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森林公園
朝陽觀小長城雲谷寺英山鐵凝墳英山森林公園
英山,位於永川區西面,系東北偏西南走向,因林木濃密陰森,故又名陰山。英山森林公園位於英山山脈中段,面積13.5平方公里,集松、竹、花、果、湖泊為一體,森林覆蓋率90%以上,是“東方梵谷”國畫家陳子莊的故鄉。森林公園內植被茂密,景色迷人,有朝陽觀碑碣、壁畫、禪室、小長城、朝陽砦、雲谷寺、鐵凝墳、蛤蟆石、石鑼、石獅、獅子墳、陳子莊故居等景點,其中朝陽觀碑碣、壁畫等極具考古價值。
朝陽觀
在永榮鎮子莊村的英山腰,有一處永川較為厚重的歷史文化遺存——朝陽觀碑碣、壁畫、禪室、小長城。在一片開闊的楠竹林里,靜靜的佇立著一幢非常古舊的竹木石結構的串架房,這就是朝陽觀。據當地人介紹,朝陽觀始建於貞觀年間(公元627年),是敬道家尊祖張三豐而造。起初規模不大,後經歷朝增修,建成正殿、上殿、下殿、偏殿等12間,氣勢恢宏。時至今日,朝陽觀只存正殿殘部。不過,從殘存的雕樑畫棟上,我們不難窺見其昔日的軒昂氣宇。
在朝陽觀,有在永川難得一見的壁畫和碑碣。在朝陽觀正面的上牆上,竹籬糊粉間,繪有“千里走單騎”、“三英戰呂布”等壁畫。壁畫繪製工藝考究:設色高寡素雅,單線窮意,頗有道風;人物造型生動。橫刀立馬,栩栩如生;場景渲染有度,山石林間,八面來風。
而更為罕見的還有觀前的碑碣。在朝陽觀正面的開闊地上,聳立著三塊高大的石碑。石碑高約2米,寬約1.5米,為清鹹豐、光緒年間所立。碑上刻有修建朝陽觀、朝陽砦的碑記。石碑文字較多,保存較為完好。碑文書寫清秀,筆力剛勁,有柳、趙遺風。
在朝陽觀的右側,有一處造型別致的石室。石室頂為塔形,高近2米。塔下是以石門,有兩扇精美的雕花石質門扇,門扇可推開,人可躬身進入。石室有一人高,為正方形,面積約2平方米。當地人管石室叫禪洞,說是禪師打坐的地方。
小長城
與朝陽觀密不可分的朝陽砦,可謂是朝陽觀最為宏大的遺存了。朝陽砦為清時人們為躲避戰亂而建造的防禦性工事。據當地村民介紹,明末清初戰亂四起,人們為躲避戰亂,紛紛移居朝陽觀。不久,朝陽觀的住戶就達300餘戶。為防賊寇侵犯,住戶們共同出錢出力,在朝陽觀四周建造砦牆。後為防匪患,在清鹹豐、光緒年間人們又對砦牆進行了多次培修。朝陽砦占地近300畝,砦牆以條石砌成,勢如長龍,設東太門、西安門、清泰門砦門三道。砦牆高約4米,長約3公里,雄踞七個半山峰,被譽為“小長城”。
雲谷寺
子啊永榮鎮雲谷村,佇立著幾根高大的石柱——雲谷寺石柱。從19世紀到21世紀,它們跨越了3個世紀200多年,見證了清朝、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變遷。
據當地老人們介紹,雲谷寺坐落在英山尾部的龍居山上,正對面是獅子山。雲谷寺原有上中下12殿,建築面積千餘平方米,鼎盛時期節日香客多大千人。該寺在“破四舊”和“文革”時被毀。從雲谷寺中殿前的《重修雲谷寺碑記》上可以得知,雲谷寺始建於唐朝,現存遺址,為清嘉慶丙寅年(1806年)重修之作,距今有200年歷史了。如今,雲谷寺的下殿已成為民房,中殿為村民們簡單修繕供有菩薩,上殿聳立著6根巨型石柱。石柱為圓柱,整石鑿成,風別立於雕花柱基上。柱高6.5米,柱圍2.3米前、中、後成對排列。柱上鑿有匾聯,陰刻行書遒勁,字跡清晰。其中一聯甚為奇妙。上聯:龍形疊疊,禪居現端耀山前;下聯:雲色重重,幽谷呈祥榮寺里。此聯妙就妙在上下兩聯風別將地名“龍居山”和寺名“雲谷寺”藏於聯中,景名兼寫,相映成趣。還有一聯也頗有意味。上聯:珠火為眉,應識天龍成一指;下聯:青蓮作眼,憑聽獅吼已三空。“珠火、”“青蓮”皆為佛家用語,意指佛光普照、我佛聖潔。站在這歷經200年風霜雪雨的石柱下,品聯悟禪,流連忘返。龍居山“天龍成一指”,雲谷寺“獅吼已三空”,一種莫名的滄桑感油然而生。
英山鐵凝墳
在陰山的景點中,有出叫鐵凝墳的景點一指鮮有人知。鐵凝墳位於陰山林場龍形山,永榮鎮雲谷寺與紅爐鎮龍井口村交界公路邊。據傳,春秋戰國時間有個善卜筮占卦的人叫龜卜公,在為別人堪輿選地時發現了陰山山脈龍形山竟然有處龍脈寶地,於是留作自用。龜卜公葬於此後,附近天窩泉洞乾涸,鬼大田冒腥水,永川、瀘州、榮昌、江津等地雞不鳴狗不叫,就連遠在重慶的巴王也恍惚聽到了刀劍搏擊聲。巴王請來了巫蓬天師算出此乃有人將造反之凶兆,於是命巴蔓子將軍隨巫蓬天師去龍形山除禍端。巫蓬天師先是找準龍脊七寸挖斷龍脈,但異常現象仍未消除;又命挖墳毀屍,仍不見效;最後在墳上挖出深洞,凝似鐵水,周圍一切才得以恢復正常。如今鐵凝墳拜台早已在幾年前被平為公路,墳不但變得扁平,而且上面長著亂草和樹木,若不是村民指點,誰也認不出那竟然是一座墳,而且是老百姓口中津津樂道的鐵凝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