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破壞控制方法

臭氧層破壞控制方法是防止由於人為活動而造成臭氧層進一步破壞的控制方法。距地表20~50公里平流層中的臭氧層,形成於太陽輻射下氧分子的光解作用,它能吸收99%的紫外線輻射,對地球人類及生物生存有極重要的意義。由於30年代開始的製冷工業和溶劑廣泛使用氟氯烴化物,排向大氣與臭氧發生化學反應,臭氧層不斷遭到破壞而形成空洞,導致紫外線輻射量增加,降低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危害呼吸器官和誘發各種疾病,還會破壞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並引起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國際社會於1974年開始重視這個問題,提出一系列保護對策:①1974年美國科學家首先提出含氟氯烴化物通過複雜的物理和化學過程可能達到平流層,與臭氧發生化學反應。②1985年5月英國南極考查隊在南極發現臭氧空洞,並得到美國雨雲7號衛星資料證實。當年22個國家簽署了《維也納保護臭氧層公約》。③1986年,聯合國先後在羅馬及維吉尼亞的利斯堡召開會議討論含氟氯烴化合物的控制策略。④1987年有30多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日內瓦關於“臭氧層公約”的臨時磋商會議,並通過將氟氯烴的生產使用凍解在1986年的水平上。有46個國家的代表在蒙特婁簽署了減少、限制使用氟氯烴的《蒙特婁議定書》。⑤1988年在海牙召開了旨在採取更嚴厲的措施保護臭氧層的國際會議。1989年在倫敦有110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拯救臭氧層”國際會議。保護臭氧層依賴於國際合作,關鍵是控制氯氟烴生產、消耗和排放,並積極開發替代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