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艾晚的水仙球
作 者: 黃蓓佳 著
出 版 社: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5-1
開 本: 大32開
I S B N : 9787534651670
所屬分類: 圖書 >> 少兒 >> 兒童文學 >> 小說
定價:¥19.00
內容簡介
這是作者二0一0年全新創作的一部成長小說。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中國,就像一個似醒未醒的巨人,它身上有一種躁動不安的氣息,也有一種迷茫的、尋找中的不確定。八歲的艾晚就在這樣一個時代,在青陽小城一個普通的多子女的家庭中,靜悄悄地長大。
艾晚長大的故事,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很多孩子長大的故事。平凡的艾晚活得就像海螺盆里的水仙花,安靜,低調,給一點點清水就心滿意足,連開出來的花朵都是那種不張揚的芳香。她在這個家庭里學會的生活哲學不是別人教出來的,是她自己品味和揣摩出來的。她的童年辛苦而壓抑,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旦她長大,她有了一雙會飛的翅膀,一切的成長經驗都會成為她的財富,助她一鳴驚人,鵬程萬里。
作者簡介
黃蓓佳,江蘇如皋人,生於1955年。現為中國作協全園委員會委員、江蘇作協副主席、江蘇作協創作室主任。 從1973年發表處女作《補號》起,至今發表長、中、短篇小說,散文隨筆,兒童文學,影視劇本五百餘萬字。 主要兒童文學作品包括長篇《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飛了》、《漂來的狗兒》、《親親我的媽媽》、《遙遠的風鈴》、《獵人海力布》、《平安夜》,中短篇小說集《小船,小船》、《遙遠的地方有一片海》、《蘆花飄飛的時候》及《中國童話》等。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優秀兒童文學圖書獎,冰心兒水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及部省級文學獎數十種。根據這些作品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戲劇獲得國際電視節“金匣子”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等等。有多部作品在國外翻譯出版。
目錄
一、一九八一年的冬天
二、爸爸帶回來三顆水仙球
三、水仙球引發的混亂
四、艾早騎車撞了陌生人
五、寒假中的學習小組
六、夜晚的秘密
七、迴廊上讀書的男人
八、艾好在文化館小試身手
九、陳清風的筆下誕生了“天才”
十、不翼而飛的豬舌頭
十一、艾早買到了紅絲巾
十二、趕作業的竅門
十三、神童艾好尿了褲子
十四、曾經的失蹤事件
十五、媽媽患了疑心病
十六、誰是我們家最忙碌的人
十七、艾早的作文獲獎了
十八、我從橋上跌入河中
十九、高考這一天
二十、艾好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二十一、坐上卡車出遠門
二十二、家裡變得冷清了
二十三、什麼是“費馬大定理”?
二十四、姐姐變了一個人
二十五、艾好的第二次失蹤
二十六、媽媽和女兒
二十七、長大的滋味
從前的花朵(代後記)
媒體評論
這是一本講述我們從前如何長大的書。長大是一件快樂的事,也是一件辛苦的事。長大的過程中,有很多秘密,有很多苦惱,有很多迷茫,也有很多幻滅。你得一件一件地經歷過,體驗過,然後才能跨進真正的人生的門檻,才能見到遠處熠熠的光亮。這時候你會如釋重負地嘆一口氣:喔,原來生活是這樣的,世界是這樣的。 ——黃蓓佳
書摘插圖
一、一九八一年的冬天
一九八一年的冬天,冷得有點邪乎。還沒進臘月,早早地就下了第一場雪。堆在馬路牙子上的雪很髒,因為路兩邊的住戶們鏟雪時,連帶著把地上的污泥一同鏟起來了,白雪變成了黑雪,又堆得不均勻,東一攤西一撮的,平坦的馬路忽然間成了瘌痢頭,一疙瘩一疙瘩斑斑駁駁,令人噁心。天總是陰著,寒氣颼颼地往人的骨頭縫裡鑽,積雪就化得很慢,下午兩三點鐘的時候才看見雪堆下有一圈濕痕,到四五點鐘時雪水又重新結成冰,閃出烏糟糟的、濃鼻涕一樣的光澤。
屋檐口的冰錐一條一條掛下來,短的像一把寒光閃閃的匕首,長的像肉滾滾的小孩子胳膊。冰錐比路邊的積雪潔白許多,仰頭從下往上看,晶瑩剔透的,像是裡面藏著深深的秘密。我們喜歡拿竹竿把那些錐柱打下來,握在手裡,看它如何一點一點地融化。手雖然凍得通紅,胡蘿蔔一樣腫脹,畢竟還是有溫度的,冰錐被手心握住的那一段,慢慢地慢慢地就變細了,有了幾道手指形狀的凹槽,還有冰水從手指縫裡流下來。再堅持下去的,冰錐肯定會從中間斷開,一根變成兩根。可惜這時候我們的手已經完全沒有知覺,握不住東西,不得不放棄這個“勇敢者的遊戲”。
隔壁人家的小九子,早晨上學時從屋檐下面過,不知道怎么有一根冰錐掉下來了,不偏不倚砸在他頭頂,頭皮砸破了,還鼓出一個杏子大小的包。小九子被驚嚇得不輕,哇哇地大哭,賴著再不肯去上學。他媽媽一聲令下,他們家的大哥二哥三哥全都衝出來,每人舉一根竹竿,沿著我們上學的路線一路啪啪地打過去,把所有屋檐下的冰錐打了個一乾二淨。
小九子名叫羅歡慶,是我的同學。我很羨慕他有八個凶神一樣的哥哥,隨時都會有其中的一個跳出來,替他開山劈水,鋪路架橋。相比之下,我只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我們家顯得勢單力薄。所以我從小就知道躲著小九子,不去沾惹麻煩。
下雪的天氣,到處濕答答的,洗過的衣服掛在屋檐下,白天化凍,夜裡再上凍,總也不得乾,真是急死人。蜂窩煤好像也是濕的,放一個進爐子,馬上有白汽裊裊地冒出來,煤氣味也特別濃,散不出去,嗆人。如果不小心把爐子弄熄了,那就糟糕了,花上比平常多雙倍的引火柴,都不見得能引上火。這時候我姐姐艾早就要把爐子拎到鄰居家裡,從人家爐子裡討一個燒得半紅的蜂窩煤當引煤,然後還給人家一個沒有燒過的煤。做這事很不合算,因為買煤球要憑票,我們家的煤球票從來就不夠用。所以,每天臨睡前伺候爐子,小心照料不讓它熄火,是我們家的一項大工程。
雪什麼時候才能化乾淨,太陽什麼時候才能露個笑臉讓我們看看呢?
我媽媽說:“怕是不容易。雪等伴,雪等伴,雪落下來不肯化,就是在等著下面一場雪跟它做伴兒呢。”
我姐姐艾早咬牙切齒說,要是再有第二場雪,她都要瘋了。
真是這樣,下雪天我們不能穿棉鞋去上學,要穿膠靴,膠靴很單薄,腳穿在裡面跟伸進冰窖里一樣冷。下課的時候,我們可以“擠麻油”,“跳格子”,把一條腿架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鬥雞”,讓自己活動一下,暖和一點兒。上課不行,上課是不能隨便動的,坐久了之後,腳麻木得簡直沒有一點知覺,像木樁子,偶然被同學踩一腳,根本沒反應。有人實在忍不住了,就輕輕跺腳。一個人跺,大家一起跟著跺,越跺越響,教室里“啪啪啪啪”跺成一條聲。老師這時候比較體諒人,會放下教鞭,站到講台旁邊,由著我們盡情地跺一陣。老師也是從學生過來的,對於下雪天穿膠靴上課的痛苦,老師肯定也深有體會。
跺死了也沒用,伸出我們的腳,每個人的腳跟腳背都是凍瘡累累,紅一塊紫一塊,不忍心看。凍瘡這東西,一年生,年年都會生,根治很困難,頑固得像敵人。白天把麻木的雙腳套進膠靴時,凍瘡腫脹著,疼得我們齜牙咧嘴。晚上鑽進被窩,湯婆子在腳底下一焐,凍瘡又作怪,癢,撓心抓肺地癢,讓人恨不能拿把菜刀跺了這雙腳。
艾早的凍瘡已經潰爛了,膿血流出來,粘在襪子上。晚上睡覺前洗腳,她自己不敢脫襪子,叫我給她脫。我剛碰到她的襪筒,她就把一張臉皺成一隻苦瓜。我嚇得縮回手,死活不肯幫她的忙。她沒辦法,眼睛閉起來,頭扭過去,嘴裡噝噝哈哈地,一點一點地把襪子從結痂的膿血上剝下來。我看見她疼得眼睫毛都在打顫。她自己告訴我說,每天洗腳,要拿出共產黨人英勇就義的精神,否則下不了手。後來她自己想辦法,翻箱倒櫃找出家裡的幾團舊絨線,給她自己織了一雙毛線襪,也給我織了一雙。她沒有給我哥哥艾好織,她說我媽媽偏心眼,給我們的膠靴裡面墊的是棉墊子,給艾好墊的是氈墊子,氈墊子比棉墊子要暖和很多,所以艾好不該再穿毛線襪。艾好人老實,他知道艾早欺負他,一聲不敢吭。還是我媽媽發現了這個秘密,劈頭蓋臉把艾早罵了一頓。然後我媽媽上街買了二兩新毛線,一夜沒睡覺,親自動手給艾好織了一雙毛線襪。
我媽媽沒想到,十三歲的男孩子艾好,體重一百六十斤,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像一頭笨狗熊,力道太大了,毛線襪經不住這么大的分量摩擦,一天下來就破了一個洞,線頭從腳後跟撕撕拉拉地脫開到襪筒,好好的毛線襪成了兩隻爛抹布團兒。
艾早幸災樂禍說:“看看,看看,不是我不給艾好織襪子,他根本就沒有穿毛線襪的命。”
可是艾早說歸說,還是比著艾好的腳,想辦法拿毛巾縫了一個襪子的形狀,還縫上幾個搭扣,讓他可以自由地穿脫。毛巾襪沒有毛線襪暖和,總比光穿著一雙單襪子要好很多。艾早這個人,刀子嘴豆腐心,能幹,手也巧,做我和艾好的姐姐,絕對的讓我們服氣。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