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1988年5月19日,莉莉·科爾(LilyCole)在英格蘭德文郡托基出生,與姐姐Elvie於倫敦長大。在成名前,她並不喜歡自己的樣子,甚至不敢走上街。曾經男生們也曾嘲笑過她圓圓的臉和紅髮,還有高高的個子。而她自己也覺得自己圓圓的臉和紅髮十分奇怪。
演藝經歷
模特生涯
被星探發現![莉莉科爾](/img/1/81d/nBnauM3X2QTO5QTN0UDM2kDOzQTMwcTOykzMyQTNwAzMxAzL1A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莉莉·科爾(LilyCole)是少數的紅髮超級名模。她因娃娃臉被歸屬為精靈系模特,像希瑟·馬克斯(HeatherMarks)、吉瑪·沃德(GemmaWard)和戴文·青木(DevonEdwennaAoki)。
模特走紅
當今莉莉·科爾(LilyCole)是馬莎百貨服裝廣告的模特,亦是服裝廣告系列中最年輕的模特。莉莉·科爾(LilyCole)成為馬莎限量服裝系列中唯一的面孔。
2007年,莉莉·科爾(LilyCole)被提名為英國時尚大獎(BritishFashionAwards)“年度模特”(ModeloftheYear),但大獎最終歸入艾潔妮絲·迪恩(AgynessDeyn)手中。
2008年,《星期日泰晤士報》估計莉莉·科爾(LilyCole)共賺得6百萬英鎊。她在英國獲排名最富有年青人第77位。同年10月,莉莉·科爾(LilyCole)全裸登在《花花公子》的封面及內頁中。她在照片中拿著一隻小熊,身上沒有穿任何衣服,除了一雙白襪。這輯照片被受爭議,有人甚至要求馬莎百貨中斷與莉莉的契約。馬莎百貨聲明他們會繼續與莉莉合作,認為莉莉“是個有名氣,形象高而且需求量大的模特,這是我們安排她為我們工作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該品牌的發言人強調,“這全然莉莉是力量自己的選擇去接受其他的工作,我們並不希望妨礙她的工作事業。莉莉也在《Paradis》雜誌拍攝全裸照。
拍攝《花花公子》
![莉莉科爾](/img/9/ab4/nBnauM3X3YDO1ITM2UDM2kDOzQTMwcTOykzMyQTNwAzMxAzL1AzLw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照片上的LilyCole扎小辮,穿白色長筒襪,以一隻白色泰迪熊遮體,流露出天真與性感混雜的洛麗塔氣息,而且瀰漫著懷舊氣氛。法國版《花花公子》雜誌的時尚總監AlexAikiu表示,這些照片拍得很有格調。“它們不僅性感私密,而且直指人心。在我們看來,花花公子不是PamelaAnderson,重要的不是胸部有多大,而是她們的內在。”他說。
該雜誌的主編EricFoucher稱,LilyCole的這篇專訪不同於其他明星訪談。完成採訪的不是雜誌的記者,而是Lily的好友們。“我們欣然接受了LilyCole提出的這個有趣想法。與她對談的明星好友包括設計師JeanPaulGaultier、導演TerryGilliam等,他們提出的問題都非常酷。”他說。
Lily在訪問中稱裸露是藝術,雖然輿論對她的這組大片眾說紛紜,但是明顯麗麗·科爾明白自己在做什麼,雖然一些宗教組織指責她有傷風化,打算抵制她代言的瑪莎百貨,不過瑪莎發言人表示會繼續支持Lily,稱她有自由選擇其它工作。
電影之路
![莉莉科爾](/img/4/b90/nBnauM3XwgzN0EDM3YDM2kDOzQTMwcTOykzMyQTNwAzMxAzL2A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MarilynManson執導,Lily主演的《路易斯·卡洛的幻象》,又以匪夷所思的劇情和造型,動搖著大眾對經典童話的審視角度。
個人作品
年份 | 片名 | 中文譯名 | 角色 | 備註 |
---|---|---|---|---|
2007 | St. Trinian's | 新烏龍女校 | Polly | |
2009 | Rage | 憤怒 | Lettuce Leaf | |
2009 | 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 | 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 | Valentina | |
2009 | Passage | 通道 | Tania | 短片 |
2010 | Phantasmagoria: The Visions of Lewis Carroll | 劉易斯·卡羅爾的幻象 | Alice | 瑪麗蓮·曼森首次觸電的影片 |
2011 | There Be Dragons | 聖徒秘錄 | Aline | |
2011 | Doctor Who | 神秘博士 | 塞壬 | 第六季第三集《黑色斑點的詛咒》 |
2011 | The Moth Diaries | 飛蛾日記 | Ernessa | |
2012 | La confession d'un enfant du siècle | 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 Elise | |
2012 | 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 | 白雪公主和獵人 | Rose | |
2013 | Orion | 獵戶座 | 後製作階段 | |
2013 | Gravy | 滷汁 | Mimi | 後製作階段 |
2013 | The Zero Theorem | 零點定理 | 街頭商販 | 後製作階段 |
走進劍橋
![莉莉科爾](/img/8/06f/nBnauM3X4YDMwAjN5YDM2kDOzQTMwcTOykzMyQTNwAzMxAzL2A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儘管模特工作占據了很大一部份時間,可是莉莉·科爾中學時英文、歷史、戲劇和哲學四科成績全部都是優秀,為此而被劍橋大學錄取,證明了T台上的超級模特們也可以有著與其臉蛋身材一樣出色的頭腦。
她十七歲那一年,也一度動搖過,不想再升學了,但她的歷史科老師給她寫了一封信:親愛的,請不要放棄學業,你是西洋兩岸數一數二的美人胚子,但是你還有其它的天份,不要忘記除了天橋世上還有其它珍貴的東西,知識是永不會消逝的財富,趁著年輕去追逐你要的夢吧。經過深思熟慮,LilyCole捨棄了天橋上的浮華,18歲的她明白自己需要更多的積累與沉澱。她從2006年秋天開始,投身於大學校園的寧靜。
LilyCole就讀於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學習修讀社會與政治。也許是學業的影響,LilyCole非常關注公眾事業,作為國際天使兒童基金會的大使,她希望更多的人能關注兒童問題,她還設計了一件帶著“SavetheFuture”標誌的襯衫為的是提醒大家關注在時尚產業中被非法僱傭的兒童勞工的艱難處境。
在紐約第五街開店,想高薪聘請她當形象代理,契約薪酬數以千萬計。但當LilyCole知道,這家鑽石商在南非賤價收購大片農地開採鑽石,令許多農民喪失了耕土,她把契約推掉了。經紀得知訊息後,不但沒有責怪她,還對她的個性與道德大加讚賞。
創建網站
在過去12年裡,莉莉.科爾(LilyCole)憑藉其閃亮的紅髮和靚麗的外形登上了各大雜誌封面及香奈兒、普拉達和路易威登等許多知名奢侈品牌的T形台。但2013年來,科爾卻日益因其創辦社交網站Impossible.com而聲名大噪。科爾精心創辦的Impossible.com是建立在一個極其簡單的理念上:人們能夠也應當免費互相幫助。2012年該網站在英格蘭面世,至2014年3月已經有2.5萬用戶。3月5日,Impossible.com在哈佛大學法學院舉行了美國發表會。科爾對著座無虛席的聽眾說:“想像一下這個大廳里每個人都支持你。如果你需要什麼,他們就會來幫助你。想像一下整個波士頓、整個麻州都這樣做。”發部會由哈佛大學伯克曼網際網路和社會中心主辦。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齊特林(JonathanZittrain)表示,科爾用她的名氣和粉
絲群來啟發人們幫助他人的想法棒極了。他說,“科爾建立了一個網站然後告訴用戶:不要追蹤她和她的動態,而是選擇一種方式回應一個陌生人的請求,同他們溝通並負起責任,這樣你就是尊重你對我的良好感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李爵士(SirTimBerners-Lee)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他在發言中指出,全球資訊網是一個中性平台,因此並非自然而然的有利於利他主義。但是它給了人們一個在其上建設新網站的機會。他祝願Impossible.com成功。2010年科爾在訪問泰國和緬甸邊境上的難民營時產生了這個想法。她同一個朋友聊天時談到經濟不景氣不應該讓整個社會崩潰。科爾認為人們其實掌握有用之不竭的資源,應該有一種辦法能把他們動員起來。的想法獲得了維基百科的創始人威爾斯(JimmyWales)和經濟學者尤努斯(MuhammadYunus)的支持威爾斯的網站依賴成千上萬的志願者來更新網上百科全書。尤努斯則通過其使用小額信貸消滅貧困的探索性創新獲得了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科爾創建了網站和套用。在該網站上,用戶們可以貼出自己的需要,其他用戶可用自己的技能、服務、建議和產品給予回饋。在Impossible.com,人們的需要有實際性的,比如“我希望得到世界各地的免費雜誌”;也有富有哲學意味的,比如“我希望笑的人比打鬥的人多”。和推特類似,科爾的網站允許人們互相追隨,並用哈希標籤(hashtag)來幫助人們搜尋特定主題或內容。該網站上的“貨幣”就是用戶公開用來感謝他人幫助的電子帖文。科爾說,這體現了該社交網路中的現實。不需要定量化,也沒有交換形式。用戶想說多少次“謝謝”都可以。在臉書和推特上,用戶的生活通常是關注的中心。而Impossible.com的使命在於關注他人,主題是互惠互利、奉獻、友好和幫助陌生人。有數項研究指出,科爾的社交網站模式也許能夠讓世界更美好。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諾頓(MichaelNorton)在其新書《幸福金錢:智慧消費的科學》中指出,研究顯示在別人身上花錢比在你自己身上花錢更能讓你滿足。諾頓稱,當你給別人錢時,能讓你更高興。科爾表示,“我們奉獻的時候也會得到;如果我們能打破人們的思維框框,就真的會發生一些很強大的事情。”
在討論會結束時的問答環節發生了個有趣的花絮。一名女聽眾表示需要水喝。科爾站起身來,將自己未打開過的瓶裝水遞給了她。
社會評價
![莉莉科爾](/img/8/ebf/nBnauM3XwQTN5EjN2YDM2kDOzQTMwcTOykzMyQTNwAzMxAzL2A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莉麗·科爾(LilyCole)遠遠地走過來。在巴黎的茫茫人海中,出現了一個留紅色長髮的高挑女孩。正值巴黎時尚周,人山人海的巴黎城瀰漫著緊張和期待的氣氛。
莉麗·科爾(LilyCole)還化著濃濃的妝,幾分鐘前她是世界頂級超模,站在VilleLumiè的頂樓為克里斯汀·拉克魯瓦(ChristianLacroix)走秀;她是走在聖馬丁大街上的平凡女孩。她走在倫敦的SOHO區被暴風雨模特公司(StormModels)發掘的時候可能就是在像這樣普通的一天——她和朋友出去玩,然後就像許多名模的經歷說的那樣,被星探被發掘了。
莉麗(LilyCole),18歲,一個有著一張英倫玫瑰般漂亮臉孔的女孩,就這樣開始了她不平凡的模特生涯。
我們在餐廳坐了下來,所有的服務生都立即停住腳步看著她,很顯然,他們都被她的美給迷住了。
“服務生,來兩杯奶茶!”
她好像沒發覺到她引起的騷動,可能是因為咖啡機離我們很近,我們幾乎得用喊才能聽見彼此的聲音,也可能是她走了太多場秀,已經累得沒力氣大聲說話。
“然後,我發現自己已經坐上了飛機,為巴西版《Vogue》照相。那是‘早上若無其事地出門,傍晚回來時就一切都改變了’的一天,好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童話故事講的那樣——有人在你門上畫了個記號,你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
也許是命運的驅使,莉麗(LilyCole)的生活從此徹底改變。
“我住在諾丁山,當年那裡還沒有現在這么繁華。讀書的時候,我經常和朋友出去亂逛,過著尋常的日子。一切都如此突兀——我開始上不了一半的課程得在飛機上讀書補課。我記得在葡萄牙第一次住四星級酒店,那個酒店對我來說簡直像個城堡,房間棒極了!我興奮地給媽媽打電話告訴她我的所見所聞。我也忘不了我的第一場秀,安娜·蘇(AnnaSui),當時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和姐姐看時尚頻道,認為自己肯定不會成功。”
但莉麗(LilyCole)確實成功了,在學校也照樣門門課程都是A。
“我不可以驕傲,因為這份工作完全憑運氣得來,而非努力。我依然是那個實實在在的我,要經常跟內心的脆弱和自負鬥爭。我看到有的模特只跟著名的化妝師打交道,對不認識的助理則完全不理不睬甚至不客氣,這時我會告訴自己:‘莉麗(LilyCole),你絕對不可以這么做。’我相信以誠摯的熱情和善良待人,才會身心健康,但也怕有一天自己也會把持不住……”
莉麗(LilyCole)甩了甩頭髮,所有的服務生注視著她,完全被她迷住了。
“身為冷冰凍的模特,就更應該在生活中充滿熱情。我喜歡關心別人,就像我姐姐那樣。她現在跟一個慈善機構去了尼泊爾;我對演戲也非常有興趣,不久後我將搬到紐約——我已經報名參加演藝班的學習了;我還想嘗試當導演,但我知道在我這個年齡說這樣的話有點言之過早。”
莉麗(LilyCole)的表情開始變得很認真,淡藍的雙眼凝望著冒著熱氣的奶茶杯。她慢慢地小口喝著奶茶,四周依然混亂。
“媽媽一直在鼓勵我,要相信自己。她的教誨讓我愛上寫作、閱讀和表達;她幫我塑造了一個超越美學的人格。我的童年並非被物質包圍的(超模們成名後,會不會都是一種苦盡甘來的感覺呢?),因為家裡很窮。爸爸很早就離開我們,媽媽也病倒了,我們姐妹倆從小就靠政府津貼過活,自己打理家務。 “我記得曾經因為沒洗碗姐姐打架,也記得芝氏通心粉和我最初的烹飪‘試驗’。我一直很喜歡甜品,但從來照著食譜做。以前,我曾把能找到的東西都混在一起——連花瓣都用上了!
“我覺得我受時尚影響不大,至今天我還是覺得自己穿得像個嬉皮士。我討厭逛街,更喜歡閱讀、散步、和朋友出去喝東西、在諾丁山貓著、跟郵局的職員打招呼——他們很好,總會把刊登我照片的雜誌保留一份給我媽媽。“
莉麗(LilyCole)看了看手錶,該走了,於是我們告別。
她慢慢消失在人群中,仿佛電影中的畫面。說不定有一天她會作出一個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