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 kuài zhì rén kǒu
釋義 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和稱讚和傳訟。
出處 五代·王定寶《唐摭言·海敘不遇》:“如‘水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又‘掃地樹留影,拂床琴有聲’……皆膾炙人口。”
【英文翻譯】win universal praise
【詞語解釋】原來指人人愛吃的美食,現比喻好的事物受到人們的津津樂道廣為稱讚和傳頌,也比喻很多人都知道的事。
【字詞解釋】膾,形聲字,從月,會聲,本義是指切細切薄的肉。炙是會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就是用火烤的肉。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愛吃。
【成語性質】褒義詞
【成語用法】複雜式;作謂語、定語。
【近義詞】 喜聞樂見、愛不釋手、交口稱譽
【反義詞】 平淡無味
成語出處
《孟子·盡心下》∶“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
成語造句 1.我國古典詩歌內蘊豐富,很能激發人們的聯想和想像。“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吟詠這膾炙人口的詩句,誰不為春回大地後祖國母親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2.《紅樓夢》是一部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成語示例 一部~的《國風》與《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彩部分,便是詩歌合作中最美滿的成績。(聞一多《歌與詩》)
成語典故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盡心下》,曾哲嗜羊棗,而曾子不忍食羊棗。公孫丑問曰:“膾炙與羊棗孰美?”孟子曰:“膾炙哉!”公孫丑曰:“然則曾子何為食膾炙而不食羊棗?”曰:“膾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名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
春秋時,有父子兩人,他們同是孔子的弟子。父親曾哲愛吃羊棗(一種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兒子曾參是個孝子,父親死後,竟不忍心吃羊棗。這件事情在當時曾被儒家子弟大為傳頌。
到了戰國時,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於是就去向老師孟子請教。公孫丑問:“老師,膾炙和羊棗,哪一樣好吃?”
“當然是膾炙好吃,沒有哪個不愛吃膾炙的!”公孫丑又問:“既然膾炙好吃,那么曾參和他父親也都愛吃膾炙的了?那為什麼曾參不戒吃膾炙,只戒吃羊棗呢?”
孟子回答說:“膾炙,是大家都愛吃的;羊棗的滋味雖比不上膾炙,但卻是曾哲特別愛吃的東西。所以曾參只戒吃羊棗。好比對長輩只忌諱叫名字,不忌諱稱姓一樣,姓有相同的,名字卻是自己所獨有的。”
孟子的一席話,使公孫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人讚美的事物和傳誦的詩文。
相關詞條
-
四溟詩話
四溟詩話明 謝榛 著 卷一 ◎王漁洋序 謝榛字茂秦,臨清人。眇一目,喜通輕俠,度新聲。年十六作樂府商調,臨德間少年皆歌之。已...
-
雨霖鈴
盡而未盡之致。 此詞之所以膾灸人口,是因為它在藝術上頗具特色,成就...詞生色,為膾灸人口的千古名句。[2] 評解《雨霖鈴》被稱為宋金十大名曲...
詞牌名 背景 柳永 鑑賞 作品賞析 -
易錯字
比方壞人;例:良莠不齊。不讀xiù。膾:kuài 肉片或肉絲。“膾炙人口”是對文學作品的讚美詞。“膾”和“炙”都是好吃的東西,比喻適合人們的口味...
簡介 常見易錯字 -
七發
,矛戟交錯。收穫掌功,賞賜金帛。掩苹肆若,為牧人席。旨酒嘉肴,羞炰膾灸...,可無藥石針刺灸療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也。不欲聞之乎?”太子曰:“仆...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作品思想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
蒼央嘉措
的詩人,其詩歌作品在整個藏區家弦戶誦三百餘年,深入人心,膾炎人口。 李學琴:倉央嘉措採用這種格律,寫下了膾灸人口的《倉央嘉措情歌》,又推動`諧'體...
詞條概要 人物生平 文學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
倉央嘉措[六世達賴喇嘛]
,膾炎人口。李學琴:倉央嘉措採用這種格律,寫下了膾灸人口的《倉央嘉措情歌...
人物生平 文學成就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
江蘇高郵
文筆生涯中留下了不少膾灸人口的美食詩篇。“少游宴”就是依據其《蓴姜法魚糟...高郵市地圖 面積:總面積達196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788平方公里人口:人口83萬,市區人口15萬政府駐地:市人民政府駐高郵鎮郵編...
概況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地理氣候 交通線路 -
食俗
,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時,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龜。本地有河橋的,相率過橋。若無 ...
民間禮儀 民族交往 宗教信仰 各地趣事 中國食俗 -
灤南縣
省會石家莊市396千米。面積1270平方千米。人口58萬(2006年...
基本簡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