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洲葆和堂

茗洲葆和堂簡介

茗洲葆和堂,前期註冊資金1000萬元,後增資至2000萬元。擁有員工100人,是集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企業。茶葉研發生產基地建設正在向生態旅遊的方向發展。茗洲葆和堂公司現有生態茶園基地近萬畝,大型茶葉加工基地1個,數位化加工流水線2條,傳統渠道銷售商200餘家,線上銷售渠道葆和堂茶葉天貓旗艦店1個。公司目前的主要茶產品有“祁紅三劍客”、黃山毛峰、黃山松蘿,包裝成品50多種,涵蓋政商禮品、情感禮品、實惠自飲裝多層消費形態。公司整體戰略目標是,打造全國最優質的原生態歷史名茶。為了進一步的發展,公司現在全力打造線上銷售,以差異化的戰略開拓渠道,同時將在大中城市的CBD地段建造“韻韻紅”和“祁紅三劍客”品牌的高端體驗店。
茗洲葆和堂秉承茗洲茶社的經營理念——“傳承古法,推陳出新”,以致力於打造“中國優質原生態歷史名茶製造商”為願景,以“國禮茶”的品質要求為定位,以“傳播中華茶文化”為己任,構建復古皇家御品新戰略的現代化企業發展之路。

品牌內涵

中國茶葉送給世界最好的禮物茗洲茶茶之魂
第一, 歷史事實,1851年,精製綠茶“屯綠”出口,遠銷歐美等國;
第二,作為歷史名茶是一種繼承,既是對品牌歷史的繼承、也是對中國茶文化、和文化的繼承;
第三,品牌也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對消費者、對榮譽的責任,對自身、對事業的一種要求,精益求精、不懈努力;

品牌文化

“黃山市茗洲葆和堂茶業有限公司”,簡稱“茗洲葆和堂”,茗洲葆和堂公司對外核心品牌。伴隨著“茗洲葆和堂”的品牌日益深入人心,茗洲葆和堂在提供優質歷史名茶的同時,也已成為倡導健康理念、引領品質生活的行業領軍人!
茗洲葆和堂公司旗下現有韻韻紅、黃山金毫祁紅毛峰祁紅香螺等品類。
韻韻紅:“韻韻紅”是葆和堂茶業祁紅品類中,極品中的極品,韻韻紅前身作為一個高端紅木品牌,現和葆和堂聯合打造一款“和”茶,此茶與高端紅木結合,提煉茗洲葆和堂自古以來的和文化,鍛造歷史名茶中的極品;
黃山金毫:祁紅中的極品,黃山金毫作為歷史名茶“金玉香茗”的復原品牌,在工藝和品質上已經超越“金玉香茗”,創始人張衛海先生,感嘆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前只有皇帝能享受的御品,如今也可以走進尋常百姓家”;
祁紅毛峰:祁紅中的上品,葆和堂獨創的木質揉捻技術和創始人張衛海的獨特的製作工藝,使得原本外形一般的紅茶,變得亭亭玉立,猶如窈窕淑女般美艷;
祁紅香螺:祁紅香螺是葆和堂紅茶中最具創新的產品,其工藝採用葆和堂紅茶特殊發酵工藝和木質揉捻,結合黃山松蘿的製作工藝,製作形成了一種外形酷似松蘿茶的紅茶品類,
經過改良的“祁紅香螺”,極大提升了原有的品質;

企業文化

茗洲葆和堂企業文化為“天人合一”之“和文化”,是茗洲幾百年歷史的積澱,是傳承歷史徽商精神、開拓創新的闡釋;是茗洲葆和堂戰略的不斷升級,強化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柱;更是我們的靈魂和底蘊,是全體茗洲人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價值觀、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由全體茗洲人共享、傳承、豐富和發展。
企業精神:傳承古法推陳出新
葆和堂作為成功的品牌公司,不斷創新是領先的基石,我們不斷嘗試,精益求精,以謀求與您的共同發展。我們相信團隊各自的能力和意志,但我們更信任團隊協作的力量,彼此信任、相互協作才能有最佳的工作表現。
質量方針:追求國禮茶的卓越品質
秉承百年制茶之傳承,潛心精製歷史名茶,從茶樹培植到每一片茶葉到達消費者的杯中,道道工序,千錘百鍊。我們極為重視創新的理念和套用,不斷渴望創新意識的湧現。我們勇於挑戰陳規,開拓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從而在品質上贏得更大的成功。

基地文化

安徽休寧流口鎮茗洲因出產傳統名優茶而聞名中外,茗,茶也,洲,水中的陸地。二者相輔相成。茗洲村茂林修竹,重巒疊嶂,一灣碧水呈“幾”字形將茗洲的綠色湧入懷抱。山高林密,水霧繚繞,日照短,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優越的自然條件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茗洲茶的品質非常好,葉嫩味醇而耐泡。
茗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上可謂英才輩出,人傑地靈。有清一代無數先輩們攜帶著茶葉、木材等家鄉特產遠走蘇浙上海等地,離鄉背井,走南闖北,靠著“堅毅、團結、進取、包容”的精神,發揮上天賦予的聰明才智,不斷打拚,在徽商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葆和堂”這一著名的徽州古祠堂教科書足以彰顯昔日的輝煌。
茗洲的山蒼翠欲滴,茗洲的水清澈無瑕,絕佳的生態源於人的淡泊的心態,明慧的心志。在休寧縣打造“中國第一狀元縣”,“中國有機茶之鄉”,“中國鄉村旅遊福地”三張名片的戰略征程上,茗洲村這一古村落,由於自身獨特的人文環境等資源優勢,無疑是三頂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開始開發有機茶、無公害茶、低農產茶,建立了有機茶示範基地650畝,並被瑞士生態市場研究所和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有機茶發展中心認定為有機茶園。

歷史由來

茗洲地處休寧縣西南部流口鎮境內,深藏在四圍青山合拱如城堡、率水纏繞似白練的河曲洲園上。茗洲有著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堪稱“綠色生態村”。
茗洲茶、竹、木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97%,300畝毛竹林示範基地坐落村中,四周青山合拱,竹樹環合,村頭村尾滿是碧綠茶園,是一個以茶竹林為主的的典型山區村莊。村名“茗洲”以茶得名,國際頒證的有機茶基地達770畝。
為了更好的將茗洲茶葉發展壯大,茗洲村人以“茗洲葆和堂”作為品牌,以萬畝生態茶園作為基地,全力打造茗洲茶的歷史文化高度。茗洲村村長張衛海,作為“黃山市農民致富帶頭人”,成立註冊了“茗洲葆和堂”茶葉品牌,歷盡千辛萬苦,復原了茗洲歷史名品“黃山金毫”。
相傳,黃山金毫在明代時被稱為金玉香茗,金玉香茗是明代第十五個皇帝朱由校最喜愛的紅茶,黃山茗洲吳氏家族一直為這位木匠皇帝研製這種極品紅茶,後來明朝滅亡。對明朝有著深厚感情的吳氏家族便不再為清廷貢獻此茶,期待著反清復明。金玉香茗漸漸被歷史所湮沒,吳氏後人口口相傳的古典製法,也幾近失傳。吳氏年輕一輩的後人只是把這段軼事當作一個傳說,並不重視。而茗洲村村長張衛海卻極其放在心上,通過不斷的走訪,又經過多年的實踐,才將這個塵封多年的明代皇帝的御用貢品還原再現,並在當地茶葉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將此茶更名為黃山金毫。

發展過程

1992年,有著深厚歷史責任感的茗洲人張衛海,就開始了茗洲茶的復興之路。
1994年,張衛海開始承包茶場培植自己的茶園,到散戶家收茶,自己加工銷售,全力打造茗洲炒青的品牌地位;
1996年,張衛海開始學習和製作手工銀毫,打造原生態無公害茶園;
1998年,開始探尋“金玉香茗”的古典製法;
2000年,張衛海根據吳氏後人口口相傳的“金玉香茗”古典製法的殘存記憶,成功研發出“黃山金毫”;
2001年,張衛海四處尋訪制茶高人,苦心研究制茶工藝,對祁紅毛峰、祁紅香螺兩個祁紅品類進行改良,正式將黃山金毫、祁紅毛峰和祁紅香螺,並稱為“祁紅三劍客”,確立了“茗洲紅茶”的至高地位;
2005年,張衛海在黃山的茶葉界已經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外地來黃山旅遊的朋友或者是商人,通過本地熟人介紹,爭相購買茗洲炒青、銀毫和茗洲“祁紅三劍客”,奠定了茗洲葆和堂的前期市場和知名度;
2008年,張衛海正式當選為茗洲村村長;
2009年,隨著“祁紅三劍客”的聲名遠播,慕名而來的茶客,絡繹不絕,茗洲葆和堂茶廠破土動工,這是一個里程碑事件,標誌著茗洲茶的新紀元開始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