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花[中藥]

胭脂花[中藥]
胭脂花[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胭脂花,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胭脂花 Regel的全草。分布於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地。具有祛風定癇,止痛之功效。常用於癲癇,頭痛。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性平。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祛風定癇,止痛。

主治

癲癇,頭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5-6月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胭脂花,又名胭脂報春、段報春。多年生草本,全株無粉。根狀莖短,具多數長根。葉叢基部無鱗片。葉倒卵狀橢圓形、狹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連柄長(3)5-20(27)cm,寬1.5-3(4)cm,先端鈍圓或稍銳尖,基部漸狹窄,邊緣具三角形小牙齒,稀近全緣,中肋稍寬,側脈纖細,不明顯;葉柄具膜質寬翅,通常甚短,有時與葉柄近等長。花葶稍粗壯,高20-45(70)cm;傘形花序1-3輪,幾每輪6-10(20)花;苞片披針形,長37mm,先端漸尖,基部互相連合;花梗長l-3(4)cm;花萼狹鍾狀,長6-10mm,分裂達全長的1/3,裂片三角形,邊緣具腺狀小緣毛;花冠暗朱紅色,冠筒管狀,裂片狹矩圓形,長4-8mm,寬2.5-3mm,全緣,通常反折貼於冠筒上;長花柱花:冠筒長11-13mm,雄蕊著生於冠筒中下部,距基部4-5mm,花柱長近達冠筒口;短花柱花:冠筒長4-19mm,雄蕊著生於冠筒上部,花葯頂端距筒口約2mm,花柱長34mm。蒴果稍長於花萼。花期5-6月,果期7月。

生長環境

生於亞高山草甸上或山地林下、林緣及潮濕腐殖質豐富的地方。分布於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等地。

性狀鑑別

須狀根多而粗壯,表面黃白色;質脆,易折斷,斷面淡黃色。葉基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後呈矩圓狀倒披針形、倒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連柄可長達25cm,寬約4cm,先端純圓,基部下延漸狹成柄,邊緣具細牙齒,葉面黃綠色;質脆,易碎。花葶長短不一,黃棕色、暗紅紫色或紫色;有時可見傘形花序,1-3輪;花紫紅色。氣微,味淡。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止痛、祛風功能。用於癲癇頭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