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此畫描繪的是江南春月的江岸小景,池塘彼岸,畫面的下部,描繪一隻美麗的家鵝,昂首望前,欲作撲水狀,似在邊走邊叫。畫面右上方露出湖石一角,點綴出特定的環境,即花園某一角,湖石奇特,玲瓏剔透。兩枝芙蓉花由畫面右下方斜出,一枝直伸向左上角,偃仰婆娑,在春風吹拂下搖曳,似在歡迎游鵝的來臨。上部湖石一角,掩映著數莖蘆草。
創作背景
明代花鳥畫繼承了宋代院畫傳統而又有所變化,多取其觀察入微、描寫精細,又能摒棄萎靡柔媚之處,擅長作大幅,構圖飽滿完整,動物饒有生意,常常把花鳥置於特定環境中,用工寫結合的手法使得細麗的花鳥與粗放的木石互為映襯,在富麗堂皇中不失渾樸端嚴。作者的用筆周密,其目的在“肖形”。自始至終,他保持著這種嚴謹的畫風,從這幅《芙蓉鵝圖》中可見一斑。
藝術鑑賞
構圖
在構圖上有向左方升騰之勢,與游鵝向左方奔跑相呼應。
技法
鵝用勾染法,先用淡墨勾勒出輪廓羽毛,淡墨渲染出花色,冠及喙、雙腿爪,以赭色、紅色畫,頸身羽翅均以水墨嘶,勾、染、點合用之,用筆圓潤流暢,墨色濃濕,使得鵝體肥胖,羽毛油亮,質感較強。
坡岸用破筆淡墨橫掃,待將乾未乾時點染雜草。再用淡墨,皴染土坡的同時將鵝體輪廓畫出,使游鵝有凸出畫面之感覺。蘆草和芙蓉,用純色或稍加淡墨點簇,重點勾幾片葉脈,採用先點後勾法畫成。太湖石以沒骨法渲染,用斷斷續續的重墨勾出輪廓,以示湖石的凹凸不平。整幅畫面,把寫意與寫實,沒骨與勾勒,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寫意中不失工細,工細中富有寫意。顯而易見,畫家善於運用不同技法刻畫各種物象,且能達到細緻入微,各盡其妙的程度,使觀者遠看有氣勢,近看有形質。此幅畫乍看是一角極平常的生活小景,經過畫家藝術處理,變得頗富意趣,使之呈現出一種異常清新明快的藝術效果。
名家點評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美蓉鵝圖》湖石與芙蓉即是典型的“沒骨”,漬染渲淡,墨痕累累;邊緣的鬱積或明或暗,大有“碰水法”“撞水法”的效果。幾片迎風搖曳的莢蓉葉,左顧右盼,婀娜生姿,亦見出“一筆畫”的節律之美,可以肯定,孫隆在畫時是怡然自得,極有揮灑之樂的。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教授毛建波:作者糅勾勒與沒骨、寫意與寫形於一體,運用多種技法刻畫不同物象,和諧統一。
作者簡介
孫隆(生卒年不詳),一作孫龍,字廷振,號都痴,毗陵(今江蘇武進)人。明宣德中曾為翰林待詔。善畫禽魚草蟲、花鳥蔬果。用“沒骨法”工寫結合,墨色參用,風格新穎,獨具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