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評劇《劉伶醉酒》有一精彩唱段,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座酒樓門口懸掛著一副對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橫批是“不醉三年不要錢”。縱酒以避亂世的劉伶看到後放聲大笑(唱):
……
劉伶我看罷對聯放聲大笑,
掌柜的夸好酒口出大言。
你也不訪一訪來問一問,
濱州地哪一個不知我劉伶是個好酒的男。
大燒鍋喝黃了三百六,
小燒鍋喝黃了六百三。
……
今天我惱一惱來怒一怒,
我上樓去把你那酒罈酒簍都給你喝乾,
不出三天我叫你把門關。
唱詞中所言酒簍即本文所脬之簍。《急就篇》卷三:“簁(編者註:同篩)箄(bēi,編者註:竹製捕魚工具)箕帚筐筴(編者註:策的異體字,小箕)簍。”顏師古註:“簍者疏目之籠,言其孔樓樓然也。”疏目之籠不能裝酒,其所言“疏目之籠”指魚簍、背簍等,未含裝液體“塞目之簍”。過去,酒、食用油、蝦油、蝦醬、醬油、醋等,均裝簍運輸。簍,小口大腹,不怕碰,不易灑,便於運輸。簍,系用竹篾、荊條所編,又怎使其“滴水不漏”?這就是本文介紹的內容——脬(pāo)簍。脬,原指膀胱,借指水聚積之處。脬簍即盛液體的簍。脬,在此名詞動用,脬簍即加工盛液體的簍。
編簍
編織簍,南方用竹篾,北方用荊條。北方編簍屬桑編類,用桑條、紫穗槐條等。裝液體的簍,(如圖)一般下半截為上大下小的稜台,上半截漸收攏成圓形口。編時從底起頭,底為長方形,橫緯豎徑,挑一壓一。編底時,緯條左右分別按經條等距離留出條子,待編幫時作經;非幫的經條位置,緯條往復編織。編完底,把底的經條和編緯預留的徑條向上揻彎,分經編幫,規律仍是挑一壓一。經一組為2根,所謂分徑,即把一組經續插2根,變成兩組。遇有條子折斷或細弱,可借分經替換。被換條子左右各插一根條子,原條子削掉。分徑的根數,根據上下粗細變化的需要酌定。編得接近預計高度時,則減徑編肩。減徑與分徑相反,即逐漸減少徑的根數,至口部,再編一寸左右的頸後插口,或稱索口。減徑時,只從角上減,大面一般不減。編織時,徑儘量密,緯要克緊。
糊簍
糊簍所用工具有竹刷子、棕刷子、生牛皮及盆類容器。竹刷子是把竹劈破成細竹篾,綑紮而成。棕刷子是用梳理好的樹棕綑紮而成,相當裝裱書畫所用的棕刷。
材料用毛頭紙(又稱毛邊紙,皮紙之一種)、生石灰、生豬血。
豬血放在廣口容器中,用去皮穀草把兒搓揉去血塊。生石灰用細篩子篩過,去雜用粉。豬血、石灰粉按一比一的比例,加水攪拌,稀稠適度,至起泡為止,洇兩個小時左右。
用竹刷子往毛頭紙上打血(調和好的混合血漿),上面覆另一張紙,用棕刷子蕩平。如是把7張紙粘合在一起,稱一封。一封紙粘好,略團揉後搭在手腕上,手伸入簍中把紙粘在事先刷好血漿的簍內壁上,用手覆平。如此只到把簍內壁貼滿。貼紙時一般從角上起頭,紙與紙間搭接3分左右即可。因為手工抄的毛頭紙邊上薄,接頭處基本是平滑的。第一封紙貼好後,用水把牛皮洇軟,手抓牛毛用牛皮一面擀壓,把紙間氣泡擀出,使之平整結實。擀壓後晾乾,再糊第二封。根據簍的大小,一般糊2封~3封紙。除內壁外,簍口、頸、肩、底外面也用同樣方法糊紙。簍稜台部分外壁,上下各糊2寸,上與肩相連,下與底相連。
豬尿脬內裝麥麩或棉籽皮紮緊作簍的蓋,塞入簍口嚴絲合縫,不灑液體不走味。過去,酒家用罈子裝酒,也用這樣的蓋。過去還有一種大型盛酒器,稱酒海。酒海系用荊條編織,用上述脬簍法糊毛邊紙,一般糊3封~4封;截面為橢圓形,長軸三四米,短軸二三米,高兩米左右。
上述這些裝液體的簍,已消失四五十年,早被塑膠、玻璃鋼、不鏽鋼等新型材料的各型容器所代替。民間連一件舊物也找不到了,一般的民俗博物館都未能收集到此物。脬簍技術的傳人,年小者也近花甲之年。採訪時,連一件工具、殘簍也見不到了,只能聽口述脬簍的手藝
糊酒櫃
過去,酒廠和經銷商運酒用木製酒櫃。酒櫃用木板榫接拼裝,裡面用脬簍的方法糊毛頭紙,一般糊12封~15封,即84層~105層。紙乾後打蠟。石蠟融化後,按5:1的比例兌香油,用抹布蘸石蠟混合液往糊好的紙上擦。打蠟的目的是防止酒滲入紙和木板。蠟擦一遍即可,厚易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