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孩子[潘月劍的歌曲]

草原的孩子[潘月劍的歌曲]

所有的蒙古族人都是草原的孩子。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

蒙古族簡介

全世界蒙古族人約為1000萬人。中國的蒙古族人口為581萬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國少數民族人口裡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餘散布於河南、四川、貴州、北京和雲南等地。鄂溫克族(2萬7千人)和土族(24萬人)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國的總人口大約有280萬人(2006年7月統計265萬人,),其中80%是喀爾喀蒙古人。

俄羅斯有大約90萬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亞的布里亞特蒙古人(約40萬人)、鄂溫克族(在俄國被認為是蒙古人的一支)(約3萬人在俄國)、衛拉特人(含卡爾梅克人17萬和杜爾伯特人(Dörbed))。

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萬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亞其他民族的混血後代。

其中雲南有1.3萬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交椅灣和陶家嘴5個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隨忽必烈征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族後裔。通海蒙古族從祖國西北大草原來到雲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鳳山腳下,已有740多年的歷史。700多年來,與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憑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把杞麓湖之濱、鳳凰山之麓建設成了魚米之鄉。

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現以農耕為主。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遊牧生活的伴侶。

語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科爾沁四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製,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雲南的蒙古族會彝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膳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

歌曲歌詞

天藍雲白遍地牛羊

草原是我愛的天堂

勒勒車上我仰望大雁

心中就放飛美麗的夢想

-

我是草原的孩子

到哪裡都不忘故鄉

我是草原的孩子

故鄉啊永在我心上

-

我為尋夢遠走他鄉

經歷風雨心更堅強

每當天邊升起明月

馬頭琴在心頭悠揚

-

我是草原的孩子

到哪裡都不忘故鄉

我是草原的孩子

故鄉啊永在我心上

草原啊

你激勵著我

草原啊

你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歌曲作者簡介

烏恩其,男,蒙古族,中共黨員,內蒙古興安盟人。1939年 11月6日出生, 1956年 8月畢業於烏蘭浩特師範學校,後繼續就讀於包頭教育學院中文系,現任包頭電視台蒙編部主任,記者,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會員,內蒙古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包頭市新聞學會、記者協會理事,包頭市新聞職稱評審會委員,市政協委員。1990年他倡議並主持召開了全區地方電視台首屆蒙古語節目協作會,交流經驗,交換節目,每年召開一次,為推動我國蒙古語電視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寫作指導思想是:在少數民族地區多用當地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寫作,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將會收到更好的宣傳效果。曾獲包頭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民族團結進步獎”。主要生平事跡已收入《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當代著名編輯記者傳集》,《中國優秀編輯記者獲獎作品選》。

潘月劍,漢族,1991年入伍,1996年開始音樂文學(歌詞)創作,師從北京軍區戰友歌舞團團長、詞作家王曉嶺。2004年任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創作室創作員。系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四川省音樂文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在省、國家級報刊《歌曲》、《詞刊》、《軍營文化天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報刊和媒體發表歌詞、詩歌、大型晚會撰稿等2000餘篇(首)。與全國各大專業歌舞團、全軍專業文藝團體的著名詞、曲作家有著良好合作關係,併合作了大量歌曲作品。著有歌詞作品選集《精彩無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