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本病的病原菌有兩種:
(1)立枯絲核菌Rhizotonia solani Kuhn。屬半知菌亞門。其有性態屬擔子菌亞門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
(2)齊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屬半知菌亞門,其有性態屬擔子菌亞門刺孔伏革菌Corticium rolfsii (Sacc.) Curzi.。
分布:海南、廣東、廣西、雲南均有發生
危害部位:本病主要發生在芒果的根部或莖基部。
形態特徵
立枯絲核菌的菌絲形狀像蜘蛛網,有隔膜,初期無色,後變為黃褐色,直徑7~14μm。菌絲呈直角分枝,分枝處稍細。菌核大小不一,大者如豌豆粒。齊整小核菌的菌絲為白色,直徑2~8μm,分枝不成直角。菌核初為白色,後變茶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徑0.5~3mm,表面光滑,有光澤。
侵染循環
本病的初侵染來源主要是存活於土壤中的病原菌的菌核。菌核可在土中存活多年。病原菌能侵染多種植物。病菌侵害芒果主要從傷口侵入。一般5~9月發病較重。
發病條件
連續種植芒果苗或其他寄主植物,病原菌大量積累,高溫多濕,排水不良,植苗過密,過苗受傷等均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反之,與非寄主作物輪作,排水良好,苗木種植密度適當,減少過苗受傷等則很少發病。
危害症狀
發病初期在病部出現褐色水漬狀病斑,病斑逐漸擴大,並使根部、莖基部變褐色,發黑腐爛。此時頂端葉片凋萎,全株自上而下青枯、死亡。病部常縊縮下陷,並在其上長出白色菌絲體,或形成網狀菌索,後期長出菌核。
防治方法
(1)選擇新荒地育苗,避免連作,最好採用高畦育苗,以利排水。
(2)合理密植,淋水不宜過多。苗圃要注意排水。
(3)連作地每公頃均勻撒施375千克石灰,並用70%五氯硝基苯45~60千克進行土壤消毒。
(4)定期噴灑或淋灌705甲基托布津500倍稀釋液,或40%多菌靈200倍稀釋液,或1%波爾多液。
(5)及時拔除並燒毀病株,病穴還要撒石灰或淋上述殺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