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情錯身

與愛情錯身

本書為“台灣百年散文大系”之一,收錄了台灣散文名家林清玄、陳幸蕙、渡也、林文義、履疆、曾麗華、龍應台、蘇偉貞、陳煌、吳錦發、姬小苔、沈靜等的大量散文佳作。這些散文風格清新,文筆優美,既有寄情于山水的妙作,又有寫出人生諸多感悟與遭際的佳文,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是一本你不得不讀的經典散文集。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台灣散文對於大陸讀者來說,便是不遠不近的山水。說不過遠,是因為許多台灣作家,都或先或後地在大陸風靡過;雖是千岩萬壑,關山相隔,但地理的巨大屏障卻隔不住繆斯諸神桂槳撥動的輕柔聲息;於是,海峽彼岩文章聖手筆底牽動的風雨聲,便傳過時空的幽谷,砉然迴響。說不近,是因為深山麗澤其景雖好,可是在遠望之餘,能俯身拾階,逡巡其間,一睹青林深澗,梵剎園亭之真顏,抑或投身入水,一親膏澤而知其冷暖者,又有幾人?

於是,在海上開禁日久,兩岸交流漸暢的今日,我們太有必要將台灣散文的整體形貌展現一回,好讓大陸讀者可以從更多的路口,投入這一片浩瀚的美景,在幾番盡情的遊走之後,收穫中華文學的全息景觀。

目錄

林清玄(1953- )

黃昏菩提

暖暖的歌

金色印象

佛鼓

陳幸蕙(1953- )

草原·天涯·歌

渡也(1953- )

歷山手記

小曲幽坊月暗

林文義(1953- )

見過我父親嗎?

履疆(1953- )

寂寞的傳統文化

曾麗華(1953- )

流過的季節

龍應台(1954- )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蘇偉貞(1954- )

預知旅行紀事

初夏預言

去的地方

陳煌(1954- )

故事

吳錦發(1954- )

畜牲三章

姬小苔(1954- )

弓弦吟

沈靜(1955- )

東西南北

王幼華(1956- )

散文三帖

焦桐(1956- )

第四堵牆

龔鵬程(1956- )

死雨

鍾喬(1956- )

往事多少

楊平(1957- )

那些煙雲美麗的、涌動的

分水嶺上的瞻望

寶娟(1957- )

給不知名的神

柯翠芬(1957- )

隨意小札

賦別三章

楊渡(1958- )

暮春

朱天心(1958- )

秋夕信步

侯吉諒(1958- )

無情有思

佛說龍雲

吳鳴(1959- )

有所思

李渡予(1960- )

牆眼

李惠綿(1960- )

簡幀(1961- )

四月裂帛

母者

張曼娟(1961- )

與愛情錯身

啟疆(1961- )

吾兒

導盲者

林耀德(1962-1996 )

邊界旅店

顏色

鍾曉陽(1963- )

販夫風景

書摘

黃昏菩提

我喜歡黃昏的時候在紅磚道上散步 ,因為不管什麼天氣,黃昏的光總讓人感到特別安靜,能較深刻省思自己與城市共同的心靈。但那種安靜只是心情的,只要心情一離開或是木棉或者杜鵑或者菩提樹,一回頭,人聲車聲譁然醒來,那時候就能感受到城市某些令人憂心的品質。

這種品質使我們在吵鬧的車流里,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寂寞;在奔逐的人群與閃亮的霓虹燈里,我們更深地體會了孤獨;在美麗的玻璃帷幕明亮的反光中,看清了這個大城冷漠的質地。

居住在這個大城,我時常思索著怎樣來注視這個城,怎樣找到它的美,或者風情,或者溫柔,或者什麼都可以。

有一天我散步累了,坐在建國南路口,就看見這樣的場景,疾馳的機車撞上左轉的貨車,因擠壓而碎裂的鐵與玻璃,和著人體撕傷的血淚,正好噴濺在我最喜歡的一小片金盞花的花圃上。然後刺耳的警笛與救護車,尖叫與圍攏的人群,堵塞與叫罵的司機……好像一團碎鐵屑,因磁鐵輾過而改變了方向,紛亂騷動著。

對街那頭並未受到影響,公車牌下等候的人正與公車司機大聲叫罵。一個氣喘咻咻的女人正跑步追趕著即將開動的公車。小學生的糾察隊正鳴笛制止一個中年人擠進他們的隊伍。頭髮豎立如松的少年正對不肯停的計程車吐口水。穿西裝的紳士正焦躁地把菸蒂猛然蹂扁在腳下。

這許多急促的喘著氣的畫面,幾乎難以相信是發生在一個可以非常美麗的黃昏。

驚疑、焦慮、匆忙、混亂的人,雖然具有都市人的性格,生活在都市,卻永遠見不到都市之美。

更糟的是無知。

有一次在花市,舉辦著花卉大餐,人與人互相壓擠踐踏只是為了搶食剛剝下的玫瑰花瓣,或者塗著沙拉醬的蘭花。搶得最厲害的,是一种放著新鮮花瓣的紅茶,我看許多粉紅色的花瓣放進熱氣蒸騰的茶水,瞬間就萎縮了,然後落到杯底,我想,那搶了喝這杯茶的人不正是那一瓣花瓣嗎?

花市正是滾燙的茶水,它使花的美麗沉落,使人的美麗萎縮。

我從人縫穿出,看到五尺外的安全島上,澎湖品種的天人菊獨自開放著,以一種卓絕的不可藐視的風姿,這種風姿自然是食花的人群所不可知的。天人菊名聲比不上玫瑰,滋味可能也比不上,但它悠閒不為人知的風情,卻使它的美麗有了不受摧折的生命。

悠閒不為人知的風情,是這個都市最難能的風情。有一次參加一個緊張的會議,會議上正紛紜地揣測著消費者的性別、年齡、習慣與愛好:什麼樣的商品是十五到二十五歲的人所要的?什麼樣的資訊最適合這個城市的青年?什麼樣的顏色最能激起購買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