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端紡紗
正文
把纖維松解成單纖維,再使單纖維凝聚,在一端呈自由狀態下加拈成紗的紡紗方法。因餵入的纖維條與加拈的紗之間是不連續的,所以又稱斷裂紡紗。自由端紡紗是近代新型紡紗方法之一。早在一個世紀以前,人們就有自由端紡紗的構想,20世紀初才開始出現關於幾種紡紗方法的論述。環錠和走錠等紡紗方法受到卷裝和速度等限制,不能滿足紡紗生產的需要,這就促使人們進一步探索和研究新的紡紗方法和設備。50年代到70年代初,各種新型紡紗方法相繼出現。1965年捷克斯洛伐克展出了第一台轉杯式紡紗的樣機,以後又經過研究改進,到1966年,製成了比較完善的轉杯式紡紗機。從此,自由端紡紗開始發展到工業化生產的實用階段。
自由端紡紗不僅具有高速和大卷裝的優越性,而且還可以簡化工序,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和改善勞動環境,但成紗的品質還只能適應有限產品的要求。因此,目前自由端紡紗雖發展較快,但與環錠紡紗相比仍不廣泛,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套用稍多一些。
原理 自由端紡紗的成紗過程,通常包括開松、凝聚、加拈和卷繞。首先把餵入的纖維條用高速轉動的分梳輥開松成單纖維,有的也可以用高速轉動羅拉結合氣流方式分離成單纖維。這時,須條已不再連續。分離後的單纖維,一般由氣流輸送,然後凝聚到加拈紗的尾端上。一面凝聚,一面加拈成紗。這種自由端紡紗在凝聚過程中,紗尾上的纖維數量逐漸增加並有併合均勻作用。加拈時紗尾隨加拈器一起迴轉,如果加拈點與纖維凝聚點不重合而紗尾完全自由,則紗尾就沒有拈度而容易斷裂,使紡紗難以連續進行。因此,一般的自由端紡紗紗尾應該有適當的拈度,以滿足連續紡紗的需要。
在自由端紡紗中,加拈、卷繞是分開進行的,加拈的速度一般都在3萬轉/分以上,而卷繞的速度相對很低,兩者不相制約,可以實現高速高產和直接繞成筒子大卷裝。自由端紡紗的前紡一般與環錠紡紗相同。其中轉杯紡紗為了加強除雜除塵,需要有專門的前紡配套設備。
自由端紡紗保證良好質量和減少紡紗斷頭的條件是:①把纖維條充分開松成單纖維狀態;②單纖維的輸送和凝聚要求均勻,纖維應儘可能地伸直和定向,以獲得有良好幾何結構的凝聚紗尾;③加拈過程中已凝聚成良好結構的須條應不受破壞,並且紗尾在加拈時要有一定的強度,以承受必要的紡紗張力,卷繞成形良好,便於退繞。
分類 自由端紡紗依形成自由端的方法來分,有:①純機械方法,如羅拉夾持紡紗;②氣流輸送和機械凝聚的方法,如轉杯紡紗、塵籠紡紗和捏錠紡紗等;③氣流輸送和渦流凝聚的方法,如渦流紡紗(渦流加拈);④液流輸送和機械凝聚的方法,如液流紡紗;⑤氣流或靜電輸送和靜電凝聚的方法,如靜電紡紗。下表列出目前比較成熟的一些自由端紡紗方法: 自由端紡紗成紗原理和過程不同於環錠紡紗,所以成紗的結構和物理機械性質也有差別。自由端紡紗的成紗結構特點是:①結構較松,紗條中纖維的伸直度和內外層轉移程度較差;②成紗截面中內外層拈回分布不同。物理性質表現為成紗強力偏低,拈度偏多,伸長大,條幹均勻,耐磨,染色和上漿性好。
目前自由端紡紗主要適紡粗中號(中低支)紗,有些方法的適紡原料品種也有局限性。研究擴大原料和適紡範圍和提高技術經濟效果,是發展自由端紡紗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