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作 者:陳善廣 主編
出 版 社:中國宇航出版社出版時間:2007-5-1
版 次:1
頁 數:256
字 數:387000
印刷時間:2007-5-1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802182134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出艙活動技術是載人航天三大基本技術之一,是進行空間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技術基礎,是完成空間維修、維護等任務所必需的技術。本教材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和國防科技大學航天與材料工程學院組織專家共同編寫,針對我國航天員培訓任務,系統論述了出艙活動的基本概念及航天員出艙活動涉及的相關技術,本教材可作為從事航天技術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生學習出艙活動技術的教材,也可為航天愛好者了解出航活動技術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陳善廣,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並任《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航天員》雜誌主編,中國空間學會副理事長,空間生命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宇航學會理事,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多所大學兼職教授,負責主持和參加了十幾項國家和國防重點科研項目課題,並獲得十多項科技成果獎。出版專著4部,發表論文50多篇。1995年當選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首批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004年獲載人航天員工程突出貢獻獎,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實用工程獎,2006年獲曾憲梓載人航天基金獎,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第1章 出艙活動技術概況
1.1 概述
1.1.1 出艙活動的定義
1.1.2 出艙活動的分類
1.1.3 出艙活動的作用與意義
1.1.4 出艙活動基本技術
1.2 出艙活動簡史
1.2.1 第一階段:起步探索階段(1965—1968)
1.2.2 第二階段:改進強化階段(1969—1972)
1.2.3 第三階段:發展完善階段(1973—)
1.3 出艙活動技術的發展概況
1.3.1 俄、美兩國的出艙活動技術
1.3.2 出艙活動技術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2章 出艙活動空間環境及防護技術
2.1 概述
2.2 出艙活動面臨的空間環境
2.2.1 地球大氣與真空環境
2.2.2 熱環境
2.2.3 空間電離輻射環境
2.2.4 非電離輻射環境
2.2.5 微流星體與空間碎片
2.2.6 微重力環境
2.3 空間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2.3.1 真空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2.3.2 熱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2.3.3 電離輻射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2.3.4 非電離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2.3.5 微流星與空間碎片對人體的影響
2.3.6 微重力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2.4 出艙活動的防護技術
2.4.1 艙外航天服
2.4.2 出艙程式的設計
2.4.3 出艙時機的選擇
2.4.4 空間碎片預報與軌道清掃
參考文獻
第3章 微重力環境下的人體運動與控制技術
3.1 概述
3.1.1 重力
3.1.2 微重力
3.1.3 失重和平衡
3.1.4 太空微重力的來由
3.1.5 太空微重力水平
3.1.6 得到微重力環境的方法和手段
3.2 微重力環境下人體運動特性
3.2.1 微重力環境下人體動力學模型
3.2.2 微重力環境下人體運動特性
3.3 艙外航天服對航天員運動的約束
3.3.1 艙外航天服的約束
3.3.2 航天服反作用力矩與關節轉角的關係
3.4 出艙活動過程中航天員的運動控制
3.4.1 採取自身動作進行運動控制
3.4.2 採取機動裝置進行運動控制
參考文獻
第4章 艙外航天服裝備技術
4.1 概述
4.1.1 基本概念
4.1.2 艙外航天服裝備在載人航天中的地位和作用
4.1.3 艙外航天服裝備的特點
4.2 航天服醫學與工效學設計基礎
4.2.1 航天服壓力和氣體環境醫學工程學要求
4.2.2 航天服溫度生理學與醫學工程設計要求
4.2.3 航天服工效與人體工效學要求
4.2.4 航天頭盔生理衛生學與視覺工效學要求
4.2.5 出艙航天員的輻射防護醫學工程對策
4.3 艙外航天服裝備總體設計概要
4.3.1 艙外航天服裝備總體設計要求
4.3.2 艙外航天服裝備的總體方案設計與選擇
4.3.3 艙外航天服裝備最佳系統方案的選擇
4.4 典型艙外航天服裝備
4.4.1 概述
……
第5章 氣閘艙技術
第6章 出艙活動視窗與出艙活動程式設計
第7章 航天員出艙活動訓練
第8章 出艙活動訓練、試驗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