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37畝(其中:水田711.5畝,旱地125.5畝),人均耕地0.5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284.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853.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20戶通自來水;有420戶通電,有34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7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82.14%和88.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4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8戶(分別占 總數的81.7%和73.33%)。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農用運輸車6輛、拖拉機8輛、機車96輛。全村耕地面積為837畝,有效灌溉面積711.5畝,有效灌溉率為8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3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6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80戶;建有小水窖83個。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7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15.2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0萬元,占總收入的35%;畜牧業收入210萬元,占總收入的2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06頭,肉牛66頭,肉羊256頭);林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3.3%;第二、三產業收入353.26萬元,占總收入的43.22%;工資性收入48.5萬元,占總收入的38.6%。農民人均純收入275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7.5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9人(占勞動力的4.2%),在省內務工3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葡萄、石榴 ,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全村主產業銷售總收入340.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7.15%。
文化教育
該村距離鎮中學2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1人,其中小學生165人,中學生4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2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歷史沿革
舊縣村委會地處鎮西南邊,東鄰大營村委會、東元村委會,南鄰永定鎮,西鄰永定鎮,北鄰大營村委會。舊縣,歷史上曾是縣治,元初立黎瀼千戶,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置富民縣,據雍正《富民縣誌》卷,舊建天馬山之陽(現今舊縣村後是天馬),明萬曆甲寅(公元1614年),遷至大河北(即螳螂川北岸),今富民縣城,對原址以舊縣稱之。1949年前屬伏龍鎮;1950年屬倉前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富民人民公社,勤勞管理區;1962年調整公社規模後,屬勤勞大隊;1975年12月和勤勞大隊分開,成立舊縣大隊;1984年4月體制改革後設舊縣鄉;1988年改為勤勞鄉舊縣辦事處;2000年10月改為勤勞鄉舊縣村民委員會;2006年撤併鄉鎮時隸屬於大營鎮 。
舊縣村委會地處鎮西南邊,東鄰大營村委會、東元村委會,南鄰永定鎮,西鄰永定鎮,北鄰大營村委會。舊縣,歷史上曾是縣治,元初立黎瀼千戶,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置富民縣,據雍正《富民縣誌》卷,舊建天馬山之陽(現今舊縣村後是天馬),明萬曆甲寅(公元1614年),遷至大河北(即螳螂川北岸),今富民縣城,對原址以舊縣稱之。1949年前屬伏龍鎮;1950年屬倉前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富民人民公社,勤勞管理區;1962年調整公社規模後,屬勤勞大隊;1975年12月和勤勞大隊分開,成立舊縣大隊;1984年4月體制改革後設舊縣鄉;1988年改為勤勞鄉舊縣辦事處;2000年10月改為勤勞鄉舊縣村民委員會;2006年撤併鄉鎮時隸屬於大營鎮。
新農村建設
2007年,舊縣村委會按照鎮黨委、鎮政府的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和"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全力抓好村委會的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在鎮黨委、鎮政府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給每個村委會安排3萬元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07年,舊縣村委會實際投資5.6萬元,實施了進村路基長125米420立方米的擋土牆建設,投資1萬元為紅白理事添置碗筷廚具、桌椅一套;衛生部門投資3萬元新建60平方米的衛生室1個;縣廣電局投資12.86萬元實現了舊縣、梨花村的有線電視併網,解決了423戶1368人看電視難的問題;投資3.5萬元新建占地100平方米的綜合文化室1個。
發展重點
今後的發展思路
1、計畫修建舊縣村天心堂、老公路、排箐溝的"三面光"工程,目前已納入縣農改工程項目,今冬明春起動工。
2、進一步完善舊縣村人畜飲水工程,該工程得到縣上有關部門的支持,已列入2008年規劃當中。
3、爭取市、縣、鎮的支持,對舊縣村內沒有硬化的道路進行硬化改造。
4、整治村容村貌。結合本村實際,以"四清四化"為整治內容,改變村內亂堆亂放的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尚。
5、梨花村要有大的發展,一是必須先修路,這樣才能更好的為投資發展打好基礎,才能真正的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二是村莊的道路也要進行改造綠化,村前村後有一個優良的生活環境。三是農田水利設施要不斷完善。
6、大漁塘村主要以發展種植業為主,如核桃、蔬菜類(菜、辣椒、山藥)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6758 |
男 | 8804 |
女 | 7954 |
家庭戶戶數 | 4373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6733 |
家庭戶男 | 8788 |
家庭戶女 | 7945 |
0-14歲(總) | 4527 |
0-14歲男 | 2348 |
0-14歲女 | 2179 |
15-64歲(總) | 11214 |
15-64歲男 | 5943 |
15-64歲女 | 5271 |
65歲及以上(總) | 1017 |
65歲及以上男 | 513 |
65歲及以上女 | 504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