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花橋鎮位於安徽省蕪湖東北部。轄1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沿山村,距縣城12千米。黃池村距縣城16千米。灣(沚)花(橋)公路、楊(泗)黃(池)公路過境。
沿革
1952年為東斗鄉、花橋鄉。1956年合併為新連鄉。1958年改先進公社,1961年析建黃池公社。1971年由宣城縣劃歸蕪湖縣。1984年改花橋鄉、黃池鄉。1996年,花橋鄉面積44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復興、永林、茶林、五四、花橋、紅光、沿山、東門8個行政村;黃池鄉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2.2萬人,轄隆興、城西、城東、北洋、老觀、廟音、成村、永興、查定、馬塘、安保、鎮紹12個行政村。2003年,原花橋鎮、橫崗鎮合併為花橋鎮。
2010年代碼
340221105:~001 123橫崗居委會~200 220城東村~201 220黃池村~202 122永興村~203 220廟音村~204 220九十殿村~205 220隆興村~206 220老觀村~207 220成村村~208 220東門村~209 122紅光村~210 121沿山村~211 122花橋村~212 220五四村~213 220復興村
歷史
花橋鎮歷史悠久,據志書記載,距原橫崗鎮政府置北3.5公里的楚王城,乃是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大敗越國後,與吳國對峙所建。東門渡(古稱符里鎮、焦村市)三國時建鎮,至今1700年歷史,是蕪湖、宣城四鎮交界,輻射十萬人口的集貿中心。自宋朝以來,商賈雲集、人景薈萃,古有“東門八景”,1985年9月5日,東門渡古窯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莉英女士、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李之宴先生等國家級專家、學者前來考察,並有日本、新加坡等國際友人來此考古,給予高度的評價。建於唐朝的敏靈觀(又名九十殿)是皖南地區重要的道教活動場所之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的梵音庵、春秋時的九女墩,以及梅九鼎和冠墓、妙因寺,大石碑、千佛寺等古代遺蹟,無不閃耀著花橋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無不迴蕩著花橋歷史前進的腳步聲!
2003年12月10日,“撤鄉並鎮”時,撤銷了花橋鎮和橫崗鎮,設立了新花橋鎮,保持原兩鎮的面積、人口不變,鎮政府駐地朱橋集鎮新區,交通、通訊十分便捷,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距縣城灣沚11.5公里,距合杭高速入口處9公里。
地理
花橋鎮地勢中間高,兩頭低。地形分為崗丘、水田。水陽江、裘公河、趙家河繞境而過,沿河是沖積型平原圩區,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梅天易澇,伏天易旱。崗丘荒山宜植樹造林、熟地宜旱季作物,水田宜糧油棉農作物,沿河灘涂適宜畜禽放牧,山塘內河適宜水生動物的養殖,境內黃土資源豐富,是燒制優質紅磚的上佳原料。
農業
花橋鎮物產量多樣化,是糧、棉、油和其它經濟作物的綜合農業區。傳統的農作物有稻、麥、油菜、棉花、山芋、茶葉和瓜果蔬菜、近年來,中藥材、菸草、元胡普遍種植。畜牧業主要以養豬為主,牛、家禽養殖較為普遍。水產資源和水生植物較為豐富。
遺址遺蹟
1、楚王城城址。年代是戰國至西漢,坐落在花橋鎮黃池村山頭自然村和城東村隆莊自然村。縣文物保護單位。古城依山構築。東西長380米,南北寬310米,城牆高8.5米,牆基厚18米,牆面寬約3-5米,夯力明顯,內涵豐富。現留東、南、西、北四個缺口。光緒《宣城縣誌》載:“楚王城,(宣城)一百一十里,…兵興時嘗扼隘於此,舊雲吳楚相距,因山創城,形勢逶迤,門闕儼然;又雲楚王英築。”1978年北大教授候仁之考察認為:“楚王城是西漢蕪湖縣城,亦即古鳩茲所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察認為“楚王城建於戰國—西漢時期一座古城,早在築城之前的商周時期已有人居住,六朝時期繼續沿用,舊城以後逐步廢棄。”
出土文物:石斧、陶鼎足、陶毀、印紋硬陶片、蟻鼻錢、陶水管、陶豆、繩文陶片、簡瓦殘片、五銖錢、瓷器(六朝花甁)等。1971年,附近曾出土過三柄青銅劍。
2、九十殿。坐落在花橋鎮九十殿村九十殿自然村,鄰楊黃公路。縣文物保護單位。
九十殿為一群古建築,古稱敏靈觀。包括有前殿、後殿(又稱娘娘殿)、中殿、偏殿(又稱火光殿、火帝殿),總面積708平方米。前殿三開間,雙步梁架、座斗、雀替、廊梁均完好,法月仍見。後殿三開間,梁枋完好,板瓦依舊,樑上繪有葫蘆紋樣。偏殿二開間,戲樓三間開,前殿與戲樓的樑上原刻有歷史人物、花鳥草蟲等圖案木雕(大部分毀於“掃四舊”時期)。殿內現存乾隆至光緒碑刻9塊,殿外散見清代和民碑刻3塊。按碑文所勒時間先後,計有(1)乾隆年間碑3塊:乾隆廿五年(1760)《重裝聖像修理戲樓碑記》,乾隆癸未年(1763)《口山碑記》,乾隆乙酉年(1765)《永遠碑記—增修道院並置祀岡碑記》。(2)嘉慶年間碑2塊:嘉慶十年(1805)《修復九十殿敏靈觀碑記》,嘉慶廿一年(1816)《捐輸碑復捐檢修碑記》。(3)道光年間碑2塊,道光四年(1824)《燈油碑記》,道光廿六年(1846)《敏靈觀復修檢修碑記》。(4)光緒至民國年間碑4塊:光緒十三年(1887)《丁美全捐田碑記》,光緒十六年(1890)《重建大帝殿碑記》,光緒三十二年(1906)《燈油會碑記》,民國巳未年(1919)《南正會碑記》。乾隆癸未其中道光二十六年《敏靈觀復捐檢修碑》載:九十殿建於南唐,歷千百餘年而祀享不忒,廟貌維新。碑文中均介紹九十殿供奉祠山大帝張渤,渤乃西漢時武陵龍陽人,欲自長興別溪鑿河運至廣德,以通舟楫,功告之,渤遁至橫山人立祠祀之,“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禱焉”。
3、九女墩墓。坐落在花橋鎮城東村,東北距丁院自然村200米,西北距楚王城400米。時代為南北朝,縣文物保護單位。土堆高6米,面積670平方米,形若饅頭。地表暴露有印紋陶片,繩紋陶片,六朝青瓷片等到。光緒《宣城縣誌》載:“九女墩。楚王城側,昔有九女遭水難,其屍抱結逆流而上,至此止焉,里人墓之”。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認為,九女墩或是周瑜之墓。
4、妙因寺石獅。坐落在花橋鎮廟音村黃村自然村內,西鄰楊黃公路。時代為明代。
系古妙因寺前石獅,呈蹲立關,身長110厘米,頭圍39厘米整個高85厘米。下有方座,長80厘米,寬47厘米,高20厘米。光緒《宣城縣誌》載:“妙因教寺,〈宣城〉城北一百里,宋嘉泰中建,明洪武正統迭修理,一萬曆甲辰僧德悅增置寮舍。”寺被日本鬼子燒毀,寺基面積為4800平方米。
5、望馬墩遺址。坐落在花橋鎮廟音村,為一獨立的圓形土丘,高約20米,底邊周長約600米,面積10000平方米。1985年,文物普查時,在地表發現有鼎足、寬沿盆、陶簋殘片等遺物,同時發現飾硬陶片。據標本監別為商周遺址。
6、東門渡古宣州窯址。位於花橋鎮東門渡村(東門渡古稱符里鎮),離蕪湖縣城20公里。窯址分布在營盤山、康王山、蛤蟆地、窯頭山、竹園等六處,均為低矮大丘。海拔高度勻不足15米。窯址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5公里,有陶瓷片堆集面近20萬平方米,堆積層勻均達幾米,康王山堆積層厚達10米以上,燒造的陶瓷器品種有小罐、雙系罐、四系罐、短圓流和細長流執壺、小盞、碾槽、砂胎大缸、缽、盆以及獅子、龍頭、虎頭、小狗等小動物造型和砂胎匣缽、支柱、墊圈等窯具。壺罐類多飾瓦紋。釉色多樣,色澤不純,有青黃、青灰、黃、黑、醬紫諸色,且普遍有流掛現象。胎質有鐵紅硬胎和砂胎,製作不甚精微。其中雙系和四系罐為北宋習見之物,執壺大都屬宋代,其中少量執壺及醬釉缽屬晚唐五代時期,未見南宋及更晚時期的堆積物,是唐末至北宋時期的窯址。1989年12月以後,發現10餘件有“宣州官窯”印記的四系罐殘件,並發現有20餘件帶字窯具,字多為吉祥語和窯工姓氏。如佛家平口中、費升、高、韋、姚七、喻、章、黃、西包、惠記等。經考古專家初步研究確定,該窯址即宣州窯址,是宋代官府組織生產盛酒瓷罐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