳林村……善脈理 , 用草藥。 " 等等。正是由於壯醫藥在土司制度下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一些特殊的診療方法和驗方、秘方得以初步總結和逐步提高 , 如壯醫淺刺療法、斑麻救法、青蒿絞汁內服治瘴等,早在宋代文獻中就有記載。南宋醫書分類中 , 還出現了《嶺南方》一類 ( 專門列嶺南少數民族醫方)。清代《柳城縣誌》指出 :" 病者服藥,不盡限於仲景叔和 , 間有用一二味草藥奇驗者。其他針灸之術 , 以婦人尤為擅長。 " 著名的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其主要傳人就是清末民初的柳江女壯醫楷覃氏。

對壯醫藥的消極影晌

在政治上,土司制度是 " 以夷制夷 " 的民族壓迫政策的產物。土宮是封建王朝封賜而獨霸一方的統治者。在士司統治地區,土官既掌握著政治特權,又完全控制著經濟領域,這種封建領土專制比起其前的奴隸制來說,雖然是社會的進步 , 但它並不是什麼理想的天堂 , 而是有其反動、罪惡、殘酷的一面,特別是土司制度發展到明朝晚期,這種腐朽沒落性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土官自恃雄長,獨斷專行 , 權力欲膨脹,土司間經常發生武裝侵擾。在土司家族內部 , 也常因爭奪官位而相互殘殺。由於長年干戈不止,戰亂頻繁 , 嚴重地阻礙了壯族地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壯族土司制度的遺產——莫土司衙署的東花廳

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這就從經濟基礎上影響了壯族醫藥的進一步發展。首先,是專業壯醫隊伍受到限制,特別是能進入到官辦醫藥機構中的壯醫,為數更少,絕大多數壯醫,只能流散在民間行醫。在清末民間編纂的一些地方志中 , 雖然還有醫學署的記載,實際上這些機構早已蕩然無存,也未能重修。這種情況直接影響到壯醫藥的學術發展。其次 , 由於分科不細,多數壯醫的治療方法只能停留在經驗階段,未能進一步提高,有的甚至由於後繼乏人而淹沒失傳。土司連年征戰,對於毒藥、毒箭之類的東西,作為重要武器之一,是比較重視的,而對於民間的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的防治,則沒有足夠的重視 , 因而阻滯了對這些疾病防治的發展。
土司制度下的狹隘、保守、封閉思想意識,對於壯醫藥的發展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消極因素。據文獻記載,晉代的葛洪等醫藥學家 , 唐代的柳宗元等文人流官,都曾把中醫藥傳播到壯族地區;宋代威平初年,廣南西路轉運使陳堯叟"集驗方刻石桂州驛",邕州知府范旻"下令禁淫祀","市藥以施治","並刻療病方書 , 置諸廳壁"。前述諸人對於中醫藥的推廣做了一定的工作 , 但由於土司制度的落後、保守和封閉 , 壯族地區的中醫藥是不發達的。如壯族聚居的靖西縣直至解放前夕也只是在縣城有一二家中藥鋪。一些讀過幾本中醫書的民間醫生 ,"一經臨證擬方, 病人服之有驗者殊少。此殆於精微變通之處猶有欠歟"。說明醫術並不怎么高明。由此可知 , 有比較完整理論體系的中醫學術,在土司制度下 , 未能較多地影響和滲透到壯醫藥之中 , 這對於壯醫藥的發展和提高是不利的。另外,在土司制度下,壯族醫藥還常常被披上迷信的外衣 , 這就束縛了它的發展。
客觀地評價土司制度對於壯族醫藥的影響,應該說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不可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 , 土司制度對於壯醫壯藥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保留,是有其歷史功績的,並使壯醫藥在漫長的歲月中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另外 , 在壯族尚未形成本民族的規範化文字的情況下,壯醫藥居然能通過口授心傳和部分漢文資料得以流傳下來,這不能不認為是與土司制度有一定的關係的,其積極作用的一面是不可抹煞的。

莫土司衙署 莫土司衙署

忻城莫土司衙署——“壯鄉故宮”(見插圖)


忻城“莫土司衙署”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我國現存土司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築群,被譽為“壯鄉故宮”。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研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是研究土司制度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土司衙署接待了很多影視文藝工作者。電視劇《劉三姐》、《一代廉史于成龍》等10餘部作品都是在此拍攝內外景。莫土司衙署也因此聞名遐邇,填補了廣西土司旅遊的空白。
忻城“莫土司衙署”,始建於明朝萬曆十年,所轄總面積38.9萬平方米,其中建築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由照壁、大門、牢房、兵舍、正堂(即頭堂)、長廊(亦稱花郎)、東花廳、西花廳、二堂、東廂房、西廂房、三堂、後苑(即閨房)等組成。
莫土司在忻城世襲時間長達470多年,曾先後四次遷移衙門,原建於古尚村,後遷於板縣村,再遷到古堯村。後來搬到翠屏山腳下。莫土司衙署大門廊上立兩根格木柱子,柱上懸掛一副雕刻楹聯。大門即儀門。
沿院中道路拾級而上,就來到正堂,堂正中置公案,案上置有驚堂木塊及令牌、筆、墨硯等。案桌後是活動屏風,上懸有“明鏡高懸”巨匾,左右分別置大鼓、大鑼各一面,各種兵器羅列有序,“迴避”、“肅靜”大牌字高聳,顯得氣氛森嚴可怖。

壯族土司制度的遺產——亞洲第一土司衙署:莫土司衙署

西花廳是土官對犯人初審、用刑的地方。長廊盡頭即二堂,亦為三開問,左右均有屏風隔開,左間是土官處理日常事務之處,內置文房四寶;中間是議事廳,置有案桌和太師椅等;右間是師爺臥室兼書房。前窗皆鏤空花窗,花鳥圖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這花窗的圖案就是仿忻城壯錦圖案製作的。
整個土司衙署建築皆為磚木結構, 穿斗構架,硬山翹角,雕樑畫棟,朱漆柱粱,既具有中原古典宮廷建築的風格,又有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韻味,體現了壯族地區的民族特色。因此,被人們譽為“壯鄉故宮”。

壯族土司制度的遺產——儂氏土司衙署

儂氏土司衙署

儂氏土司衙署位於廣南縣城北街(今城一小內)坐北向南,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現為廣南縣第一國小校址。衙署沿四道台階而上,分設大門、中門、三門。大門上豎有“世襲情軍府”直匾。門前築一座青磚照壁,寬約6米,高5米。大堂口置石獅一對,左側有鼓棚,旁設監獄兩間。前院內設有代辦房,籤押房。東、西為書房、議事廳。後院有五鳳樓、繡花樓等。依氏祖宗牌位設在最後院的屋內。衙深院重,規模龐大。現存衙門殿堂,七開間,歇山頂,抬梁式木構架,高9米,通面闊14.3米,進深21米,木拉42棵,用材粗大,屋宇宏偉。儂氏土司從元至元十二年(1275)起至民國37年(1948),在廣南世襲28代,673年。

研究

壯族地區的土司制度是中原封建王朝對廣西少數民族所施行的一種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它淵源於唐、宋時代,確立於元代,完善於明代,衰落於清代,消亡於民國時期,期間經歷了一千多年的歷史,對廣西地方民族社會歷史的發展產生過重要的影響,在廣西地方史和民族史的研究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成為廣西地方民族史研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術界對壯族土司制度的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最早對壯族土司制度進行深入研究的學者,為壯學宗師黃現璠。雖然在他之前曾有一些學者對壯族土司進行過初步探討,例如劉介先生於1934年出版的自著《嶺表紀蠻》中專列第二十三章“土司”,對土司的起源、政治結構和經濟社會家庭組織進行了概述,其中“廣西之土司”一節,著重簡述了桂西土司的起源,並未專門論及壯族地區的土司制度。最早專門深入探討“壯族土司制度”的論文,當為黃現璠於1962年7月發表的《土司制度在桂西》長篇論文。

壯族土司制度的遺產——亞洲第一土司衙署:莫土司衙署東花廳上的牌匾

“土官”與“土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土官”一詞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詞語,宋代開始成為統治少數民族的官職、官員的稱呼。“土司”一詞的原意是指統治少數民族的官府衙門,明代嘉靖年間開始出現。“土司”分為文武兩個系統。明代中葉以後“土官”與“土司”被混同了起來。土司制度是以設定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地方行政機關——土司為中心而實施間接統治的政治體制,因此它不應稱為“土官制度“,而應稱為“土司制度”。
一般認為,“土司制度”的內容,主要是規定土官與封建王朝的關係,它通過封建王朝在這方面的一些具體措施體現出來。宋、元時代,在廣西設定的“土司制度”絕大部分是在桂西壯族地區。黃現璠於《土司制度在桂西》長篇論文中認為:“唐代在桂西也設些羈縻州,用土酋為之長,但政治制度、社會組織一概不變。宋平儂智高后,始委派狄青部下和本地土酋為土官,設立許多土州縣洞,實行領土的封建統治……”,進而於文中對桂西壯族地區的“土司制度”賴以生存的“經濟制度”展開了論述,他認為“土司完全占有生產資料的土地”,“土司不完全地占有直接生產者農奴”。接著以此為基展開了“桂西土州縣的領主封建社會建立在氏族部落未期社會的基礎之上”的論證,主張桂西土州縣的領主封建社會並非建立在奴隸社會基礎上。他的這種主張如今為大部分壯學學者所認同。黃現璠的助手、調查組成員王昭武緊接其後發表了《大新縣土官統治時期土地關係調查記》(載《廣西日報》1962年11月1日)一文,該文為在1956年《大新縣壯族調查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的補充,並結合調查資料對大新縣土官統治時期的土地關係進行了研究。
事實上,早在1956年黃現璠領導“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成員進行廣西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時,著重對壯族地區的土司制度進行了學術考察和資料收集。當時他率領“壯族組”成員兼助手粟冠昌騎馬到天等、龍光、德保等縣以及帶領助手王昭武等人到大新縣調查時,主要就是奔著收集土官統治時代的史料去的。同年12月,黃現璠組織編印的《廣西僮族史料·土司制度》(油印本),內容包括:土司制,左江土司制,右江土司制,唐宋元土州縣沿革,廣西郡縣誌、西原蠻廣源州蠻詹雜記所記之右江壯人風俗,嶺外代答關於土州之記載,廣西通志所列之土司志(土司一二)太平府之土州縣,屬調查組所集壯族土司制度史料的匯總。隨後是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歷史組編輯的《廣西土司制度資料彙編》油印出版。

廣西土官制度研究

一些研究黃現璠的國外學者認為:關於“土司”問題,黃現璠與劉介的早期主張一致,即認為廣西的大多數土司是在宋平儂智高時隨狄青南征來到廣西的山東人(漢人)。這是黃現璠在《廣西僮族簡史》中的觀點。但是,黃現璠經過多年研究,於1962年7月發表的《土司制度在桂西》一文中實事上已經改變了這種主張。他於文中說:“宋平儂智高起義後派狄青許多部下到桂西當土官,本地土酋被封為土官者亦不少。而在前者人中,實為土酋冒稱隨狄南征,有功留守,更不乏其人。據廣西方誌,宋在左、右江和宜山一些地區委派的土官,設立的土州縣洞,後者當前者封地釆邑,約有三十人,表列如下……(略)。這些土官,大都是冒籍山東。雖然有的是土酋,以及受封有所先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都實行領土製的封建統治,如表上那地土官羅世念,十足道地的本地壯人,但他歸宗受封后,‘兄弟兒侄百六十人,補兩頭供奉官,石侍禁披帶班下殿侍”(《宋會要輯稿》第一百九十八冊蕃夷五)’。執行宋統治者的反動政策,助紂為虐,一切施策.皆實行壓迫剝削,與外來土官毫無區別,可謂一丘之貉。”可見黃現璠這時的“土司觀”已經改變,他認為:狄青部下到桂西當土官的人,大多數為當地土酋(壯族統治集團)冒稱隨狄南征,有功留守之輩。後來他的學生粟冠昌教授於1963年發表的《廣西土官民族成分初探》一文中主張“宋代廣西土官全是僮族統治集團”,[粟冠昌:《廣西土官民族成分初探》,《民族團結》1963年第2、3期]不過是對黃現璠的“土司觀”的繼承和發展。以後,他的學生粟冠昌、李乾芬相繼又發表了《廣西土官制度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粟冠昌,《民族研究》1981年第3期)、《明代的廣西土官》(粟冠昌,《學術論壇》1983第5期)、《唐宋元明清廣西羈縻州縣或土府州縣洞司等設定概況》(粟冠昌,《廣西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清代廣西土官統治區的土地問題》(粟冠昌,《廣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2期)、《土司制度學術討論會概述》(李乾芬,《廣西民族研究工作通訊》1988年第1-2期)、《元代廣西的土官制度》(粟冠昌,《廣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明代廣西土官制度的改土歸流問題》(粟冠昌,《廣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清代廣西土官制度改土歸流述議》(粟冠昌,《廣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略論壯族地區的土司制度》( 李乾芬,《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清代廣西土官制度的衰落》(粟冠昌,《廣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1、2期)、《三議廣西土官民族成分問題》(粟冠昌,《廣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等論文和出版了《廣西土官制度研究》(粟冠昌著,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一書,從而成為壯族土司制度研究專家。這一時期出版的《廣西忻城土司史話》(覃桂清編著,廣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壯族土官族譜集成》(白耀天、谷口房男編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等,皆為有關壯族土司制度研究的專著。至於相繼發表的有關論文,更是多不勝數。

壯族地區土司制度與改土歸流研究-李良玉教授與其博士生文叢

《壯族地區土司制度與改土歸流研究》——李良玉教授與其博士生文叢,在壯學研究領域第一次將壯族地區的改土歸流區分為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的壯族地區改土歸流,指明、清、民國三個時期中央政府將壯族地區的土司世襲制逐漸改造成流官銓選制,直到全部廢除壯族地區的土司制度。廣義的壯族地區改土歸流,指秦征服嶺南之後發生的中央政府將壯族地區逐漸改造成與中原地區相一致的管理區的過程。這一改造過程,包括羈縻時期、土司時期、民族區域自治時期,不同的時期中央政府採取不同的民族政策。
壯族經過秦代以前的獨立起源、 自主發展,秦代以後的改土歸流,其歷史文化特點可以歸納為:悠久的自治傳統、以“峒”為社會單元、族群符號明顯、有體系的語言文字、逐漸加強的漢文化影響等。
一般的壯學研究者認為,明代壯族地區的改土歸流是失敗的,即使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肯定的分量都不宜太大。李良玉教授經過細緻的研究,提出壯族地區的土司問題在明代已得到解決,具體時間是嘉靖六年,王守仁分裂田州、思恩兩大壯族土司之後,壯族土司的命運已完全由中央政府決定。清代,經過雍正時期的改大留小,壯族地區的土司制度已經非常沒落,到光緒末年,壯族土司制度已到了被廢除的邊緣。民國時期,經過舊桂系、新桂系軍閥的改土歸流.壯族地區的土司制度被完全廢除。
改土歸流改變了壯族聚居區的格局,壯族核心居住區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漢族人居住,壯族地區多民族雜居的格局形成。改土歸流徹底改變了壯族傳統的政治、經濟、文化,使壯族地區與中原地區越來越接近。改土歸流對壯、漢的民族融合和民族同化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造成了壯族族群邊界更難維持。改土歸流與壯族漢化成正比關係:改土歸流越深入。壯族漢化程度也就越深。
(截止《壯族地區土司制度與改土歸流研究》——李良玉教授與其博士生文叢2007年3月出版),原泗城岑氏土司轄區,當地各村各寨的壯族人民都建有大大小小的岑大將軍廟,廟裡供奉岑大將軍神。其實,岑大將軍神就是當地的土司神,當地民眾幾乎把岑大將軍神視為萬能的神靈。類似泗城地區的岑大將軍神信仰,對於研究中國多元一體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旅遊景點

莫土司衙署 莫土司衙署
 景點所在地
忻城縣城關鎮西寧街翠屏山北麓
景點類型
名勝古蹟,博物館所,寺廟古剎
景點接待能力
100000人次/年
殘疾人旅遊觀光
歷史

忻城縣莫土司衙署始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規模宏大,布局合理,結構嚴謹,造型典雅、別致,具有宮庭侯門氣派的古代建築群,占地總面積2.1萬平方米。196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成文文物管理所,1987年改稱忻城土司博物館,1996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旅遊局批准為國家3A級景區,是全國乃至亞洲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築之一,被譽為“壯鄉故宮”,是研究我國土司典章制度重要的事物例證。
內部構造
 整座衙署由中軸線(衙署)、東軸線(祠堂)、西軸線(代理土司官邸)及大夫第、參軍第、禮房、卡房等建築組成。
主體建築由照壁、大門、牢房、兵舍、正堂(即頭堂)、長廊(亦稱花郎)、東花廳、西花廳、二堂、東廂房、西廂房、三堂、後苑(即閨房)等組成,建築面積3100平方米。照壁長25米、高5米。照壁前為小廣場,面積270平方米 。照壁與大門之間為街道,有兩座跨街轅門,東轅門門楣浮雕“粵西邊隅”(已毀);西轅門書“慶南要地”。
大門左右兩側各鐫一尊1.7米的石獅和一對石鼓。大門廊上立兩根格木柱子,柱上懸掛一副雕刻楹聯。聯語云:“守斯土蒞斯民,十六堡群黎誰非赤子/辟其疆治其賦,三百里區域盡隸黃封”。跨入大門即儀門,儀門平時不開,走兩邊過道,唯逢喜慶節日或上峰頭面人物到來方開。儀門後是院落,中有一條龜背青磚路直通正堂。東面是牢房,分前後兩棟。牢房有男女之分,輕重之別,內設鐵鐐、木枷等刑具。西面是兵舍,亦分前後兩棟,內駐士兵,負責保衛衙署安全和看守犯人。
沿院中道路上四級台階即為一寬80平方米月台。月台上置有鐵炮四門,地炮三門,為土官出巡或慶賀時鳴放。接月台即正堂,為三開間,共有18根柱子支撐天面,兩側山牆只起擋風作用。前面寬敞明亮,是土官審案或進行政治活動的場所。堂正中置公案,案上置有驚堂木塊及令牌、筆、墨硯等,案桌後是活動屏風,上懸有“明鏡高懸”巨匾,左右分別置大鼓、大鑼各一面,各種兵器羅列有序,“迴避”、“肅靜”大牌字高聳,顯得氣氛森嚴恐怖。
轉過屏風出正堂為一廊,廊東為東花廳,西為西花廳,互相對稱。東花廳是土官專為達官貴人舉行宴會而造,廳內陳設高雅華貴,內有一副楹聯曰:“隱几看青山,坐嘯行吟眼底似無一事/垂簾當白白晝,鵑啼鵲噪意中恐有勞人。”西花廳是土官對犯人初審、用刑的地方,內懸有楹聯道:“如得其情哀矜勿喜/期於無訟訊 讞惟公。
二堂之後即三堂。二堂與三堂之間為四合院,院西東各有8間廂房,為土官男孩寢室。廂房盡頭是三堂,建築結構與二堂相似,唯鏤空花窗為壯錦圖案,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且富麗堂皇。它是土官夫婦的臥室。穿過三堂即後苑。後苑依山而起,類似別墅山莊,是土官女孩的閨房,小巧玲瓏,典雅別致,環境優美。
東軸線建築群是莫氏祠堂,為清乾隆年間建設,由照壁、大門、一進(正廳)、二進(寢堂)、三進(祭堂)等單體建築組成,建築結構、風格與衙署大同小異。寢堂前的鏤空花窗為為花鳥、壯錦圖案,雕工更為精緻美觀。
西軸線建築群是代理土司官邸,為清光緒年間代理土官莫傳經所建,由頭堂、二堂、後苑等單座建築及三個天井構成。建築形式與規格略遜於衙署。
附屬建築群有大夫第、參軍第、官族府第、三清閣、漢堂邸、後花園、禮房、卡房、練武場、官塘、關帝廟、城隍廟、花婆廟、伴雲亭、東、西、北三個城門、土司陵園等。這些與主體建築構成龐大的建築群,占地面積達4萬平方米。
衙署整體建築為磚木結構,山牆為青磚,梁均為珍材製作,屋架穿斗安榫接合。主體建築硬脊飛檐,正脊中部一律浮雕“福、祿、壽”圖案,翹角飾龍頭鰲身和“吉祥如意”卷草,美觀大方。柱基雕刻鹿、梅等動植物,朱漆樑柱,氣宇軒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