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細胞

自體細胞是體細胞的一類。

自體細胞

自體細胞是體細胞的一類。

自體細胞治療,指使用取自病患同種自體、同種異體或異種異體細胞,並經體外培養後所衍生的同類細胞,以達到疾病治療、診斷或預防目的的醫療技術。
簡單地說,就是將病人自己的機體細胞在體外進行各種處理後,再回輸給病人。

治療疤痕的疤痕換膚術就是利用的自體細胞。

自體細胞治療發展史

自體細胞治療是組織工程學的具體套用之一。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組織工程學融合了工程學和生命科學的基本原理、技術和方法,目標是在體外構建一個有生物活性的種植體,植入體內修復組織缺損,替代器官功能,達到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命活動的目的。
20多年來,自體細胞治療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科學家利用自體細胞製成心臟瓣膜治療心臟疾病,利用自體細胞複製膀胱,利用自體細胞治療腫瘤、肝炎、脊髓等疾病。
自體細胞還套用於美容領域。自體細胞美容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在美國出現,隨後在英國、澳大利亞、韓國也開始逐漸套用。
以除皺祛疤為例,醫生從美容者的耳後取一塊3平方毫米的皮膚,送到專門細胞實驗室後,這一小塊皮膚里的細胞被擴增到數千萬個,然後將這些自體細胞分3次、每次間隔兩周注射到美容者體內。自體細胞能夠逐漸產生自體膠原蛋白,並能與原有真皮的膠原蛋白相融合,從而修復皺紋和凹陷性疤痕。通常1~3個月開始出現效果,其療效至少維持5年之久。
據美國自體細胞治療的臨床研究專家邁克·丹尼爾博士介紹,自體細胞除皺祛疤技術是一個極易被理解的科學技術,它套用先進的技術分離和擴增自體細胞,然後再回植到自體。美容者注射的自體細胞,細胞在母體環境中開始產生反應,美容者不用擔心來源於動物或異體材料的其他產品可能引發的過敏反應。此外,將培養的自體成纖維細胞作為注射材料,也為軟組織填充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早在100年前,科學家就開始嘗試使用材料糾正面部缺陷。19世紀末,歐洲人通過注射石蠟改善面部輪廓。由於併發症的存在以及長期效果不理想,此方法後來被放棄。20世紀60年代,美國開始以注射矽甲烷滿足求美者的需求。但由於局部和全身性反應,以及注射遷移和組織斷裂,此方法被醫生拒絕。注射非生物材料探索的失敗,促使科學家嘗試利用外源蛋白,尤其是牛膠原的使用。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現有的非生物可注射材料可以完全令人滿意地增加真皮和軟組織。
自體細胞技術根據組織工程學原理,完全避免了免疫原性和人體對異體材料的降解。這種技術的優點在於:細胞取自受術者自身,無任何排異反應。細胞輸入自體的生長環境,在自體的調控下既不過度生長,又可以長期存活、擴充,源源不斷產生膠原蛋白。這種生理性的祛疤除皺的方法形態自然、作用長久。
1995年,威廉·博斯利博士用組織工程學技術(Autologus,傲洛斯技術)體外培養的自體成纖維細胞用於整形美容的皮膚填充,屬於活細胞移植性填充,由此提出了整形材料的全新理念。1998年,德博拉·瓦特森博士稱,使用此方法治療有效。自此,美國首先開始規模化地與醫院合作,培養自體成纖維細胞並用於整形美容。1995年至1999年,共有200位醫生試用了1000名患者,結論是“有效”。2002年,在英國和澳大利亞開始臨床套用。2003年7月,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委託亨利·門茨醫生進行自體成纖維前體細胞治療面部皺紋和面部凹陷性疤痕的臨床三期試驗,共治療了146名皺紋和疤痕患者,得出了“有效”的積極結論。
2003年11月,受國家衛生部科教司委託,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國內專家對我國自體細胞創新技術進行了論證。專家的結論是:採用自體細胞進行培養後用於治療,沒有發現免疫排斥、過敏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報告,安全性良好,對於適應症具有較好的療效和可重複性,能滿足美容醫療機構開展臨床套用。3年來,我國近千例的臨床統計數據印證了這一結論。

此外,自體細胞也可以被長期冷凍保存起來。這樣,美容者年老時仍然可以用到自己年輕時的細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