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土地革命時期,周逸群、賀龍、鄧中夏、崔琪、段德昌等同志為了創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曾在分鹽、剅口、周老咀、瞿家灣、新溝咀等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建立了不

1985年9月,時任軍委副主席的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了“青史永垂”和“花子橋紅軍烈士陵園”園名。主碑高12.8米,陵園總面積4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25平方米,主碑下有8級台階。1986年12月4日,監利縣委、縣政府為緬懷先烈、繼承遺志,在陵園內立碑,現在周圍蒼松翠柏蔥蔥鬱郁,大小墓碑屹然挺立。
花子橋紅軍烈士陵園是據史載,清朝末年,易台村稱作西荊河。這裡人口稠密,民眾來往較多,無錢修橋。有年春天,一名姓李的叫花子行乞到此,看到西荊河兩岸百姓過河不方便,於是傾其解囊捐款修了座橋,但後人不知其名,為了紀念他,百姓們故稱為花子橋。
土地革命時期,周逸群、賀龍、鄧中夏、崔琪、段德昌等同志為了創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曾在分鹽、剅口、周老咀、瞿家灣、新溝咀等地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建立了不
第一章 歷史悠久 英才輩出 江西省興國縣,位於贛州市東北部,總人口77萬(2008年統計數字)。這裡是客家人的家園,著名的“山歌之鄉”;更是聞名全國的“紅軍縣”、“烈士縣”、“模範縣”、“將軍縣”。豐富的資源...
第一章 歷史悠久 英才輩出 第二章 崢嶸歲月 光耀千秋 第三章 山川秀美 物華天寶9日,日軍陷涇縣城,第六專區行政公署遷駐榔橋;涇縣政府遷駐黃村。當日克涇...)人民政府。全縣為35個鄉、1個鎮。 1987年撤區(委),改茂林、榔橋、陳...併入城關鎮;古壩鄉與潘村鄉合併,改建晏公鎮;丁橋鄉改為丁家橋鎮;章渡鄉改為...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直荀烈士紀念園”,在分鹽花子橋掩埋紅七師政委魯易等紅軍將士的墓地修建了“花子橋烈士陵園”,在新溝鎮修建了“新溝嘴大捷紀念碑”。周老嘴革命紀念館...併入周溝社區;新橋村併入周老社區.飛虎隊村(原羅家、七台、長河村),中嶺...
基本簡介 革命舊址 中國紅色旅遊區 經濟發展 特色農業柳直荀烈士殉難處修建了“柳直荀烈士紀念園”,在分鹽花子橋掩埋紅七師政委魯易等紅軍將士的墓地修建了“花子橋烈士陵園”,在新溝鎮修建了“新溝嘴大捷...。據統計,當時有45萬英雄的監利兒女參軍參戰,這裡長眠有15萬紅軍將士和...
建制沿革 永昌武當山 據境內發掘的石犁和鴛鴦池、毛卜喇、水磨關、二壩、九壩、亂墩子灘、九個井等20多處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和大量...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基本概況 分鹽鎮古建築分鹽西靠監仙公路,南臨四湖總乾,西南距縣城36公里。 分鹽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這裡曾是洪湖革命根據地中心之一,至今還有1300名紅軍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花子橋紅軍烈士陵園”。改革開放以來,該鎮...
基本概況 沿革 名稱由來 川鹽濟楚 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