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七雄爭霸。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六國,獨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范睢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他說: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部隊要經過韓、魏兩國。軍隊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占有齊國土地。不如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郭、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戰十年.終於實現了統一中國的願望。
相關詞條
-
范睢蔡澤列傳
范睢蔡澤列傳,作者:司馬遷,出自:《史記》卷七十九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該篇是戰國末期秦國兩位國相范睢和蔡澤的合傳。范睢和蔡澤同是辯士出身,在任秦相之前都...
作品原文 作品譯文 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作品修訂 -
范睢至秦
范睢至秦,戰國時期散文,出自《戰國策·秦策三》。
簡介 原文 譯文 評析 相關人物 -
范雎蔡澤列傳
《范雎蔡澤列傳》,《史記》列傳之一,講訴了歷史上先後在秦國為相的范雎、蔡澤二人的歷史故事。范雎是魏國人,蔡澤是燕國人,此二人皆是能言善辯之士,但早期皆不...
作品原文 作品譯文 作品賞析 -
遠交近攻計
遠交近攻計最初作為外交和軍事的策略,是和遠方的國家結盟,而與相鄰的國家為敵。這樣做既可以防止鄰國時腋之變,又使敵國兩面受敵,無法與我方抗衡。范睢一計,滅...
概述 故事 -
張祿[戰國名相范雎化名]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軼事典故 名字考證 影視形象 -
《遠交近攻》
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范睢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 :范睢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這是范睢... 【古兵法原文】 《遠交近攻》 形禁勢格,利以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古兵法原文】 【原文今譯】 【出處原文】 【出處今譯】 【遠交近攻解釋】 -
范雎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秦國宰相,因封地在應城,所以又稱為“應侯”。 范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軼事典故 名字考證 影視形象 -
遠交近攻
最初作為外交和軍事的策略,是和遠方的國家結盟,而與相鄰的國家為敵。這樣做既可以防止鄰國時腋之變,又使敵國兩面受敵,無法與我方抗衡。范睢一計,滅六國,興秦...
原文-註解 計名由來 按語 典故 賞析 -
三十六計之遠交近攻
結交離得遠的國家而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是秦國用以併吞六國,統一全國的外交策略。遠交近攻的謀略,不只是軍事上的謀略,它實際上更多指總司令部甚至國家最高領導者...
計謀典故 原文與譯文 作品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