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街道

草堂街道

成都市青羊區草堂轄區東以琴台路為界,南以大石東路南側街沿為界,西以草堂路及草堂西側街沿為界,北以十二橋路、清江東路東段北側街沿為界。轄區面積約為3.1平方公里。杜甫草堂地處轄區核心地帶,草堂街道辦事處也因此得名。轄區內公園、名勝古蹟眾多,是著名的文化風景旅遊區;餐飲、娛樂、珠寶、古玩、現代服務業發達,又是著名的商業消費區。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小街道28條,常住人口約為5.23萬,駐轄區各企事業單位100餘家,各類學校7所,劃分為4個社區。

目前,草堂街道辦事處因地制宜,制定了相關的發展戰略:重點以打造草堂文化“三名片”為核心,逐步形成“杜甫草堂--省博物館--浣花溪公園--錦繡工場”為主軸,以博物館群為特徵,以漢唐文化為特色的“三館一園”文化旅遊核心圈和以道教、民俗為特色的“琴台路--青羊宮--百花潭”文化旅遊核心圈。延伸“琴台路”、“芳鄰路”、“青華路”等特色街區,銜接將要打造的各類特色街區,發揮串連文化旅遊核心圈的鏈條作用。以點促面、以線連面,形成草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特色明顯的“三心兩圈一鏈”的新格局。

特色旅遊

草堂路社區--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

草堂街道 草堂街道

都時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入蜀,在成都建設茅屋而居,稱“成都草堂”。 杜甫先後在此居住近四年,創作詩歌流傳至今的有240餘首。其中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現已成為不少地區學生必學課。草堂故居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 杜甫當年來到成都時,覺得成都景色宜人,便在此定居,自己建立了杜甫草堂,由於當時貧窮,他還寫了不少詩來向當地的社會名流索要一些花草樹木,自己親手栽培,他看上了浣花溪旁的一塊寶地,便依溪建。

草堂街道 草堂街道

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 “安史之亂”,攜家由隴右 (今甘肅省南部)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風景如畫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稱 “成都草堂”。便是他詩中提到的“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的成都草堂。他在這裡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因曾被授“檢校工部員外郎”之銜,而又被稱做杜工部。留下詩作2400餘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更是千古絕唱。杜甫在成都寓居交遊,賦詩題畫,精彩之作層出不窮。“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首《絕句四首(其三)》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詩人在草堂所見的勃一家子春色。765年,嚴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攜家告別成都,兩年後經三峽流落荊、湘等地。杜甫離開成都後,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時詩人韋莊尋得草堂遺址,重結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經宋、元、明、清多次修復而成,其中最大的兩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規模和布局,演變成一處集紀念祠堂格局和詩人舊居風貌為一體的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館,2006年12月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現存杜甫行蹤遺蹟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