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世奎先生,(1911-1984),字品一,河北遵化人,是唐山著名的陶瓷藝術家,他以精堪的陶瓷彩繪技藝而聞名於大江南北,並享有“江北品一”的美譽。
苗世奎先生的一生頗有傳奇色彩。他幼年喪母,讀過私塾,後隨父種田。十七歲開始,他曾在鮮貨莊、飯店、商店、紗廠、奶廠當過徒工、幫工和司帳。苗世奎自幼酷愛書畫藝術,早年習作國畫,見長於古裝仕女,花卉禽蟲等等。他臨摹李嘉境的“羊”,徐悲鴻的“馬”,可以假亂真。他的贈給內弟的一幅習作,在廣州有人願出高價購買。他的書法以行書為主,其真、草、隸、篆無所不能。據傳他為練寫好一個“飛”字,曾一次寫過300遍,足見其勤學苦練的精神。
1937年起,苗世奎開始從事陶瓷彩繪藝術創作,他師從於豐潤書畫名家金子蘭、陶瓷畫師袁有義,使他的繪畫技藝進一步得到提高。
抗戰時期,苗世奎還曾做過我黨地下聯絡員。1943至1947年,苗世奎在同春彩瓷社任經理。1948年唐山解放後,苗世奎先後在振義瓷廠、永立瓷廠和裕豐瓷廠(後來的唐山第五瓷廠)從事陶瓷彩繪藝術工作。
解放後,苗世奎所創作的陶瓷彩繪藝術,屬新彩中的金派畫法,既將國畫移植到瓷面上。其虛實結合、形神兼備,色彩鮮明艷麗,保持著中國畫的特色。他的代表作有:洛神、昭君出塞、西施浣紗、金雞報曉,以及紅樓、西廂人物等。他的作品曾多次展出,獲得各界人士的好評。
1958年,苗世奎獲評工程師職稱。在裕豐瓷廠陶瓷彩繪裝飾藝術創新過程中,老藝人周興武與苗世奎、張永臣等人根據玻璃電刻原理,利用氫氟酸腐蝕釉面,研製成功了雕金加彩的陶瓷裝飾新工藝,成為我國陶瓷美術的一大發明。
苗世奎先生一生多才多藝,他不僅是一位技藝超群的陶瓷藝術家,還是一位武術家、美食家,並且精通醫術。他習武練功,使槍弄捧,廣收門徒,用以強身健體。他喜歡烹飪,好美食,但生活儉樸,日常粗布大衣,不善修飾。他對治療眼科、婦科疾病頗有經驗,治癒者不乏其人。
苗世奎先生性格豪放,為人坦率,真言不諱,具有民族藝術家的風範。他對徒弟,對子女要求嚴格,常教育他們要以艱苦為榮,以勤學樂。1970年退休後,苗世奎先生依然筆耕不輟,經常創作一些陶瓷藝術作品,並為《河北陶瓷》雜誌撰寫稿件。
苗世奎先生晚年創作的陶瓷藝術作品被收藏家們視為珍品。苗世奎先生一生的傳奇經歷,被載入1978年編寫的《唐山第五瓷廠科技志》中。
唐山陶瓷文化名人、民間收藏家黃志強珍藏一件唐山著名陶瓷藝術家苗世奎先生1975年創作的藝術畫盤,直徑25.5厘米,保存完好。這件畫盤題材是古裝仕女,取材於名著《紅樓夢》第27回中“寶釵撲蝶”的情景。畫面中央薜寶釵一手拎著花藍,一手拿著摺扇亭亭玉立,面前有兩隻碩大的蝴蝶翩翩起舞;畫面上綠草瑩瑩,青竹翠綠,鮮花盛開,山石欄桿相映成趣;盤沿邊飾是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纏枝紋。畫盤上有手書的“寶釵撲蝶”的題字和“一九七五年元月世奎畫”的字樣,還有一個手繪的“苗”字紅色印章款。
這個畫盤是苗世奎先生64歲時創作的藝術珍品,是集苗世奎先生陶瓷彩繪技藝之大成的代表作。精美的構圖,細緻入微的畫工為我們展現出一幅不可多得的在瓷器上繪畫的古代仕女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