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莓[中藥]

茅莓[中藥]
茅莓[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茅莓,中藥名。為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茅莓(L.)的莖葉。分布於華東、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陝西等地。味苦、澀,性涼。具有散瘀,止痛,解毒,殺蟲的功效,常用於吐血、跌打刀傷、產後瘀滯腹痛、痢疾、痔瘡、疥瘡等病症。

入藥部位

莖葉。

性味

味苦、澀,性涼。

歸經

歸肝、脾、大腸經。

功效

散瘀,止痛,解毒,殺蟲。

主治

用於吐血,跌打刀傷,產後瘀滯腹痛,痢疾,痔瘡,疥瘡等病症。

相關配伍

1、治泌尿繫結石:茅莓根60g,石韋30g,海金砂、車前草各15g,水煎服。(《精編中草藥圖譜》)

2、治風濕關節痛:茅莓根60g,白酒500ml,浸泡7天,每次服l小杯,每日2次。(《精編中草藥圖譜》)

3、治過敏性皮炎:茅莓根30g,水煎,去渣,入明礬適量,洗患處。(《精編中草藥圖譜》)

4、治創傷出血:茅莓葉,曬乾研末,取適量局面撒敷,外蓋潔淨紗布。(《精編中草藥圖譜》)

用法用量

內服:15-30g。外用:適量,鮮葉搗爛外敷,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炮製

採集加工

秋季挖根,夏秋采莖葉,鮮用或切段曬乾。

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篩去碎屑。

形態特徵

落葉小灌木。有短毛和有倒生皮刺。葉互生,複葉,小葉通常3,偶見5,上面深綠色,白色毛,小葉寬菱形至寬倒卵形;托葉針狀。聚傘花序合成傘房狀:花小,花瓣紫紅色或粉紅色。聚合果球形,成熟時紅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雜木林下、向陽山谷、路邊或荒野地。分布於華東、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陝西等地。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常扭曲,長10-30cm,直徑0.3-1.2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具縱皺紋,外層栓皮有時呈片狀剝落,露出紅棕色內皮。根頭部呈不規則塊狀,常有莖殘基和被白色絨毛的乾枯幼莖葉。質堅硬,斷面略平坦,淡黃棕色,有放射狀紋理。氣微,味微澀。

藥理作用

止血和抗血栓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