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街道辦事處

膠東街道辦事處位於青島膠東臨空經濟區核心,是青島膠東4F級國際機場所在地,位於沿膠濟鐵路和204國道主幹線上,北靠膠濟鐵路新幹線客運站,南接膠州市少海新城,東鄰青島,總面積108.8平方公里,轄72個村,人口7.61萬人,擁有6個工業園區,1086家企業。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膠東街道辦事處位於沿膠濟鐵路和204國道主幹線上,北靠膠濟鐵路新幹線客運站,南接膠州市少海新城,東鄰青島。

膠東辦事處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彰顯,

土地資源

總面積108.8平方公里

交通

交通區位:膠東辦事處距青島市區40公里,東有青島母親河--大沽河,南臨膠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靠中鐵物流貨櫃中心站,北有膠濟鐵路客運北站和膠東國際機場,區位交通條件得天獨厚。交通條件得天獨厚!膠濟鐵路、204國道橫穿全境,距濟青高速5公里,距膠州灣高速40公里,距同三高速5公里,距青島港、黃島前灣港和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僅30分鐘的里程。膠州市蘭州東路、膠州東外環通鎮中,1路、6路、12路公交線路隨時可乘。青島市經濟發展重點帶西移,膠州市東部工業區對接,恰巧將膠東涵蓋其中。濟青高速、瀋海高速、204國道和膠濟鐵路客貨兩條線穿過辦事處;距青島港、黃島前灣港和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僅30分鐘的里程。膠濟高速鐵路客運北站就在我處北部,西部緊靠鐵道部在全國設立的18個站點之一的中鐵物流貨櫃中心站,該站是江北最大的鐵路貨櫃陸港,也是山東省唯一的陸港中心,中心站配送的貨物可以直接出口到中亞及歐洲地區,成為連線新亞歐大陸橋和澳亞大陸橋的橋頭堡。世界第一跨海長橋青島跨海大橋通過膠州連線線直通辦事處。膠東國際機場落戶膠東,規劃建有兩條捷運對接機場,必將成為膠東騰飛的又一大引擎。

轄區人口

轄72個行政村,1個社區委員會,共2.4萬戶,人口7.61萬。

經濟發展

擁有6個工業園區,1086家企業。2014年全處完成生產總值103.37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1億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9萬元

基礎設施

青島的母親河-大沽河與元朝人工開鑿的膠萊河、碧溝河在這裡交匯入海,水源足、水質優。青島澳潤水務有限公司日供水能力達4萬立方米,2012年又動工建設店口水廠,日總供水能力達4萬噸,目前已投入使用,解決了店口區域30多個村莊3.2萬人的吃水問題,青島棘洪灘水庫供水管道也接入我處,工業、生活用水豐富。

擁有裝機容量1.2萬千伏安發電廠一座,3.5千伏安送電站一座,2.2萬千伏安和1.3萬千伏安變電站兩座,發電能力每小時1.2萬千伏安,自來水管道、天燃氣管道、暖氣管道、雨水、污水管道“五管”基礎設施完善。龍礦集團追加投資2800萬元擴容和鋪設供熱管道,擴大供熱範圍,青島龍發熱電有限公司、青島開源熱力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的供熱能力每小時近百噸,工業園、生活區均實現了供熱的統一集中;引進新奧燃氣和泰能燃氣投資3500萬元鋪設天然氣管道,日供氣能力達4萬立方;崇傑環保有限公司投資2900多萬元對污水處理廠進行達標升級至國家一級A標準。近年來累計投資9000餘萬元,基本實現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地上“五化”和“排水、排污、供熱、供電、燃氣、自來水、通訊、寬頻、有線電視”等地下“九通”,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的硬體基礎。

產業發展

招商引資和工業園區“三大基地”初具規模:以青島高效軟控、阿爾斯通-四洲為龍頭、以台灣工業園為平台建設先進機械裝備製造業基地;以紡聯銀龍、豐昌制帽為龍頭、以紡織工業園為平台建設高檔紡織面料基地;以福生集團、宇東集團為龍頭、以於家村大椒貿易加工區為平台建設農副產品加工基地。

膠東辦事處產業基礎雄厚。先進裝備製造、食品加工、空港產業是我處三大主導產業。擁有世界500強上證A股上市公司軟控裝備產業園和軟控重工、全國鑄造機械化標準委員會熔煉和澆築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單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青力環保等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制定了31項國家標準、58項行業標準、擁有400多項國家專利,在橡膠機械、高壓容器、電力輔機設備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伴隨著膠東國際機場建設、大沽河綜合治理、膠州市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處在金三角核心位置的膠東辦事處已經站上了一個嶄新的歷史起點。膠東國際機場定位為面向日韓的門戶機場,正在規劃建設的空港產業區面積達130多平方公里。新機場和航空城的建設將全方位提升和最佳化膠東的產業結構、空間結構、交通體系等。美國波音、塞斯納,歐洲空客等公司紛紛來我處洽談合作,轄區以成龍國際物流為代表的傳統輕工企業也紛紛轉型發展空港商貿、物流等相關產業。空港產業在我處正迎來一個入駐、發展、提升的迸發期。

特色經濟

膠東有加工辣椒、口罩、篷布的傳統,2012年成立了於家村辣椒工貿商會黨委和大店村黨委。按照“突出特色拓空間、抱團發展拓市場”的思路,通過“支部+協會”的形式提高經營業戶的組織化水平,抱團發展,搶占市場。

規劃面積6000畝的於家村大椒加工貿易區2011年2月19日榮獲中國辣椒加工和貿易產業基地的稱號,已成為全國辣椒交易的主要中心之一。依託辣椒協會和辣椒商會黨委,以於家村為中心,吸引周邊12個村莊共同組成的辣椒貿易加工組團,聚集食品加工企業100多家, 18個省市170萬畝辣椒在這裡加工銷往全國各地和23個國家(地區),走出了一條“買天下椒、賣天下椒”的發展之路,成為全國最大的辣椒集散地和價格信息中心,被授予“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和“中國辣椒加工和貿易產業基地”稱號。

依託口罩協會和口罩協會黨支部,形成了以大店村為中心,周圍9個村莊參與的口罩手套加工組團,其中口罩年產2億打,占全國民用口罩市場的80%,2012年被授予“中國日用口罩加工產業基地”稱號。

依託大麻灣村等5個村支部和周邊篷布加工企業,採取“企業+農戶”的模式集中發展篷布加工,年總產值達5億元,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部分出口到中東、韓國。

青島紡織染整工業區是青島地區唯一的紡織產業聚集區,總規劃面積5.6平方公里,先後共投資4000多萬元,完成混凝土路面工程18.6萬平方米,綠化2.6萬平方米,鋪設雨污管線23.8公里,供水管道7.5公里,水、電、暖等主要路網已基本成型。

園區內的污水處理廠是由青島崇傑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採用BOT形式在紡織染整工業園投資興建的紡織染整專業污水處理企業,占地100畝,建廠房辦公樓等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污水處理構築物面積14000平方米,總投資4500萬元,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污水4萬噸,其中一期處理規模為2萬噸/日,項目採用國際先進的加拿大CSBR設備工藝,排放污水經處理後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

農業經濟

沿膠萊河兩岸的蔬菜生產基地和高效創匯蔬菜種植區是上海百事集團和上好佳等多家企業確定的土豆生產基地,並被納入了青島市菜籃子工程。占地420畝的青島德友農產有限公司、占地450畝的青島裕賢農產有限公司是韓國投資興建的韓國新高梨園、占地300畝的青島鈣果生產基地等。有國家級羅非魚良種基地青島羅非魚養殖場為。先後榮獲全國農機化免耕播種示範基地、山東省保護性耕作示範區、青島市3萬畝高產優質高效糧食示範區和青島市1萬畝蔬菜種植示範區的稱號。

人文歷史

膠東是膠州古八景之一麻灣漁樂的所在地;南莊二村是膠州原生態大秧歌的發源地;斜溝崖村吳英民是膠州秧歌非物質遺產傳承人;大店村出過共產黨、國民黨最早的兩任縣長,曾擁有建於隋朝的太平寺,雖然該寺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被拆毀,但寺院內兩棵1400多年的銀杏至今依然枝繁葉茂,展示著這個位於兩河之間村莊的悠久歷史。

膠東辦事處文化源遠流長,積澱厚重,且人才輩出、人傑地靈。膠州大秧歌就是在這裡誕生的,已榮獲中國秧歌之鄉的榮譽稱號,全處共有秧歌隊伍53支。斜溝崖村秧歌傳人吳英民還把秧歌表演技藝傳授到了首都北京,從而叫響了“膠東鎮——秧歌鄉”的美名。

榮譽

先後榮獲中國辣椒加工和貿易產業基地、全國農副產品加工創業基地、中國城鎮改革示範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城鎮、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鎮、中國十大改革創新型鄉鎮、中國經貿特色鄉鎮、法務部“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委員會”、山東省文化特色建設示範鎮、青島市信訪穩定三無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並在2014年青島市組織的民眾滿意度調查及膠州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中獲優秀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