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克效應

芬克效應(英語:Fink effect)氧化亞氮氣體又稱笑氣,現用作外科和牙科的麻醉劑。麻醉結束後,大量氧化亞氮從病人體內擴散到他的肺泡比其它氣體由肺泡擴散出來的速度快,這樣,可使肺泡內氧氣的濃度降低而可能引起缺氧,這種效應稱為芬克效應。又稱“擴散缺氧”效應。伯納德·雷蒙·芬克於1955年首次提出解析這種效應。 當病人出現這種效應時,病房內必須補充氧氣,以防病人缺氧。

簡介

芬克效應(英語:Fink effect)氧化亞氮氣體又稱笑氣,現用作外科和牙科的麻醉劑。麻醉結束後,大量氧化亞氮從病人體內擴散到他的肺泡比其它氣體由肺泡擴散出來的速度快,這樣,可使肺泡內氧氣的濃度降低而可能引起缺氧,這種效應稱為芬克效應。又稱“擴散缺氧”效應。伯納德·雷蒙·芬克於1955年首次提出解析這種效應。

當病人出現這種效應時,病房內必須補充氧氣,以防病人缺氧。

一氧化二氮

一氧化二氮氧化亞氮(英語: Nitrous oxide),無色有甜味氣體,又稱 笑氣,是一種氧化劑,化學式NO,在一定條件下能支持燃燒,但在室溫下穩定,有輕微麻醉作用,其麻醉作用於1799年由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發現。該氣體早期被用於牙科手術的麻醉,現用在外科手術和牙科。“笑氣”的名稱是由於吸入它會感到欣快,並能致人發笑。一氧化二氮能溶於水、乙醇、乙醚及濃硫酸,但不與水反應。它也可以用來作為火箭和賽車的氧化劑,以及增加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一氧化二氮是強溫室氣體。現笑氣被用在很多娛樂場所。

一氧化二氮最早是在1772年由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合成,他將之稱為“燃素的亞硝酸氣”。普利斯特里將這一發現寫進了他的書《不同類型氣體的實驗與觀察》(1775年),在書中他描述了通過加熱鐵屑和硝酸的混合物來製備這種氣體。

18世紀90年代,漢弗萊·戴維和他的朋友,包括詩人柯爾律治和羅伯特·騷塞試驗了這種氣體。他們發現一氧化二氮能使病人喪失痛覺,而且吸入後仍然可以保持意識,不會神志不清(現代研究表明吸入過量一氧化二氮會使人後會神智不清)。

1844年12月11日,一氧化二氮首次被當作麻醉劑在醫學治療中使用,牙醫霍勒斯·威爾斯在拔牙過程中使用一氧化二氮減輕病人疼痛。

安全性

人可能因為在吸入笑氣時氧氣過少而引起突然的窒息。暴露於笑氣中會短時間導致智力,視聽能力,手的靈活度降低。長期接觸可引起維生素B群缺乏症,肌肉麻痹等。

一氧化二氮的主要安全隱患在於,它是一種有分解性的麻醉劑,而且通常以加壓液化的形式儲存。在正常儲存時,它是很穩定的,使用起來也很安全。但是如果錯誤地使用,它會很容易分解而且很有可能爆炸。液態的一氧化二氮是有機物的良好溶劑,不過用它製成溶液有可能會生成一些對外界刺激敏感的爆炸性物質。一部分火箭事故由於一氧化二氮被燃料污染而發生,少量的一氧化二氮和燃料的混合物發生爆炸,隨即引起剩餘一氧化二氮的爆炸性分解。

經常吸入一氧化二氮,被證明會產生神經毒性,損害腦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