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育16號

花育16號

花育16號,普通型大花生品種,生育期13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40cm左右,分校數8.3條左右,葉色較綠,結果較集中,百果重216g左右,百仁重l00g左右,出米率73%左右,抗旱耐澇性強,較抗根莖腐病和病毒病,適應性廣。

基本信息

品種來源

由山東省花生研究所育成,1999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品種特性

l998年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取樣測試,花育16號油分和蛋白質含量比同輪參試品種95-3(定名為花有17號)分別高2.8和0.76個百分點,比對照種魯花11號分別高0.5和0.87個百分點。1999年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濟南)測試,花育16號含硒0.086mg/kg,百克果仁含維生素C 7.38mg,含維生素B114.84mg/kg,均居同期測試7個品種首位。

產量表現

1996-l997年山東省花生新品種春播區域試驗兩年19點次平均莢果和籽仁產量分別比魯花11號增產11.36%和14.15%,居9個花生參試新品種首位。l997-l998年參加河北省花生區域試驗,平均籽仁產量比對照冀油8號增產16.5l%,居首位,1998年河北生產試驗,平均籽仁產量比對照冀油8號增產12.09%。1998年安徽省試驗,花育16號莢果比對照魯花9號增產14.3%。1998年在山東萊西、海陽等地創小面積每666.7m2 600kg以上高產記錄。1999年青島市科委對萊西農業局承擔的“花生新品種繁育及高產栽培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驗收結果,花育16號平均666.7m2產莢果505.1kg,其中6X666.7m2高產攻關田平均666.7m2 產莢果 635.95kg。

栽培要點

(1)土壤以沙壤土為宜,土質黏重的地塊早春可以壓沙,以提高結實層的通透性。

(2)以有機肥為主,其他肥料為輔。一般情況下,畝施優質圈肥3 000千克,尿素15千克,標準過磷酸鈣45千克,草木灰120千克;在有機肥不充足的情況下,也可以畝施氮、磷、鉀複合肥30~50千克。

(3)播期。春播前5天,5厘米日均地溫≥15℃為播種適期,"五一"後播種較好,不宜過早,覆膜的播期可提前10~15天。麥套和夏播依當地常規品種播期進行。覆膜更能發揮其潛力大的特點。

(4)合理密植。一般田春播每畝10 000穴,夏播每畝12 000穴;高產田,春播每畝12 000穴,每穴2粒。春播露地栽培以單行壟種為宜,壟距40厘米,穴距16.5厘米;覆膜栽培以雙行壟播為宜,大壟距85厘米,壟高5~7厘米,壟溝30厘米,壟頂面寬55厘米,種兩行花生,壟面上小行距30厘米左右,穴距15~18厘米。注意中耕除草,防病防蟲。

適宜地區

山東省全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