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粑(厥粑)

芒粑(厥粑)

芒粑,又名蒙粑,厥粑,是西南地區的一種食物,以少數民族地區較為多見。例如貴州的少數民族地區,湖南湘西地區。那些地方都叫做厥粑,這個還上了《舌尖上的中國2---心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主要講的不是這個,而是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境內喊叫芒粑的那一種。

現在我們就來好好所說這個黎平人民喜歡吃的芒粑的前世今生。傳統的厥粑,現在還有人吃,是一種美食,不過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卻有很多人不知道這樣的美食。當然,曾經的黎平的那種芒粑也跟湖南湘西地區的芒粑是一致的。當然黎平也還有人做那種芒粑,不過吃的人少之又少。今天取代那種芒粑的是黎平平街休閒廣場旁邊賣的那種芒粑,吃的人很多,很受黎平人民的歡迎,在黎平如果你不知道芒粑,你就out了。

前世

上面說到,黎平傳統的芒粑也是跟湖南地區的一樣的,是用蕨菜根,搗碎,過濾其中的炸,得到粉末,曬乾,得到白色粉末,類似於洋芋澱粉的做法,舌尖2介紹的那種做法就是最古老的,最傳統,最原生態的做法。獲得的粉末再用開水沖熟即可食用。也可以沖熟以後待其涼以後,切成片來用油炸,再蘸以辣椒或者鹽巴,或者糖,味道很爽。黎平街上賣的就是那種芒粑,等下我會詳細的介紹。

1.

前世

上面說到,黎平傳統的芒粑也是跟湖南地區的一樣的,是用蕨菜根,搗碎,過濾其中的炸,得到粉末,曬乾,得到白色粉末,類似於洋芋澱粉的做法,舌尖2介紹的那種做法就是最古老的,最傳統,最原生態的做法。獲得的粉末再用開水沖熟即可食用。也可以沖熟以後待其涼以後,切成片來用油炸,再蘸以辣椒或者鹽巴,或者糖,味道很爽。黎平街上賣的就是那種芒粑,等下我會詳細的介紹。

說到這個芒粑,很多老人就不得不感慨,“現在克哪裡有正宗的芒粑喔,都是假的“,因為這個芒粑是老人們腦 海里深刻的回憶。1958--1962三年的困難時期,全國糧食緊張,老人們稱之為”餓飯“的年代。老人們回憶, 那時候糧食不夠吃,於是這個芒粑幫了大忙,幫助很多人度過了那個特殊的歲月,撿回了一條命。也許是歷 史的原因,老人們吃多了芒粑的緣故,覺得芒粑很難吃,還說”只有餓飯的年代人們才吃”,因此很多人似乎很 難理解老人們的情結。的確,沒有經過那樣的苦難,是很難想像的。然而今天的人們卻覺得這個芒粑是十足 的 美食,特別是 有了各種吃法以後,辣椒、糖、鹽巴(當年應該沒有也不會放這些作料)蘸著吃都很不 錯。不過 這種美食也很少有人吃到了,原因很簡單,做這樣的芒粑需要上山挖蕨菜,這個工作是很累的, 用老人們的話來說就是“現在還有哪個上山克給你挖芒喔”。

2.今生

正因為很少有人上山挖蕨菜,但是這個東西又有人吃,於是人們找到了它的替代品:用紅薯粉來做芒粑。但 是這個紅薯粉做出來的比較黑,而且風味跟真的芒粑相去甚遠。吃的人很少。1997年,一群畢節人來到了黎 平謀生,他們發現黎平人民對這個芒粑有著特彆強烈的情結,於是用另外一種神秘的澱粉和紅薯粉配上以後,

用烙鍋炸著賣,再加上秘制的辣椒麵,在市民中間大受歡迎。如今,又出了秘制的水辣椒,這種辣椒是用折 耳根和燒辣椒混合,加鹽巴味素花椒和各種作料,蘸著芒粑吃是另外一種滋味,綿而不軟,特別有勁道。但是 最近人們發現這些賣這個的人都沒有出來擺攤了,原來是城管不許擺攤,他們的生計估計要出問題。一種小吃 也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和名片,就像黎平的醃魚和切粉,會給外地人特殊的記憶。是宣傳本地區的利器。

今天,想到追溯黎平芒粑的歷史再觀現在,是有一點諷刺的味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