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5-13厘米;不育枝出自莖下部葉腋,其葉對生,近扁圓形,長約7毫米,寬8.2-9.2毫米,先端鈍圓,邊緣具8圓齒(齒先端具1褐色乳頭突起),基部寬楔形,兩面無毛,葉柄長約5毫米,葉腋具褐色乳頭突起,頂生者闊卵形、闊橢圓形至近扁圓形,長0.95-1.1厘米,寬1-1.25厘米,先端鈍,邊緣具7-10圓齒,基部寬楔形至稍心形,腹面無毛,背面疏生褐色乳頭突起,葉柄長0.5-3毫米,葉腋及近旁具褐色乳頭突起。花莖無毛。莖生葉對生,葉片闊卵形、近圓形至扇形,長0.22-1.5厘米,寬0.3-1.6厘米,先端鈍,邊緣具7-12圓齒(齒不甚明顯,先端具1褐色乳頭突起),基部寬楔形,腹面無毛,背面疏生褐色乳頭突起;葉柄長3-7毫米,葉腋具褐色柔毛和乳頭突起。
單花;或聚傘花序具2-5花,長1-1.4厘米;花序分枝無毛;苞葉通常闊卵形,長2-5毫米,寬2.4-5毫米,先端鈍,邊緣具6-9圓齒(齒先端具1褐色乳頭突起),腹面無毛,但偶爾疏生褐色乳頭突起,背面疏生褐色乳頭突起,柄長2-5.6毫米,苞腋及其近旁具褐色乳頭突起;花梗長2.5-19毫米,無毛;花黃綠色,直徑約8.7毫米;萼片在花期開展,近扁圓形,長1.9-3毫米,寬3-5毫米,先端微凹,凹處具1褐色乳頭突起,其邊緣有時相互疊接;雄蕊8,長約0.6毫米;子房近下位,花柱長約0.4毫米;花盤8裂,周圍疏生褐色乳頭突起。蒴果先端近平截而微凹,2果瓣近等大且水平狀叉開,喙長約0.4毫米;種子黑褐色,卵球形,長0.7-1毫米,具縱肋13-15條,肋上有橫紋。花果期3-6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2800米的林下、灌叢或山谷石隙。緬甸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西北部。
分布範圍
產台灣、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主要價值
【藥名】:腎萼金腰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虎耳草科植物腎萼金腰的全草。
【功效】:息風止痙、清熱解毒,生肌。
【主治】:治小兒驚風、燙傷、癰瘡腫毒。
【性味歸經】:甘,寒。入肝、脾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克。外用:搗敷。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台灣、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拉丁名】:Chrysosplenium delavayi Franch.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