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臨床症狀主要是進行性排尿困難,表現為排尿費力、尿流細小、射出無力、分段排尿、排尿淋漓、尿瀦留及充溢性尿失禁等。長期梗阻可導致泌尿系感染及腎功能不全。
檢查
診斷除根據臨床表現外,尚需作以下檢查:
1.膀胱鏡檢查
鏡鞘插至膀胱頸部有緊縮感。鏡下可見尿道內口後唇稍隆起、膀胱內有小梁、小房或憩室等下尿路梗阻性改變。令病人做排便動作時,膀胱頸部活動受限。
2.尿動力學檢查
尿流率檢查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均低於正常,排尿時間延長。膀胱尿道壓力測定顯示排尿期膀胱內壓明顯增高(>6.86kPa,即>70cmH2O),最大尿流率降低(<10ml/s),膀胱頸壓升高。若行影像尿動力學檢查,則可見膀胱頸開放不全。
3.膀胱殘餘尿測定 根據下尿路梗阻及膀胱代償功能的情況,可有不同程度的殘餘尿。
治療
輕者可服用α1受體阻滯劑,也可行尿道擴張術。梗阻嚴重者應行經尿道膀胱頸切開術或恥骨上膀胱切開、膀胱頸後唇楔形切除及膀胱頸Y-V成形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