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特性
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在長江中下游作一季稻種植,全生育期139.3天,比對照豐兩優四號長1.8天。株高123.5厘米,穗長26.2厘米,每畝有效穗數13.9萬穗,每穗總粒數198.8粒,結實率82.8%,千粒重30.5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兩年分別為5.3、5.5,穗瘟損失率最高級7級;白葉枯病平均級7級,最高級7級;褐飛虱平均級6級,最高級7級;抽穗期耐熱性5級;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感褐飛虱。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8.9%,長寬比3.2,堊白粒率13.5%,堊白度1.7%,膠稠度83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6.9%,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2級。
產量表現
2014年參加長江中下游中秈組綠色通道試驗,平均畝產624.91千克,比對照豐兩優四號增產5.26%;2015年續試,平均畝產711.4千克,比豐兩優四號增產8.25%;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68.15千克,比豐兩優四號增產6.77%。2016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73.83千克,比豐兩優四號增產3.08%。
栽培技術
要點:1.長江中下游作一季稻,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秧田畝播種量10-12千克,培育壯秧。2.移栽秧齡25-30天,畝栽1.5萬穴左右,穴栽1-2粒種子苗,畝基本苗8萬左右。3.多施用有機肥,適當配施磷、鉀肥,畝施複合肥25千克左右、尿素10-15千克左右做底肥,移栽後重施返青分櫱肥,畝施尿素10千克左右;拔節期每畝增施鉀肥8-10千克,增強植株抗逆性;穗粒肥依苗情適施或不施。4.淺水插秧活棵,薄水髮根促櫱,畝總苗數達到16萬時,排水重曬田,孕穗至齊穗期田間有水層,齊穗後間歇灌溉,濕潤管理。5.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的長江流域稻區(武陵山區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區作一季中稻種植。稻瘟病重發區不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