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病株由根頸和莖上的腋芽長出大量短而細弱的枝條,數目多達幾百至 3000個,密密地交織在一起。小葉變圓,皺縮,邊緣褪綠,小的肉質莖呈淡綠色,使矮化的全株呈現黃色。一些感病植株小花變為綠色。 春、秋季節氣溫低時,症狀逐漸消失,夏季高溫伴隨著乾旱氣候,症狀又重新出現。病株在1-3年內死亡。
病原特徵
類菌質體(mycoplasma-like organisms,簡稱MLO)。在叢枝症狀的苜蓿植保韌皮部發現許多類菌質體,但它的致病性未能按柯赫 Koch 法則予以證實。感病組織的超薄切片在電子顯微鏡中,可看到韌皮部篩管內的球形類菌質體。除紫花苜蓿外,還侵染天藍苜蓿、南苜蓿、鐮英苜蓿、白花草木樨、紅三葉、白三葉、地三葉、百脈根、紫雲英、摩頓黃芪(Astragalus mortoni)、鐮莢黃芪(Astragalus falcatus)、冠狀岩黃芪(Hedysarum coronarlum)和乳白花闊葉山黧豆(Lathyrus lactifolurus)等。也侵染若干非豆科植物。病原藉助葉蟬Scaphytopius dudius和菸草葉蟬(Orosius argentatus Evans),在澳大利亞特別是後者,在苜蓿和其他豆科植物間傳播。非豆科植物可由菟絲子(Cuscuta spp.)傳播。
分布與危害
此病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由葉蟬傳播的病毒病,現已查明其病原是一種類似菌原體的微生物。這種病害發生於美國西部、澳大利亞、加拿大、前蘇聯及我國新疆等地。在其他半乾旱地區也均有發生。在美國和加拿大除局部突然爆發外,此病無經濟重要性。但在澳大利亞分布廣泛,特別在較乾旱的新南威爾斯和昆士蘭地區,發病率可高達60%-70%,鮮草產量下降37.4%,種子幾乎絕收。我國新疆天山腳下發病也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