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蘭考沙土地長出的泡桐,具有不易變形、脫脂後透音性好的優點,被譽為‘會呼吸的木材’,製成樂器後能奏出天籟之音。
用泡桐製作樂器,從選材開始就特別講究:路邊的、村邊的泡桐不能用,怕它們在磕碰中有內傷,而且只能選用樹身中間的一段,時間最好是秋後。泡桐拉回家開板後需自然風乾,然後放到水池中浸泡,再經過烘乾後才能進入製作程式。
徐會爭拿起一件琴碼告訴我:“別看這個古琴上的小小配件,從上刨、打磨,到上漆、調音,前前後後需要經過40多道工序才能做成。”
產業
製作樂器,使村民們一方面成為“老闆”,另一方面成為懂“樂理”的人。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徐順海,10多年前不再當農民工,從外地回到家鄉製作樂器,逐漸從跑單幫、“撞市場”到利用大型展銷會訂貨實現規模化生產,企業從一個家庭作坊發展為擁有20多名員工的工廠,經歷了多方面的轉型。廠里的主導產品除古箏外,還有新開發的十二平均律轉調箏。這種新箏由於多了“fa”和“si”兩個基本音級,能比古箏表現出更豐富的音色,而且能彈奏很多西洋曲子,所以大大提高了附加值:一把古箏賣3000元,一把十二平均律轉調箏能賣到8000元。
范場村成長為一個樂器專業村,經歷了一個龍頭企業帶動、技術工人輻射的過程。徐會爭靠父親徐鳳山傳授手藝,而徐鳳山的手藝原來是在開封中原民族樂器有限公司學的。1988年創辦的開封中原民族樂器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員工260人,產品品種發展到10多個系列50多個品種,是國內民族樂器行業僅次於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的企業。這個“領頭羊”不僅發揮了示範效應,而且培養出像徐鳳山那樣的一大批技術工人和創業者。據范場村支書徐青軍介紹,2011年,范場村樂器產量達3萬餘台,銷售額達3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