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德里城

舊德里城

舊德里城是1648年由莫臥兒帝國回的第五代帝王沙傑汗興建,占地11平方公里,街道縱橫交錯,回彎曲狹窄。

舊德里城(Old Delhi)

舊德里 巴扎和門口的小吃攤


舊德里城是1648年由莫臥兒帝國回的第五代帝王沙傑汗興建,占地11平方公里,街道縱橫交錯,回彎曲狹窄。其最繁盛的街道為舊市街(Chandni Chowk)是舊德醫里精華所在,各種商店和市場排列在街道兩側,商品琳琅滿目,戶傳統的鑲嵌寶石、象牙雕刻等工藝品更是引人入勝。寺廟、清真寺燒到處可見,城東北角著名的紅堡及許許多多名勝古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來此觀光遊覽。
其實,德里和新德里指的是同一個地方,印度的首都。之所以有不同的叫法,和這個城市的歷史有關。
史載,德里這個位於南亞次大陸北部居中的城市,最初形成於公元前5000年,位於今天新德里的南郊。在以後漫長的歷史河流中,德里被多個不同的王國和統治者占領重建。每個王國都留下了自己的建築和遺蹟。17世紀,著名的穆斯林莫臥兒(Mughal)王國的第五代皇帝沙·賈汗(Shan Jahan),將王國的首都由阿格拉(Agra)搬遷至德里。阿格拉(Agra)即泰姬陵的所在地,距德里將近四個小時的車程。
19世紀,英國殖民統治者的到來再次改變了德里的歷史。英殖民統治者最初建都在西孟加拉邦(West Bangal)的加爾各答(Kolkata,亦稱Calcutta),1911年正式宣布遷都德里,並更名新德里。1947年印度獨立,繼續沿用新德里的名字。新德里亦成為現代印度的首都。
儘管新德里是印度首都的官方名稱,但許多人,包括本地人,似乎更習慣用德里的舊名。比如全球銷量最大的旅遊導遊叢書Lonely Planet便是如此。我注意到,即使是我的機票上也寫著德里而非新德里。
人們如何稱呼這個城市,並不是一件要緊的事。重要的是,今天的新德里,仍然完好地保存著過去幾百年甚至數千年歷史變遷的遺蹟。
新德里總面積1483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500萬。整個城市以舊城為中心呈輻射狀,幅員遼闊。按歷史形成,這個城市被分成舊德里和新德里兩個部分。
舊德里即莫臥兒(Mughal)王國統治後期的舊址。它包括紅堡、Jama Masjid清真寺和一個市場。舊德里曾經被一座堅實的防衛城牆環繞,猶如北京當年的城牆。1857年英軍鎮壓當地民眾起義時部分被毀。但其中的紅堡和清真寺至今保存完好。餘下的城牆亦保留至今,未遭變動。如今,它們是吸引遊人的一個重要景點。
新德里則主要是英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和城市格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總統府和政府議會大廈,是歐洲建築風格和印度本地特色的完美結合,整套建築為磚紅色,相當有氣魄。
事實上,新舊德里之分並不十分準確地反映出這個城市的歷史。因為在新德里區域範圍內,同樣有許多古老的歷史遺蹟。比如建於16世紀中葉的Humayun陵墓,他是莫臥兒(Mughal)王國的第二個皇帝。這座陵墓的建築風格也是後來泰姬陵的模板。
距離Humayun陵墓以西三公里的Lodhi花園則位於市中心。它是15至16世紀穆斯林Sayyid和Lodhi統治者的陵墓所在地。花園非常精美安靜,而陵墓保留著幾個世紀前的樣子,包括時間留下的痕跡——有些地方已經破損,但並未刻意地修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