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縣村[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下轄村]

舊縣村[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下轄村]

舊縣村是舊縣鎮政府所在地,位於延慶區東北15公里處。唐末為縉山縣治所。元延祐三年(1316)升縉山縣為龍慶州治所,今延慶縣城址,縉山城遂廢。

縉山城舊址

舊縣村[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下轄村] 舊縣村[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下轄村]

縉山城舊址位於延慶縣城東北15公里處舊縣村。唐末為縉山縣治所。元延祐三年(1316)升縉山縣為龍慶州治所,今延慶縣城址,縉山城遂廢。

此城原有內外二城,內城系磚砌,有東西二門,西門匠刻"拱極"二字。外城為土築。50年代末,西門及內城牆留存部分被拆除,現存南城殘跡,高5-6米。延慶八景之一"獨山夜月"即指此地。

雖然縉山城僅僅餘下南城殘跡,但從其建築上仍然可以看出唐,元的特色,可以了解到盛唐的繁榮,元代的強盛,無論是一般的遊客,還是此方面專家,來到縉山城舊址都會有自己的收穫的。 

自公元前2世紀起,舊縣為西漢置夷輿縣,屬上谷郡,縣治在今古城村。唐朝天寶年間設為媯川縣,是延慶地區重新設縣之始。公元10世紀初(唐末)設儒州,並以縉陽山為名設縉山縣,為儒州治。縉山縣存在了400多年,“舊縣”之名即由此而來。

延慶縣的舊縣鄉舊縣村龍王廟,內有一棵金元時的“香爐柏”,其柏幹上的巨大樹瘤上部較平,可放香爐(延慶縣的“古柏之最”)。

佛爺頂

舊縣村[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下轄村] 舊縣村[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下轄村]

站在延慶舊縣鎮境內的團山北望,群山相連,有峰相峙,便為佛爺頂,古時稱縉山,又稱縉陽山,史傳為古縉雲氏所居。縉雲,雲姓始祖,是黃帝時的古老氏族,此為封地,又名縉雲山。因為這座山,延慶縣曾名為“縉山縣”。

此山還有一名,龍安山。因何得名,並無記載,是否因縉山縣北群峰競秀,而此山形制最好,不得而知。龍安山下有泉,稱縉陽泉。山上溪水由此而生。泉向西流,約有一里,伏入沙石之中。靈山秀水,如同仙境。

古書記載:“龍安寺,在永寧北縉雲山上,內供石佛,高丈余,一名石佛廟。”不僅有寺,還供有巨大的石佛,真是奇蹟。如此說來,寺名有三,龍安寺、石佛廟、縉陽寺。

縉陽山比南麵團山要高許多,而方圓不大,上山的路陡峭,不知是否由於此因,當地老人只知佛爺頂,而少有人登山見過石佛。石佛於上世紀60年代初被推到山下。山頂建有氣象站,上山修了公路,拐彎處還鋪著鋼筋,為了雨雪天防滑。登臨山頂,群峰起伏,沃野千頃,可一覽媯川大好河山。雪後延慶,“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北國風光融入我的視野。

山頂有株古松,於暮色中更顯蒼勁,想來應是寺旁之物。樹幹不很粗,一人可以抱過來,不知是否為建寺之初所植。山頂上的環境,能存活已是不易,何況如此。這是山上惟一存留下的古寺見證了。

元代崇尚佛教,於名山之上立巨佛,可謂佛光普照媯川大地。不禁想起皇帝元英宗,也曾於西山製作過巨大銅製臥佛。京城之北,一東一西,一金一石,不知是巧合,還是有著特殊寓意。石佛為寺內之寶,至於是站是坐,何等神態,令人充滿想像。

山下還有一觀,名縉陽觀,於“遼統和三年”建成,正是遼聖宗時候,公元985年。太平是遼聖宗的另一年號,在統和之後,時間在公元1021至1031年間,按順序,應先建縉陽觀,後賜縉陽寺名。有一說,縉陽觀為縉陽寺下院,卻又為何名觀,不好斷定此觀是佛是道,還是相融共享了。

如何為縉?《正義》上解:“赤繒也”。赤繒本為赤色帛,或指縉雲氏的服飾,定然很美,鮮亮輕飄,如同霓裳。身臨山頂,便生遐想,若為秋日又當如何?層林盡染,紅黃交替,或指秋色之時?而眼前,冬日餘暉灑在山石之上,點染出一片橘紅,遠山也在一片夕照之中現出暖色,映襯著晚霞,甚為好看,或指此時山色?

因景而感,升起幾個詞:古老、美麗、富足。元代人周伯琦有《縉山縣》詩:“縉雲山獨秀,沃壤歲常豐。玉食資原粟,龍州記渚虹。荒祠寒木下,遺殿夕陽中。誰信幽燕北,翻如楚越東。”詩中描寫延慶大地,如同江南。這是大景致,心中正與所詠相吻。有文章慨然而曰:“此雖古聖人之所居,然自今有大聖人降生於斯,貴地也。”縉雲氏故都,天子駐蹕,縣內又誕生了一代皇帝——元仁宗,難道不是聖地嗎!

氣候

氣候類型屬於溫帶,全年降水在400毫米左右,平均氣溫為8.4℃,比北京城區低3—5℃。景色優美、空氣清新,主要河流有古城河和龍灣河,均屬於媯河流域,龍灣河為媯河主要源頭之一。

交通

八峪路、舊小路、香龍路橫向貫穿全鎮,雙龍路、龍灣河路縱向連線重要旅遊景點,形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為我鎮農副產品運輸、休閒旅遊產業發展創造了便利條件。

鎮域內生活便利,服務設施較為齊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郵政局、農商行、派出所、工商所、電管站均位於鎮區中心地帶。舊縣中學、舊縣國小、大柏老國小、鎮中心幼稚園教學設備先進,師資力量良好,營造了良好的教育環境。

周邊景點

舊縣鎮山清水秀,景觀多樣,森林茂密,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擁有延慶古八景其中之三:“古城煙樹”、“神峰列翠”、“獨山夜月”。

著名風景區龍慶峽古稱“古城九曲”,有著“小三峽”、“小灕江”的美譽。景區內有許多名勝佳跡:神仙院、玉皇頂、棋盤石、魔王樹、天池、金剛寺等。從一九八七年開始,已連續舉辦26屆冰燈藝術節。

市級自然保護區太安山西距龍慶峽景區1公里,總面積5000餘畝,與松山、玉渡山、白河堡、大灘等自然保護區相連線,共同形成了北部山區自然保護帶。保護區內擁有黨參、桔梗、柴胡等30多種中藥材,狐狸、山羊、山雞等10多種野生動物。

雲瀑溝西距龍慶峽景區3公里,總面積4000多畝,緊鄰香龍路。溝中有多條溪水、瀑布,故名“雲瀑溝”。此處是登山休閒的好去處,觀光之餘可以體驗真人cs。

燒窯峪的“摩崖造像”西距龍慶峽景區5公里,是北京市規模最大的以道教為題材的明代石佛像群。此處海拔635m,崖壁上有3座石刻佛殿,東殿有花崗岩質佛像3座,中殿崖壁上刻有11尊佛像,西殿刻有10尊佛像。現仍隱約可見“萬曆”等字樣。

龍灣河濕地是延慶縣兩大濕地資源之一,濕地、林地總面積1萬餘畝,俗稱“千畝濕地萬畝林帶”,是建設濕地公園和生態走廊項目的極佳場所。今後我鎮將依據規劃把這裡發展成為濱水休閒、觀光度假的旅遊目的地。

古城民俗村1999年被列為市級民俗旅遊專業村。1987年至今依託龍慶峽景區經過25年的發展,擁有市級掛牌民俗接待戶60戶,具有三證一照民俗戶124戶,有接待能力的民俗戶300多戶,高峰期 日住宿3000餘人。

常里營牡丹生態觀光園規劃面積500畝,園內種植反季節牡丹2500株,室外應季牡丹1.5萬餘株,主要直銷中石化北京公司,年銷售額150萬元。 已經與中科院植物所、中國農科院等國內牡丹培育領域頂尖學術機構達成合作意向,共建中國牡丹種質資源圃、牡丹研發和深加工基地。

米糧屯陽光果園占地200畝,種植了梨、桃、杏、蘋果、葡萄五大系列100多個國內外名、特、優、新的品種,年產量30萬公斤,年產值300萬元,是觀光採摘休閒度假的好去處。2004年該園五久香梨、艾宕梨獲得延慶縣首屆金秋果品擂台賽優質獎和梨王稱號。2006年市農委授牌為北京市農村實用人才示範實訓基地。
鎮內還分布著多家採摘園:黃峪口村700畝蘋果採摘園、5畝櫻桃採摘園、三里莊3000多畝鮮杏和仁用杏以及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的1000畝牡羊峪國光蘋果基地,目前是延慶最大的國光蘋果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