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艾建龍是一個“不安分”的人。1997年,他在北京市昌平區的一家職高的汽車維修專業畢業,來到一家工廠當了一名焊工,很快就擔任了班長,收入、待遇各方面都不錯。但他覺得工作技術含量低,每天都在重複一樣的事。幾個月後,艾建龍聽說一家汽修廠有一位在業內很知名的師傅,就毅然辭職來到這家汽修廠當了一名學徒工,雖然工資少了很多,但每天能學到新的東西了。艾建龍剛進福田的時候,按規定要經過3個月的培訓才能成為正式員工,進行獨立操作。而他只用了1個星期就完成了培訓,在其他同時入廠的人剛剛完成崗位培訓的時候,他已經成為了工段的“調試狀元”。
一次,艾建龍負責調試一輛搭載了國外發動機的汽車,不論怎么努力,車輛就是啟動不了。開始通過檢測,所有零部件和系統全部都顯示正常,就是找不出原因,甚至把整個車輛的全部線路圖拿來一個一個零件試還是不行,連續加班折騰了3天,才最終找到了問題所在。問題雖然解決了,艾建龍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問題其實很簡單,是這個發動機採用了一個以前沒有使用過的新技術,造成了整個車輛系統的不匹配,要解決的話只要3秒鐘就夠了,只是因為他不了解這個情況,所以用了3天時間。這件事更激發了艾建龍學習的動力,遇到什麼問題,一定是打破沙鍋問到底,不解決問題絕不罷休。一次,同事遇到一個問題解決不了,就給艾建龍打電話,問他第二天能不能到工廠來,他立即答應了。第二天,艾建龍把老婆和孩子都帶來了。原來這天他休息,本來說好帶兒子去動物園的,但讓艾建龍沒預料到的是,這一乾就是一整天,直到最後把問題解決。其實那個問題也不是當天非解決不可的,但艾建龍就是這個脾氣,必須把問題解決才安心。
通過多年工作經驗的積累和創新,他編制出了一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艾建龍車輛調試法”,在沒有投入任何成本的情況下,使每台車的調試時間由原來的半小時縮短到了15分鐘。2009年,他帶領調試工段完成了500多項改善項目,為工廠節約成本300多萬元。艾建龍被稱為福田汽車的“外交大使”。他曾到過印尼、菲律賓、阿聯、敘利亞、科威特等國家,為福田汽車的經銷商和售後服務團隊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每到一地,他精湛的技術、吃苦耐勞的精神和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都給當地人留下深刻印象,對福田的評價都是最好的。
艾建龍認為福田這樣的企業一定有發展,自己在這裡也會有發展。他的成長很大程度得益於企業的不斷發展,得益於福田公司的“青年人才振興工程”、“青年技師培訓工程”等一系列職工培養計畫。同時,福田公司還非常鼓勵和支持職工搞發明創造,像“艾建龍車輛調試法”這樣以職工名字命名的成果,在福田就有幾十個之多。成為技術能手後,有人來挖艾建龍,尤其是一些見識過他技術的國外經銷商,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來聘請他,但都被他拒絕了。
個人榮譽
2003年,獲北汽福田“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
2005年,獲福田公司勞動模範,首都職工素質教育工程優秀學員;
2005年,在北京市民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中,被評為“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
2005年,獲“全國首屆裝調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優勝一等獎;
2006年,創新TPS改善項目,被命名為“艾建龍調試法”;
2006年,獲北京汽車工業二級勞動獎章;
2006年,獲“陝汽杯”全國首屆載貨汽車裝調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優勝二等獎;
2007年,獲北京汽車工業三級勞動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