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子,腦子,廚子

腸子,腦子,廚子

在令人眼花繚亂的食譜和飲食文化背後,是不是隱藏著一種有關食物的本能,一種全人類共有的味覺體驗?有沒有一種“食物理論”決定著我們會選哪些東西來吃,決定我們認為吃多少才算飽,決定我們愛吃什麼零食?神經人類學家約翰·艾倫覺得有。在這本書里,他探索了味覺的演化基礎,以及共同的認知基礎何以衍生出世界各地紛繁複雜的飲食文化。

內容介紹

人類食用的植物和動物種類非常廣泛,但與其他雜食動物不同,我們吃飯時用到的不只有舌與胃,還有腦。味蕾能夠體現人類的自然史,我們是獨一無二的超級雜食者。

這本書的素材來自食物歷史、廚師、人類學家和神經科學家,艾倫先是描繪了我們最原始的祖先的食譜,探索了烹飪在大腦演化中的作用,隨後將筆鋒轉向當代吃貨關心的一系列問題。書中探究了對食物的厭惡與喜好、給食物加上“好”和“壞”標籤的強迫性需要、健康食物金字塔的膳食偏差,還對吃這件事進行了跨文化比較。

例如,為了解釋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吃酥脆的食物,艾倫先是考察了人類的近親食用昆蟲的習慣。他還提示,咬碎酥脆食品的聲音可以豐富感官體驗,避免吃飯時的乏味。另外,對健康不利的油炸食品卻會讓我們獲得犯錯般的快感。事關吃喝,決定味覺的絕不是單一因素。

如果說語言反映了人腦獨特的高級智慧,食物在此方面也毫不遜色。這是一本能夠讓人思考的書,讓大家能更深刻地認識人和食物的關係,更明白我們為什麼要吃、吃什麼以及怎么吃,並更深入了解我們的過去,同時思考人類的將來。

——薛貴 北京師範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認知神經科學家

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人類為什麼喜歡這樣吃”。不明白這些,並不會影響你享受美味,但明白了這些,可以讓你談起吃來與眾不同,在吃貨中上升幾個等級。

——雲無心 科普“《吃的真相》系列”作者

艾倫結合了演化與現代生物學研究,做出了一桌有關人類飲食習慣的盛宴,桌上滿是新鮮想法。這本書以迷人的筆觸揭示了食物的深層意義。

——理察·蘭厄姆(Richard Wrangham) 哈佛大學人類學家

書里有多如牛毛的有趣信息:我們為什麼愛吃酥脆的食物,食物如何推動演化……這是取道餐盤的人類史之旅。

——Jesse Rhodes,史密森尼雜誌美食專欄作者

我們的大腦總是會被食物吸引,耽迷於複雜的食譜,眼饞朱古力……艾倫以精神上的味覺偏好作為透鏡,講述生物學和文化歷史的故事,他的武器是人類學、食物歷史和作為廚師的經驗。書中涉及對食物的渴望與厭惡、文化取向與節食,內容豐盛。

——《自然》

艾倫是個科學家,這就是說,他對食物的文化史——比如說醃黃瓜怎么從東歐遷移到紐約——興趣不大,他感興趣的是“乾貨”。他的工作就是觀察大腦掃描圖,看看要求被試者想著不同的食物時,他們的哪部分腦區會被激活。由此,他能把如今人們對食物的偏好鑲嵌到生物演化的漫長征程中。

——Kathryn Hughes,歷史學家,作家

作者介紹

約翰·S.艾倫(John S. Allen) 美國南加州大學“棟賽夫認知神經科學成像中心”和“腦與創造力研究所”的神經人類學家。艾倫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學業,在奧克蘭大學人類學系擔任教職的數年間,他曾於日本、巴布亞紐幾內亞、帛琉群島和紐西蘭進行心理生理學和神經分裂症演化的田野調查。1998年,艾倫開始跟隨安東尼奧·達馬西奧夫婦領導的認知科學研究組開展人類神經解剖學研究。

陶凌寅 文學碩士,科普、科幻譯者。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研究方向為第二語言習得,對心理學、神經科學亦有興趣,現為科幻圖書編輯,居於北京。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酥脆
酥脆之源:昆蟲
酥脆之源:植物
酥脆之源:熟食
咀嚼中的腦
嘎嘣脆
“酥脆”這個詞兒
乾脆的小結
第二章 雙足、大頭、小臉的超級雜食猿類
棲於樹,食於樹
腦與肉
高能耗的大腦
“以魚補腦”假說
從雜食到超級雜食
農業與超級雜食動物
摩登原始人
第三章 食物與感官的腦
味覺文化
味覺原理
賞味的腦
痛並快樂著:吃辣椒
味覺的遺傳變異
食物高潮
靜心品嘗
第四章 多吃點,少吃點
當然想要多吃一點
從腸胃到大腦
腦結構與體脂肪
腦功能與體脂肪
進食成癮
厭食成癮
節食與腦
第五章 關於食物的記憶
記憶的海馬
海馬、進食與開胃小菜
進食、記憶與遺忘
工作記憶與烹飪
關於未來的記憶
記憶的盛宴
第六章 好食物、壞食物
火雞與食火雞
這是披薩嗎?頭腦中的類別與分類過程
飲食結構為什麼要有名字或者形狀?
好與壞
腦海中的選單
第七章 食物與創造之旅
創造力的演化有何用處?
創造力與腦
創造性的廚房氛圍
另一個創造性廚房
選擇去創造
第八章 心智理論與食物理論
心智理論
食物理論

吃,是一場創造

人類的吃還不僅僅是吃那么簡單,社會族群的維繫也有賴於此。中國人很多事情是在酒桌上解決的,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我們暫且把其中的利益關係拋在一邊,就會發現在一起吃飯,或者接受一種飲食習慣代表了一個群體的認同感。艾倫特別提到,不同的文化中都有著特殊的食物系統。其實,我碰到的馬蜂蛹又何嘗不是如此,在痛快大嚼之後,忽然發現跟當地人拉近了關係。這決不僅僅是勇氣,或者尊敬之類的情感可以解釋的。吃,有時是一種身份或者文化認同的標誌。

當吃在很多時候變成了一種儀式,“創造性”這個詞就在廚師中浸潤開來。“創造性不在於尋找什麼,而在於找到了什麼”。儘管最初這種創造性只是使食物更好吃,就像那群在海水裡洗紅薯的日本獼猴一樣。但在食物豐富之後,這樣的做法依然被傳遞了下來,比如,此時此刻,我就在想,如果把炸馬蜂蛹放入東北亂燉,那會不會是一種絕妙的組合呢?每次在廚房裡花點小心思,做出反常規的菜餚,心理上會有很強的滿足感。這一切都源於創造行為對大腦的刺激,與這一過程中奔涌而出的多巴胺。我忽然可以理解那位首創青椒炒月餅的大叔,當這個菜品出鍋時,他一定非常激動,非常滿足,創造性的滿足。如果創造出的菜品味道還行,那就更值得稱道了。

不管你喜不喜歡,亂燉、馬蜂蛹和青椒炒月餅都已經成為人類烹飪的一部分。在幾萬年的進化歷史中,我們從不得不吃,到食不厭精,人類生存的歷史在我們的腸子、腦子,在我們的基因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書的副標題“人類與食物的演化關係”恰恰點出了這個關鍵點。

我們為腦而吃,腦指揮我們更好地吃。生存下去才是人類的本性使然,不管是大腦中的欲望,腸子中的營養,還是廚子世界的創造力,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中生存下去。沒有欲望,我們不能保持高昂的進食狀態;沒有攝取高質量的營養,我們就不能保證大腦這個神造的器官良好運轉;沒有廚子的高超技藝,我們甚至無法理解創造的含義。

這就是《腸子,腦子,廚子》想要告訴大家的故事,一個關於吃的永恆故事,一個可以用嘴,用腦,用整個身心去慢慢體驗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