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戴表元詩作]

苕溪[戴表元詩作]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苕溪》是元初詩人戴表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聯點明時間和地點,六月的苕溪就像若耶溪一樣的美麗;頷聯和頸聯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苕溪一帶清新雋秀的自然景物;尾聯兩句則是感慨“不厭桑麻”,抒發了詩人厭惡世俗、熱愛自然的情趣。全詩語言清新質樸,意境清遠壯闊,極具魅力。

作品原文

苕溪

六月苕溪路 ,人言似若耶 。

漁罾掛棕樹 ,酒舫出荷花 。

碧水千塍共 ,青山一道斜。

人間無限事,不厭是桑麻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苕(tiáo)溪:一名苕水,源出浙江天目山,流入太湖。

2.若耶:在今浙江省紹興市若耶山下。相傳為春秋時美女西施浣紗處,又名浣紗溪。

3.漁罾(zēng):一種魚網。

4.酒舫(fǎng):載酒的船,舫,有艙室的船。

5.塍(chéng):田埂,田間的界路。共(gǒng):通拱,拱衛、環繞。

6.桑麻:泛指農事活動。

白話譯文

六月份的苕溪,人家說就像若耶溪一樣。

漁網掛在棕樹上晾曬,裝酒的船從荷花中駛出。

綠水環繞著千百條田埂,旁邊青山斜立。

人世間無盡的事情,不會厭煩的是恬靜的農家生活。

創作背景

戴表元是宋末元初詩人,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銳、統治腐敗的時代。對這個時代的官場他深感厭倦,故而晚年以疾病為由辭去信州教授之職,隱居終身。此詩就是詩人歸隱鄉里後寫的一首小詩。詩人在一個夏季,欣賞著苕溪一帶清新雋秀的自然景物,有感而發作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移情於物是詩人慣用的展示內心世界、表達對人生的思考和發現的一種抒情方式。詩的首句“六月苕溪路,人言似若邪”,把自己對和平安逸生活的追求和嚮往之情寄托在苕溪的山水之間,也表明了對苕溪的愛,因為苕溪的風光是詩人追求的風光,苕溪的生活是詩人嚮往的生活。若邪溪給人的印象是美好的,相傳春秋時美女西施曾在此浣紗。詩人把美麗的傳說用在對苕溪風景的描寫中,可見其對苕溪的愛慕之情。詩人雖然是“人言”苕溪“似若耶”,但也可理解為這主要是詩人自己的感覺和意願。緊接著詩人講述了他熱愛苕溪的理由,即描寫了他所認為美的自然景象。詩的第二、三句對這些自然景物作了具體生動的描寫,其中寫了掛曬在棕樹上的漁網,寫了出沒於荷花間的“酒舫”,寫了環繞著溪水的田野和長滿桑麻的青山。描寫有靜有動,亦遠亦近,廖廖幾筆,把夏日苕溪留給詩人最深、最美的景象展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窮的回味。

詩人歸隱後,長年生活於鄉間,那些漁網、酒舫、田埂和青山格外熟悉,對它們有著深沉的情感。這裡的景物原本是極為平常自然的,在這首詩中卻似乎成了超自然的現象。這些現象是由詩人心中經過,帶著詩人的情感活躍在詩行間的,它們已不再屬於自然而是屬於詩的和詩人自己的。詩人在描寫苕溪這些景象的同時又創造了它們,展開了新的意蘊,使其顯示出特徵。能夠引人人勝,從而具有更高的價值。其價值體現在詩人用自己的心向他所採用的材料的擁抱,詩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獲得最愉快的交流。

此詩所表現出的情感就是作者的愛——對自然景物的愛。同樣,詩人之所以對它們懷有愛慕之情,就因為這些特殊的自然景物能體現出自己的心境。“漁罾掛棕樹,酒舫出荷花”,一動一靜繪畫出安逸、別具情趣的生活。“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所體現的環境是詩人認為最美好、最令人歡愉的環境,字裡行間滲透著詩人對苕溪山水田園的愛。讀這首詩,仿佛看到沐浴在斜暉里的“酒舫”在荷花間遊蕩,詩人坐在船頭,一邊飲酒一邊觀賞著出水的芙蓉、漂浮的苕花。這種情致與陶淵明那種“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似乎一樣悠然自得、樂在其中。詩人滿足於這種幸福、安逸的田園生活,尾句“人間無限事,不厭是桑麻”,正充分表明了詩人厭惡世俗、熱愛自然的情趣。

這首詩樸實素雅,情感真摯,具有鮮明的風格,作者在表現淳樸的自然生活情趣和描寫優美恬靜的田園景象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也多少流露出樂天知命、消極避世的思想。

名家點評

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孫朝成:這首詩寫得優美流暢,如畫在眼。尤以“人間無限事,不厭是桑麻”句最讓人品味,寫出了農耕時代的價值觀。 (《《中國傳統詩詞摘珍解妙》》)

作者簡介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詩人。字帥初,一字曾伯,慶元奉化(今屬浙江)人。宋度宗鹹淳年間進士。教授建寧府,後遷臨安教授,未就。元初,隱遁故里。成宗大德八年任信州教授,調婺州,未赴。又以修撰博士薦,終未出。戴詩崇尚平淡自然,著作有《剡源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